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廚房因為太小,而不好用,其實,大多數家庭廚房不好用,是因為尺寸沒留好。
本期小編就帶來一篇最全廚房尺寸合集,包含動線尺寸、舒适尺寸,及極限尺,要想裝出一個超實用的廚房,建議熟讀銘記。
水槽≥50厘米水槽的極限尺寸50厘米,如果再小,就不能放下大口徑的炒鍋了,洗碗時,也會因為水槽不夠寬敞,産生局促感。
當然,水槽的尺寸,是可以根據廚房整體尺寸調整的,如果空間寬敞,水槽的尺寸可以做大到70厘米。
這樣一來,哪怕是吃完火鍋或烘焙完的衆多鍋碗瓢盆,也可以同時容納,一起清洗。
而且,就功能性來講,大單槽還可以添加洗菜籃子等配件,實現分區不分割,實用性杠杠滴。
水槽深度≥20厘米水槽深度,也是很有講究的,太深的水槽,在利用時,勢必得彎更大角度的腰,造成腰酸疲勞。
而太淺的,也不可取,收容性不夠,洗碗水花會濺到台面上、增加清潔困擾。
因此,水槽的合适深度,應該是20≤深度≤28cm。
如果洗碗完,發現台面上總會濺很多水,衣服也跟着濺濕,甚至地上也有崩到的水漬,建議給水槽邊上增加個擋水闆。
雖然,顔值沒那麼高,但實實在在的能解決濺水問題。
而且,底下是吸盤固定在水槽邊上的,能随時拆卸,拿下來清洗也方便。
備菜區≥60厘米備菜區,則是切菜區,當然是越大,體驗越爽,但基于廚房整體空間,記住兩個關鍵尺寸。
極限尺寸是≥60厘米,備菜時,選45厘米左右的菜闆,周圍還可以放下三四個備菜盤。
舒适的尺寸是>80厘米,不僅是菜闆可以選更大更寬敞的,炒更多菜時,也不會因為備菜盤無處安放而手忙腳亂了。
竈台≥72厘米廚房小的,任何東西的配備,一定是經過精掐細算的。
比如竈台,如果沒有銜接其它區域,是單獨竈台區,就要清楚的知道,市面上大多數竈台的尺寸為72厘米。
因此,竈台區域預留應該≥72厘米,再加上左右的操作空間,整體應≥80厘米。
盛菜區≥30厘米這個區域在竈台一側,很多人都忽略了,最終預留了十幾厘米空間,盤子剛好放不下穩,也利用不上。
其實,這裡是盛菜裝盤的黃金區域,預留≥30厘米的空間,剛出鍋的菜,直接在此區域裝盤,順手又省力。
冰箱≥80厘米這個不絕對,要得冰箱與櫥櫃之間嚴絲合縫,還是得具體到冰箱的品牌、型号,也就是說,在做櫥櫃時,就要确定好冰箱。
大于80厘米,隻是一個參考值,因為市面上大多數的雙開門冰箱,尺寸都在80厘米以上,如果低于80厘米,隻能考慮入單開門冰箱了。
間隙≥30厘米要得廚房竈台好用,除了上文提到的幾個尺寸外,還因廚房是個涉水、涉明火的地方,有一些間隙距離,也要格外關注。
一是,水槽間隙:
當水槽靠向廚房一側,旁邊是牆或冰箱時,應考慮水槽離邊間隙,一方面是出于舒适度,另一方面是出于安全,
我們在洗碗狀态時,胳膊一般是彎曲的,所以,水槽邊距牆面應留夠手肘彎曲空間,一般>10厘米就能達到舒适空間。
不過,如果廚房整體距離夠,靠牆間隙可提升至30厘米。
在此區域增加一個碗盤瀝水區,方便随時将洗幹淨的碗放在上面瀝水,提升易用度。
像我家用的這款瀝水架,就隻有15厘米寬,放在30厘米的空間裡,不影響手肘伸展。
雙層置物,一層放碗,一層放盤,頂端還有筷子收納盒,一家三口的常用碗筷足夠收納了。
另外則是安全性,常見的例子是水槽與冰箱挨着,因為間隙距離未留夠,導緻的水濺到冰箱散熱孔内,引發的冰箱問題。
二是,竈台間隙:
當竈台靠向廚房一側,旁邊是側牆或冰箱時,同樣也容易出問題。
竈台與側牆距離太近,除了炒菜的油點子容易蹦到牆面上,不好清潔外。
也會把牆烤熱,引發燙傷、瓷磚脫落的問題,具體解決方案,可參考上文的盛菜區方案。
倘若與冰箱距離太近,除了油污問題,還會存在因為間隙距離未留夠,導緻的火烤到冰箱,引發的冰箱問題。
所以,這類間隙距離都應≥30厘米。
備菜區與水槽高度=身高÷2 5厘米舒适的廚房尺寸,一定是根據下廚人的身高情況特定的。
一定注意不要用平均身高,因為每個人的身高不一樣,最舒适的高度也就不一樣。
這裡有一個公式,就是備菜區與水槽的高度=操作人的身高÷2+5厘米。
比如,家裡女主人下廚多一些,身高160cm,那麼,合适的操作台面高度=160÷2+5=85cm。
竈台高度比備菜區低8厘米而竈台高度應該比備菜區低8厘米,原因是,竈台有竈頭及鍋的高度。
