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梅裡雪山上發生了奇異的一幕,兩萬多名藏族同胞自發地聚集在一起,他們跪伏在梅裡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的腳下,詛咒着準備登山的17名運動員。卡瓦格博是藏族人所崇拜的八大神山之首,在藏族人看來,一旦有人登上卡瓦格博的山頂,神父就會離自己而去,災難便會降臨。卡瓦格博真的有神佛保佑嗎,當年的攀登者又遭遇了什麼?
登山部隊開始準備關于梅裡雪山的故事還要從1986年說起,當時登山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正在世界範圍内悄然興起,尤其是在日本國内更是愈發的狂熱,在繼征服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之後,日本登山隊伍又把目光投到了從來沒有人登頂成功的卡瓦格博山峰。為了能夠得到中國的同意,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在1986年向我國正式提交了攀登卡瓦格博峰的申請。
梅裡雪山地區
在日本遞交申請之前還曾經發生過一個小故事。70年代,曾經有兩個日本人打着科學研究的旗号來到梅裡雪山,經過三個多月的考察後,這兩名所謂的日本學者帶走了雪山上的兩樣東西,一隻蝴蝶和一根樹枝。當時人們并沒有過多的在意這件事,畢竟在很多人看來這兩件東西并不具有價值。
但是沒過多久,這兩名日本人再次來到了梅裡雪山考察,并帶走了和上次一樣的蝴蝶和樹枝,這樣的奇怪的舉動了引起了我國相關部門的注意,很快他們就邀請了雲南的動植物研究專家對這兩樣東西進行了檢測,但其結果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原來這兩名日本人帶走的竟然是我國頻臨滅絕的珍惜物種。
進行遊覽的人群
日本人帶走的蝴蝶其實是有着活化石稱号的四尾三色蝶,這種蝴蝶隻有在我國雲南境内才有發現,其現存也不過隻有300多隻,而那根在很多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樹枝也大有來頭,這種樹枝名叫“紅豆杉”,其本身可用來合成抗癌物質,但由于這種植物十分的稀有,所以在我國被列為瀕危植物,嚴禁任何人私自采摘。而在這件醜聞被揭露後,涉事的兩名日本人員也被我國驅逐出境,不允許随便進入中國。
極為稀有的四尾三色蝶
正是由于日本有着這樣的前科存在,我國政府在收到京都登山隊的申請後,也是思慮了良久,最後在多番權衡之下才勉強同意了日本的請求,但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國也是與日本登山隊約法三章,第一,不允許其攜帶任何物種離境,第二不能違反當地少數民族的族規,第三,中國方面不為日本提供導遊,随後日本全盤接受了我國的條件,梅裡雪山登山活動也由此展開。
紅豆杉古木
1987年的夏季,日本的第一支登山隊來到了梅林雪山,在一番探查後,他們選擇了斯農路線,這條路線也是原先多支登山隊伍所總結的最短的上山路線,經過三個月的攀登,這支登山隊伍抵達了海拔5100米的高度,但由于當時天氣非常的惡劣,在即将登頂的過程中,山頂突然刮起了極為猛烈的暴風雪,這讓登山隊伍難以前進,無奈之下隻好選擇了放棄。
日本京都大學
但歸國回來之後的日本登山隊卻并未因此放棄,1988年9月,他們和中國登山隊員組建了聯合登山隊,企圖征服這座傳說中的藏民神山。此次登山過程,他們并未選擇原先的斯農路線,而是選擇了另一條察瓦龍西側路線,但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在到達海拔4350米的地方,這支中日聯合登山隊伍就再次因為風暴不得不原路返回,其成績甚至還不如第一次攀登的結果。
登山的隊伍
在接連兩次失敗後,到達卡瓦格博山峰的路線隻剩下了最後的選擇,那就是雨崩冰川路線,但這條路線也是其中路程最長,同時也是最為坎坷的進山路線,在經過多番考慮之後,日本登山隊決定進行最後的嘗試,1990年,日本聯合中國登山隊員再次組建了聯合登山隊,這支隊伍由18人組成,隊長是日本著名的氣象學博士井上治郎,副隊長則是創造無數登山奇迹的我國著名登山專家宋志義。
我國登山專家宋志義
在這支隊伍中不僅有氣象學、地理學等各個領域的優秀專家,其中的6名登山隊員甚至還有着多次攀登8千米山峰的記錄,而為了确保任務的順利進行,日本衆多企業還為其提供了大量的贊助費用,并為其配備了最為先進的探測設備和通訊器械,在一切準備就緒後,這支登山隊伍也開始了他們的行動。
梅裡雪山雪崩神瀑景觀
登山時的預兆1990年11月,中日聯合登山隊伍開着越野車,帶着相關的設備來到了梅裡雪山,當地淳樸的藏民認為這支隊伍隻是普通的科研團隊,于是熱情的招待了他們,不僅為其獻上了哈達,還請他們喝了青稞酒,并用大塊的羊肉來招待客人,登山隊員們也十分享受這樣的氛圍,與藏民們相處甚歡。
但這樣的歡愉的氣氛很快就被一次談話所打破,當藏民得知這些人的目标是來登上卡瓦格博峰時,态度瞬間就發生了轉變,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們心中的神山,當地的人都不會直接稱呼它的名字,而是把它叫做阿尼卡瓦格博,意為卡瓦格博爺爺的意思,藏民把神山當作親人看待,不允許他們進行攀登踐踏。
梅裡雪山附近的藏民
