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c2c平台都有哪些

c2c平台都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23:41:09

c2c平台都有哪些?C2C和B2C,誰更勝一籌?在跨境電商中,洋碼頭是一個特别的存在,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c2c平台都有哪些?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c2c平台都有哪些(洋碼頭和C2C是誰不行)1

c2c平台都有哪些

C2C和B2C,誰更勝一籌?

在跨境電商中,洋碼頭是一個特别的存在。

跨境電商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主打海外代購的C2C(Consumer to Consumer)模式——個體賣家直接對接消費者。淘寶上的個人海外代購店鋪,洋碼頭上面的海外買手頻道,都是C2C模式的典型代表。這類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國外買手或出境的個人商家,可以點對點采購消費者需要的商品,由此帶來C2C模式最大的優勢——品類繁多、需求精準。

另一類則是商家搭建專業跨境電商網站的B2C(Business to Consumer)模式,由平台負責選品、集中采購、批量運輸、分批售賣給消費者。主流的B2C跨境電商平台包括:天貓國際、京東國際、亞馬遜的海外直郵等等。

相較于C2C模式,B2C因為是平台負責選品,所囊括的品類也相對有限,多為大衆普遍需要且需要較大的那類商品,小衆商品和個人需求往往很難滿足。

海外商品琳琅滿目,個人需求五花八門,B2C的電商模式很難滿足所有消費者需求。這一點,我們從淘寶APP上海量的個人商家代購就能看出,其中囊括了各種細分品類甚至特定商品,甚至可以跟商家商議代購需求。

從行業來看,B2C是跨境電商的主流,而洋碼頭卻是以C2C起家并作為特色的跨境電商平台,其擁有的買手資源,也是平台的獨特且富有競争力的資源。

當然,伴随着個性化需求定制出現的,就是運營難度呈幾何倍數的增長,包括貨物品質把控、消費者權益維護、買手管理等等。

洋碼頭引以為豪的“買手制”,正是這些問題的根源之一。

C2C和B2C模式各有優勢,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出發,洋碼頭有存在的價值。這一點,市場自然明白。成立以後,洋碼頭已完成7輪融資,最近一次融資發生于今年3月,洋碼頭完成D 輪融資,額度上億。

的确,比起淘寶的個人代購商家,洋碼頭這類大型電商平台建立消費信任的成本更低、時間更短,平台承擔售後責任讓消費者多了一份安心。從種種迹象和結果來看,這門生意并不好做。

也正是過于“定制化”的消費需求,讓平台在面臨海量商品的售後時,“力不從心”,從計劃兩年上市,到如今前途未蔔。

洋碼頭APP購物界面

跨境電商,十年浮沉

面對外界疑問,洋碼頭方面将疫情視為公司發展受阻的重要因素。

疫情對于跨境電商的沖擊的确不小,國際航班減少,消殺檢查使得口岸清關時間線拉長,跨境電商的商品進口整體效率和時間周期增加,用戶等待時間增加導緻訂單取消率增加,電商買手的資金結算和賬面資金回籠也受到很大影響......疫情影響的不僅有旅遊、航空、物流這類直接相關的企業,也包括跨境電商等一批依賴這些鍊路存活的行業和企業。

然而,三林以為,疫情不過是其中一個因素罷了,更大的因素可能是洋碼頭解決諸多業務問題時的乏力,以及跨境電商激烈的競争,或者也可以說——逐漸确定的行業格局。

根據公開數據,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同比增長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同比增長40.1%,占主導地位。

市場雖大,要分卻不容易。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21年跨境電商份額排名中,洋碼頭位居天貓國際、考拉海淘、京東國際、蘇甯國際、唯品國際之後,市場份額為10.5%。

目前幾大主營跨境電商的企業,除了巨頭旗下林立的B2C跨境電商平台,還包括中免這類國字頭背景、自帶資源的大型免稅集團,且自從中免等免稅集團開通電商業務後,更加擠壓跨境電商的業務。

免稅業務是跨境電商極有力的競争對手,且相較于跨境電商多年面臨的是否保真等貨物品質和來源質疑,免稅店則幾乎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價格适中甚至更便宜、品質有保障,即便購物體驗不算太好,但其實隻要滿足質量好、價格好兩個關鍵指标,消費者并不難滿足。

以中免為例,在疫情造成跨境電商業務整體收縮的情況下,中免還能逆勢上漲。2021年,中國中免占全球旅遊零售行業市場份額的24.6%,并擁有全國最多的免稅店,在國内免稅市場份額達86%,超過第二位企業20倍。

就在上個月(8月25日),中國中免(1880.HK)在港交所主闆挂牌上市。根據招股書,按照銷售收入計算,中國中免的全球排名在過去10年裡不斷提升,已于2020年及2021年位列全球第一。

免稅市場潛力無限,我們就看目前韓國免稅市場擁有超1400億人民币規模、占全球份額的20%以上,但其中近七成市場由中國人貢獻,可見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空間和中國免稅市場的巨大前景。相較韓國,我國的免稅市場目前隻有百億規模,占比全球份額不到10%。

壓力之下,加上積弊已久的産品質量問題,洋碼頭走到今天,似乎也并不難理解。

尾聲

據了解,目前,洋碼頭創始人曾碧波正在積極籌款,并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不會跑路。從萬人追捧到如今青黃不接,C2C跨境電商的生意難做,似乎是共識。

我們很難說洋碼頭還有沒有機會“起死回生”,從其所欠的金額之巨,和賬面數據來看,我們很難給出準确答案。

在洋碼頭被一批B2C跨境電商平台和免稅店圍剿之下,我們似乎已經對C2C業務不抱信心,這真的不是一門好生意嗎?三林以為并非如此。

從業務模式來看,C2C模式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利潤空間,其背後是萬千消費者更加精細化、更加個人化的消費需求,這些需求獨立于大型B2C跨境電商平台之外,難以被滿足。

現在的問題是,洋碼頭如何講好這個消費者需求的故事,又如何用自身優勢打動能夠緩解他們燃眉之急的資方。

更重要的是,洋碼頭之外那些有志于做C2C業務的電商平台,在看到這個前車之鑒後,又如何規劃出一條可行的未來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