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柳葉刀》的報告顯示,我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達175.7厘米,19歲女性平均身高達163.5厘米,增速全球第一。
消息一出,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父母開始感到“身高焦慮”,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他們紛紛盯上一種“快速”長高的方法——注射生長激素。
一、一年花十幾萬打針長高,父母:不後悔01 打針一年後,身高長到121.5
欣欣(化名)8歲時,身高已經一年沒變化了,父母很着急,決定帶她到醫院檢查。
經過某三甲醫院的檢查,欣欣被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症。醫生說,欣欣現在才8歲,骨骼線還沒閉合,可以通過注射生長激素進行幹預治療。
從那時起,欣欣每天都要按時打針,還要經常複查,平均每月花費1.1萬元。為了配合治療,欣欣還每天跳繩1500個,早餐吃牛奶雞蛋,晚上到點就睡,哪怕作業還沒做完。
打針一年後,欣欣的身高增長8厘米,達到121.5厘米,但醫生表示,這樣的身高依然偏矮,治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所以重新制定了治療方案。接下來,欣欣需要調整飲食和運動量,同時繼續注射生長激素。
欣欣父母看到了希望,雖然每年要花近15萬在孩子長高這件事上,但始終覺得“不後悔,值得”。
02 剛開始治療,希望兒子能追上
李先生身高178,妻子身高162,所以小孩出生後,他們沒太擔心身高問題。
但兒子牛牛從小身體差,經常生病,上小學後,同學的個頭都蹭蹭往上長,隻有他原地不動。今年,讀三年級的牛牛已經9歲了,身高卻隻有125厘米,是全年級最矮的那批。
今年年初,李先生帶牛牛去兒童生長發育門診做檢查,檢查項目特别多,光是抽血就抽了十幾管,花了兩三天才做完。結果出來後,醫生發現牛牛的骨齡偏晚兩年,但還有生長空間,距離中等身高10厘米。她認為,想要追平同齡人的身高,牛牛至少要治療2年。
目前,生長激素針劑分為水劑和粉劑,用水劑的人更多。而水劑又分為短效針和長效針,兩者效果相當,但短效針要每天打,費用更便宜,長效針每周打一次,但費用較高。
根據牛牛的體重,短效針的一年費用大約5萬元,長效針則要十幾萬。李先生認為價格不是問題,為了讓孩子少受點罪,他們選擇了長效針。按照計劃,牛牛要先注射2年,盡快追上同齡人的平均身高,再做後續打算。
二、“生長激素”火了,小孩都能打嗎?曾有記者做過一項微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長高、長壯,60%的家長願意花上萬元幫助孩子長高,其中又有80%的家長願意讓孩子注射生長激素。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生長激素市場約為12億元,到了2020年,市場規模擴大到77億元,複合增長率高達30.42%。到2021年,生長激素市場規模預估破百億,達到115.48億元。
生長激素越來越火,然而,它并不是增高神藥。
生長激素是大腦垂體分泌的蛋白質,可以促進骨骼、肌肉和器官的生長,在生長發育中發揮關鍵作用,一旦缺乏,可導緻兒童生長遲緩,影響身高。但在臨床上,兒童是否需要注射生長激素,需要經過醫生的嚴格評估。
第1步:判斷是否矮小
利用《生長發育評估表》或《生長曲線》進行判斷,如果孩子身高低于同齡兒童平均值2個标準差,可認定為身材矮小。
第2步:判斷矮小原因
孩子矮小的原因較多,包括系統性疾病、骨骼疾病、内分泌疾病、家族性遺傳病等。目前,《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範應用的建議》中可用生長激素治療的疾病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身材、移植前慢性腎功能不全、短腸綜合征等。
第3步:評估用藥風險
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前,要排除不适合使用的其他病症,例如先天性心髒病、慢性腎病、性早熟、甲狀腺功能低下、唐氏綜合征、兒童腫瘤等。
總而言之,生長激素不能随便打,隻有符合适應證,沒有用藥風險,才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三、盲目注射,可能有副作用
如果孩子不符合适應症而盲目注射生長激素,可能會産生副作用。
1、血糖異常
長期使用生長激素,可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胰島素抵抗,可能造成血糖異常,極少數患兒會發展成糖尿病。
2、甲狀腺功能低下
部分患兒可能出現非典型的甲狀腺功能減低,主要表現為血清T4或遊離T4水平降低等化驗指标異常。
3、良性顱内高壓
如果患兒有器質性生長激素缺乏症、慢性腎功能不全或Turner綜合征,可能發生良性顱内壓升高,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和視力改變等症狀。
4、水鈉潴留
治療早期,患兒可能出現水鈉潴留,主要表現為眼睑、顔面部和四肢水腫等,少數人出現肌肉或關節疼痛。
除了上述4種,注射生長激素還包括骨關節系統改變、過性反應、促進腫瘤生長等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降低風險。
四、孩子想長高,抓住2個關鍵時期
孩子長高要抓住兩個關鍵時期:嬰幼期和青春期。嬰幼期是指從出生到3歲的階段,青春期是指女孩從10歲到18歲,男孩從12歲到20歲。在這兩個關鍵時期,叮囑孩子做好3件事。
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在嬰兒期,家長可輔助寶寶做運動,例如在床上爬行;在青春期,青少年多進行戶外運動,促進軟骨細胞的增殖,刺激長高。
孩子要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纖維素,才能更好地生長發育。尤其是蛋白質和維生素D,有助于長高和智力發育,維持骨質代謝和骨骼正常形狀。另外,鈣缺乏也會直接影響骨骼的生長。
睡眠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促進身高增長。按國家教育部印發的文件規定,小學生需保證每天10小時睡眠,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
在此提醒,家長們千萬别讓孩子濫用生長激素,如果真的身材矮小,建議先到正規醫院檢查,明确矮小原因,再針對性治療。
參考資料: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内分泌遺傳代謝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範應用的建議[J]. 中華兒科雜志,2013,51(6):426-432.
[2]孩子長不高,得了矮小症? 廣州醫生提醒:相當部分小個子不是病.南方都市報,2019-08-11
[3]協和專家支招,助力孩子長高高!,人衛健康,2021-01-3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