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不亦樂乎有深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這種翻譯是目前大家接受到的最多的如果孔子真的是這個意思的話,那他和普通大衆幾乎一樣的,就是一個極為普通的人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論語不亦樂乎有深意?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這種翻譯是目前大家接受到的最多的。如果孔子真的是這個意思的話,那他和普通大衆幾乎一樣的,就是一個極為普通的人了。
如果說别人不了解我,我就生氣,那麼是不是太搞笑了呢。
我的觀點是,知通智慧的智,人不知就是人不智慧、不通透,想不明白,那麼就會不理解,不理解的事情多了,就會很煩惱、苦惱、郁悶、憎恨、讨厭,這是自然而然的現象。
那麼作為君子應該怎麼辦呢,就是使之不愠,就引出了下面的又一個關鍵字,愠,不愠,使誰誰不愠,就是能夠讓他們呢不煩惱、不苦惱、不郁悶、不憎恨、不讨厭,無知的人呢不無知,愚昧的人不愚昧。
就像魯迅先生那樣,一開始學醫,是為了解除人們免于遭受疾病的折磨,後來發現身體健康的人,腦子不一定正常,于是棄醫從文,要從思想上喚醒國人,從思想上救那些愠的人于水火之中,使他們達到不愠,這樣看來,魯迅也是君子了。
儒家所要創立的大同世界,歸根到底是要以人為本的,但是大多數人都是不智的。通過君子的努力,讓那些大多數人都能達到不愠的狀态,就是絕大多數人都變的理智了、明智了、通透了、用上海話說就是令的清、不郁悶了,那麼就達到了我們想要的目标了,那就是大同世界了,哪裡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這就是君子所為啊。我覺得目前國家提出的和諧社會,就是大同世界的初級階段,慢慢會演變為天下為公、再到天下大同。我們所有人都任重而道遠!加油吧。每天關注我,每天有收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