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綠皮火車,很多人記憶中的印象應該是和擁擠、混亂、肮髒、濁氣聯系在一起的,耳邊還會回響起車上售貨員那一段經典的叫賣聲:香煙啤酒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開水泡碗面,來來來,腿收一收……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乘坐綠皮火車旅行,是讓很多人望而生畏的經曆,然而近幾年随着新建高鐵的不斷開通,想要去坐坐頗有懷舊意味的綠皮火車,反倒不是件容易事了。
小時候坐過很多次綠皮火車,長大後轉為了體驗,也“刷”了不少有綠皮火車的鐵路線:從東北大興安嶺到南疆的天山腹地,從四川的金口河峽谷到八達嶺長城腳下,從海邊到沙漠,從深山到草原,綠皮火車帶着旅客看遍南北風情、閱盡人間滄桑。
那是十年前的春節,初到東北。綠皮火車行駛在加格達奇到伊圖裡河的森林鐵路裡,興安嶺的冬天沉寂而冷靜,四周白雪蒼茫,村莊裡的煙火氣不由得讓人心生向往。綠皮火車是那段鐵路線上當時唯一的旅客列車,所以每天相向而行的兩趟列車成了當地人出行的唯一選擇。那時私家車尚不普及,客運班車受天氣和班期影響大,廉價的綠皮火車成了最好的選項。對面是一對帶着孩子的夫妻,坐火車去探親,時值正月,聊起過年的吃食,男主人說餃子可以從除夕吃到十五,每天都可以做出不同的樣子,以至于那次東北之行一路都在嘗試不同的餃子;而另一個年輕人在伊圖裡河下車,他要轉車去老家根河,那裡隆冬時節的最低氣溫達到零下60攝氏度。
天山以南的南疆鐵路上,夏天的氣溫可能超過40攝氏度,同樣在綠皮火車上,體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近處是戈壁荒原,望不到盡頭,偶爾還會讓揚起的沙塵迷了雙眼;遠處是潔白的雪山冰川,仿佛近在眼前卻在腳下盤桓數小時而不得接近。南疆鐵道建成于上世紀70年代,線路因翻越天山的需要,不斷地蜿蜒回旋,由此也形成了極為壯美的南疆鐵路展線集群,坐在綠皮火車上,可以同時領略到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建設的險阻艱難。窗外的景象多變,多重的自然性格讓人捉摸不透。隧道兩端也許就是截然不同的風貌,炎熱和清冷交替出現,沙丘和綠洲也可能近在咫尺,時而可以在荒原上看到前往的鐵路延伸到天際,時而又在深溝裡曲折,隻能聽到火車響徹山谷的鳴笛聲。而今,随着南疆鐵路新線的建成,長達18公裡的中天山隧道直接連通了雪山南北,老南疆鐵路上的綠皮車也随着生鏽的老線鐵路,漸漸沉默。
人口密集的西南地區,綠皮火車上則有更多人間煙火的氣息。曾在成昆鐵路上開行多年的三趟綠皮車,趟趟爆滿、生意興隆。從成都到昆明的1100公裡鐵路線上,成百上千座村莊每天翹首以盼火車的到來,村民們把大山深處的東西運到山外,又從山外換回了生活所需。除了人和物,牲畜和家禽都是綠皮車上的常客,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語言,在一座座小站間飄散。
而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貴州水紅鐵路上的綠皮車之旅。這條鐵路從六盤水到紅果,在2001年建成之前,當地不少孩子上學來回一趟要走四小時的山路,而這條長度不到120公裡的鐵路的出現,讓他們走出深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因為沿線旅客需要運送的物資很多,有些綠皮車廂被改造成大篷車的樣式,有點類似于地鐵車廂,兩邊兩條長凳,中間空間全用來裝運物品。記得那是個初春的午後,踏上了這條鐵路線上的旅程,山裡的風依舊很涼,從窗外灌進車廂,但同時也有陽光,讓車廂裡多了溫暖。兩個十來歲的孩子,蹲在車廂裡,各拿着一本書,任由火車啟動、停車、上下乘客、翻越大橋、穿過隧道,他們沉浸在手中的書裡,讀了很久,不知疲倦。不知道他們後來的人生是朝着哪個方向前行的,但我始終覺得,無論現在他們過着怎樣的生活,一定不會忘記曾經在綠皮火車上度過的歲月和時光。(賈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