今天從北京去天津辦事,帶了兩本書:《追憶似水年華》第一本,《追尋普魯斯特》。在路上繼續讀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1885-1967)傳記作品《追尋普魯斯特》。這本書我已經選讀了三章,作者是普魯斯特同時代人,隻比普魯斯特小六歲,但比他多活了四十五年。莫洛亞不僅研究了普魯斯特,還寫了雪萊、拜倫、雨果、巴爾紮克、喬治·桑、狄更斯、“三仲馬”等大作家的傳記。我讀過其他兩本普魯斯特傳,現在最心儀的還是莫洛亞這本。它引用了更多材料,對普魯斯特人生和作品的研究也更豐富且有自己的見解(我已經做了部分筆記),幾乎是本學術著作。今天讀的是第三章《早年作品》。二十歲左右的普魯斯特給人的印象是聰明機靈,有太多來自社交界的朋友。
他被認為有漫長的童年期(特征)。像個不能斷奶的孩子,他總在渴求他的小媽媽(普魯斯特書信中的媽媽)的愛。他看上去幾乎不能離開親密的朋友。在給媽媽的信中他說,“費納隆總是極為體貼”;一九零三年(他三十二歲)他還寫道“我每天要給德·弗萊爾和德·比利寫一封信”。那時他是如此依賴面對面的和書信的交流——他終生沒有自傳和日記,但留下了數不清的通信,供後人閱讀和琢磨。莫洛亞的普魯斯特第四章名為“童年時代的結束”,以一九零零年馬塞爾的父親阿德裡安·普魯斯特開頭。那年馬塞爾·普魯斯特已經二十九歲。與之相應的,在第三章的結束,作者寫到了普魯斯特細嗅路邊玫瑰的事:
哈那多·哈恩親眼看到馬塞爾的智力和敏感“直達事物至根源”這樣的時刻——普魯斯特對他說,“我在後面待一會兒,您不會生氣吧?我想再看看這些小玫瑰……”(《追尋普魯斯特》第93頁。參見雷納多·哈恩《懷念馬塞爾·普魯斯特》)。
普魯斯特如此慷慨。在路途中“不用擔心他不能早起,因為他前一天晚上就已經起床。”“一路上,他隻喝牛奶咖啡,付錢時卻像國王一樣慷慨”。(來自喬治·德·洛裡斯的叙述。《追尋普魯斯特》第97頁)
追尋普魯斯特 8.7
【法】莫洛亞 / 2014 / 上海譯文出版社
馬塞爾·普魯斯特(企鵝人生) 7.8
[美] 愛德蒙·懷特 / 2014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普魯斯特傳 7.3
[法]萊昂·皮埃爾-甘 Léon Pierre-Quint / 2011 / 重慶大學出版社/楚塵文化
* * *
晚上讀譯林出版社暗紅色精裝版《追憶似水年華》(李恒基、徐繼增翻譯)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頁碼為第77頁到90頁。讀得不快不慢,以鉛筆劃線,并寫了一些個人理解。就我的閱讀體驗而言,如果能集中注意力,并拿筆将關鍵信息(人物,事物,做某一件事情)劃出來,就會發現閱讀這部小說并不很難——盡管第一遍閱讀的過程中自然無法看到整部作品的全貌、一個人物或一件事情的命運,作為讀者也不容易走神。我今天從第七十七頁開始閱讀,已經忘記了七十七頁之前最近的一部分是什麼内容。而我今天讀到的二十四頁書(沒有完成計劃的每天三十頁原著閱讀),是在下面的線索中進行的:
——我熱愛戲劇,對(女)演員們着迷,看戲劇海報;
——跑到外祖父家,見到來訪的粉裙女子,一位交際花。交際花們“以她們的熱情、她們的才能,以及優美的感情所具備的一種夢境和她們不必破費便可輕易到手的一種金玉般的華彩,像名貴而細巧的裝飾,把男人們毛糙而缺乏磨砺的生活裝點得富麗堂皇”。交際花的生活與意義。
——不再進入外叔祖父的休息室,隻在廚房外的小屋周圍流連。幫廚女工。喬托的壁畫。喬托在帕多瓦寺院中的壁畫作品“善惡圖”及其寓意。我的思想像一個隐蔽所。我的閱讀:“認識真和美是我的思想所追求的目标”。
——探讨閱讀和小說家寫作。“那些天下午我的曲折經曆,常常比一個人整整一生的經曆更為豐富、更為充實”。“小說家的創舉在于想到用數量相當的抽象部分,也就是說,用靈魂可以認同的東西來替換靈魂無法看透的部分”。夢。“夢見一個女士愛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