這個8厘米,基本是竈頭高度及因鍋高産生的舒适操作升高總和。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高低台面。
值得一提的是,隻有竈台區域(可加裝盤區)落低,部分人因為區域混淆,将備菜區也放至低台面,同樣不好用。
台面寬度≈60厘米對于台面,沒有非标尺寸,但一般台面石材的寬度≈60厘米,所以,台面的寬度多數是60厘米左右的。
但也有部分特殊原因,如部分品牌定制,大的有63厘米的,或者小廚房,定小尺寸,但極限值為55厘米,再窄操作起來就緊張了。
當然,也有人會說,如果廚房尺寸夠,台面是不是越大越好。
其實不然,台面到達一定寬度後,櫥櫃的整理壓力就會随之而來。抽屜能抽拉拿取,還能好點,但櫥櫃深了儲物拿取,是真心不方便。
其實,如果是瓶瓶罐罐進櫥櫃收納,可以用旋轉收納盤解決拿取不方便的困擾。
它的底下有一個底盤,可以360度轉動,拿取物品時,隻需要轉動下盤子,把物品裝到眼前拿取即可。
這樣一來,取物就會變得輕松,不用來來回回裡外搗騰了。
過道寬度≥70厘米廚房過道如果尺寸預留不合适,人少時可能不察覺,多一個人,就會立馬有擁擠的感覺,那廚房過道究竟多寬合适呢?
過道寬度最小極限值是≥70厘米,80厘米單人使用最舒服,經常兩人使用廚房,建議90厘米以上。
如果廚房太小,就不建議犧牲過道空間做成U型廚房了,不過下文中的非标U型,還是蠻可取的。
小家電操作台≥28厘米廚房空間有限,沒辦法做成标準U型廚房,在保證過道寬度足夠的情況下,L型廚房可升級成小u型。
在操作台的對側,增加小家電操作台,起到擴容的目的,下面的櫃子也能緩解廚房的收納壓力。
基于大多數小家電的寬度都大于25厘米,小家電操作台的極限尺寸應≥28厘米,太小了會,家電放不下。
吊櫃進深≤35厘米為了避免在操作過程中碰頭,吊櫃進深,一般情況下都會比櫥櫃薄,但具體薄多少?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實,薄的尺寸,基本是人頭及稍微活動的尺寸,大約25厘米左右。
也就是說,吊櫃的薄厚基本等于櫥櫃寬-25厘米,比如,60厘米的櫥櫃,吊櫃的厚度應控制在60-25=35厘米内。
吊櫃距台面≥55厘米在廚房高度這裡,有一個尴尬又現實的問題,就是吊櫃距離台面的高度。
櫥櫃上50-60厘米的高度為黃金收納區,而要保證吊櫃的低點落至此區域,方便收納取物的話,标準尺寸的吊櫃,就不能到頂。
要得櫃子到頂,要麼上面得做封闆,要麼就得非标定制,将吊櫃加高至90甚至100厘米。
加高以後的櫃子又面臨兩個問題:
一是,加高後的吊櫃,高處取物不方便。
沒辦法,隻能搬凳子取物或者用帶把手的高位收納盒,改變取物的便捷性。
但話又說回來,相比拿凳子,我覺得高位收納盒更安全便捷一些。
反正櫃子裡剛好要用收納盒,買成這種特别為高處設計的下面帶把手收納盒,既收納了東西,還保證了拿取的方便,豈不兩全其美。
二是,油煙機的高度又不合适了,一般頂吸油煙機要求距台面65-75厘米,側吸要求35-45厘米。
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油煙吸附效果,可采取的方式是,在牆上貼一層防油煙貼紙。
透明的防油污貼紙,幾乎能做到隐形,能最大程度保證廚房的顔值。
貼上之後,基本看不出來貼了膜。
平時也比較好清潔,有油污後,直接擦掉就行,不滲油也不過油,保護牆面的同時,美縫也不會因為油污而變色。
冰箱厚度≥60厘米冰箱厚度≥60厘米,是保守的尺寸,因為大多數嵌入式冰箱的厚度都在60厘米左右。也有更厚的,要得精準,還是得提前确定好冰箱型号。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也是太多人忽略的一點,就是,在留冰箱厚度時,應将冰箱插座的厚度算進去。
否則,後期進冰箱,因為忽略了插座的厚度,而導緻冰箱凸出,影響美觀,就太得不償失了。
不過也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就是一旦忽略,後期也可以通過更換成内嵌式插座來彌補。雖然浪費掉一個插座,但好在能補救。
至于很多人擔心的後面散熱問題,其實不存在,現在的冰箱大多都是底部散熱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