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考生了解專業情況,提前做好專業選擇與職業生涯規劃,省教育考試院聯合省教育廳高教處、相關高校推出“專業解讀”系列,供2022年高考生參考。
今天,将為考生送上第九期——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解讀。快随小編一起來了解。
一、什麼時候開始在國内高校開設的?
1998年,教育部正式設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20年2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明确,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屬于工學、電子信息類,專業代碼為:080714T。
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什麼?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專業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該專業學習信号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在電子信息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電子信息技術與設備的開發、應用。
三、國内開設的高校有哪些?
據2021年統計,全國共有上百所高校開設。廣東省開設的高校主要有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和廣州大學等。
圖為中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電路與系統綜合實驗室
四、學制是幾年?授予什麼學位?
基本學制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五、主要課程有哪些?
1.培養通識基礎和相關應用能力:包括英語、大學數學基礎和人工智能導論等大類基礎課程;
2.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包括計算機類基礎課程;
3.培養電路實現能力:包括電路理論基礎知識、模拟電路系統、數字電路系統、可編程器件應用開發等專業基礎課。
4.培養信号與信息處理能力:包括電磁場與電磁波、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統計信号處理、數字圖像處理、算法設計和實現等專業核心課程。
5.培養專業能力,即系統分析和應用能力:包括雷達系統、通信系統、圖像信息處理系統、模式識别、衛星導航等典型電子系統的認知、分析、實現、研究相關的專業提升課。
圖為中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軟件化雷達實驗室
六、就業前景如何?
1.繼續升學深造。可在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和其他電子電氣通信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2.進入企事業單位和研發機構工作。可以進入家電、廣播電視、電子計算機、雷達、通信設備、電子測量設備、電子元器件等電子産品與設備的生産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電子産品的技術開發、設計、生産管理以及各種電子産品與設備的裝配、調試、檢測、應用及維修技術工作;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軟件制造、系統集成等工作;還可以在軟件服務業等從事開發、服務、管理工作。
七、報考建議有哪些?
1.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理性報考。建議不要盲目跟風,一定要考慮學科難度、專業培養方案、培養目标、自身興趣等實際情況理性報考。
2.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具有濃厚興趣。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較多,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具備潛心探索精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