為了阻止登山隊伍的行動,藏民停止了對他們的所有幫助,一些人還試圖想要奪取隊伍中的裝備,但藏民的行為最終還是沒有阻止此次登山計劃。1990年12月,登山隊伍經過周密的調查後,找到了攀登雨崩冰川線路上最為穩妥的登山位置,随後他們舉行了盛大的出發儀式,隊員們個個信心滿滿,帶着原先在寺廟中求得的護身符出發了。但就在他們出發之前,有兩萬多藏民自發的跪在了卡瓦格博的山腳下,他們虔誠的進行祈禱,希望山神能夠懲罰這些外來者,這樣詭異的一幕無疑是為登山隊伍的行動留下了更為神秘的色彩。
進行祈禱的藏民
登山隊員在登山的初期階段,并沒有遭到什麼奇怪的現象,一切看起來似乎非常的順利,他們在沿途的路上一共建造了五個營地,在海拔3400米的地方建造了大本營,在海拔4900米、5100米、5300米、5900米的高度又分别建造了四個小的營地。當時中日雙方在建造第三個營地的時候,出現了不同的看法,中方認為第三個營地應該建立在遠離山脊的地方,這樣可以避開雪崩,更為的安全,但是日方隊員認為卡瓦格博的氣候不穩定,應該趁着低溫時期,将3号營地建立在靠近山脊的地方,這樣也可以減少等山的時間,在雙方僵持不下之際,隊長井上治郎決定各讓一步,把3号營地建立在了中日選址的中間位置。
中日登山人員
讓人迷惑的是,就在三号營地建好沒多久的一個中午,山上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冰川攜着雪海向三号營地撲來。十幾分鐘後塵埃落定,當營地再次出現在大家眼前時,距離山頂落下的冰川不足百米。這到底是傳說中的山神對登山者的警告,還是藏民的祈禱應驗了不得而知。但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種示警,提示這些登山的隊員,此次行程也許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登山營地所在
攀登者的遇難1990年12月28日上午,中日登山隊員達到了海拔5900米的4号營地,在一番休整後,他們派出了5名先鋒隊員開始了第一次登頂嘗試,随後登山人員發成功的到達了接近主峰背面的一個山脊,此時海拔高度已經是6200米,距離山頂頂峰也隻剩下了540多米,随後先頭的登山隊伍将這個消失告訴了3号營地的隊友,隊友們也為這激動人心的消息歡呼雀躍,因為此前從未有人攀登過如此高度。
即将攀登頂峰的隊伍
到中午時分,登山隊員一直攀登到了海拔6470米的地方,距離最後的曆史時刻隻剩下了不到270米的距離,平日裡嘈雜的對講機此刻也是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最後登頂時刻的到來,但就在所有人都認為勝利在望之時,意外卻陡然發生,山頂的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狂風怒卷,暴風雨也是接踵而來,雪塊如同石粒一般砸在了登山隊員的臉上。
肆虐的暴風雪
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下,先鋒隊的5名成員也是無法再繼續前進,随後他們打開了攜帶的簡易帳篷,躲在裡面抵擋肆虐的暴風雪。這場暴風雪一直都沒有停止,5個人從中午等到了下午的四點,天氣也沒有出現好轉,在萬般無奈之下,隊長井上治郎隻好作出決定,讓5名隊員返回3号營地休息。
而在回去的途中,5名先鋒隊員再次遇到了意外的情況,原先登山時的道路竟然全部都被大雪覆蓋,根本找不到原有的路徑,随着天色逐漸昏暗,衆人也是決定就地進行宿營,準備等天氣稍微好轉之後在返回營地,随後5人簡單的進行了食物的分配,就各自回到了簡易的帳篷裡休息。
搭建帳篷的隊員
當天晚上十點,原先肆虐的暴風雪突然停了下來,久違的月光照射在了厚厚的白雪之上,此時宿營的衆人也是抓緊機會進行撤退,在經過一個小時的艱難攀爬後,他們終于順利的回到了3号營地,這次經曆也讓登山的5名隊員心有餘悸,此次尋常的天象可能也是卡瓦格博給登山隊伍的最後警告,希望他們可以就此撤退,但這卻并沒有動搖登山人員的信心,在多次觀察後,衆人都認為順利的登峰是沒有問題,打破卡瓦格博的記錄也隻在咫尺之遙。
緩慢撤退的登山人員
為了讓這個光輝的日子更為人們銘記,登山隊員将1991年的1月1日,定為了再次登頂的時間,與此同時,山下的藏民也是得知了這一消息,他們變得更為的憤怒,成千上萬的喇嘛和藏族同胞跪在了山下的飛來寺,向着卡瓦格博進行朝拜,他們不斷的進行哭喊,懇求山神将神威降臨在這些人的身上,其場面非常的宏大。
不知是藏民的祈求靈驗了,還是巧合事件的發生,在12月29日這一天,卡瓦格博山峰突然下起了大雪,雪花越來越大,幾乎淹沒了整個山頭,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情況,登山隊員之隻能把登頂的計劃暫時延遲,當時登山的隊伍集中在了相對平坦的三号營地,由于暴雪越下越大,大本營的人員一時間也無法上來,雙方隻能通過對講機進行等待。
再次祈禱的藏民
在等待暴風雪停止的過程中,隊長井上治郎拟定了一份即将登頂的電報,并把這份電報交給了當時負責聯絡的人員張俊,囑咐他一旦收到登頂的消息,就将這份電報發布出去,而這個無心的舉動,也意外的救了張俊一命,他也成為了此次山難的唯一一名幸存者。當時聯絡人員的任務就是每隔幾天在2号營地和大本營之間進行往返,來相互傳遞情報。
在1月1日這一天,張俊冒着暴風雪帶着電報從3号營地回到了2号營地,随後他又返回了海拔3400米的大本營,在張俊到達大本營後,山上的風雪也是驟然便得更為的猛烈,短短幾個小時,暴雪就再次覆蓋了山峰,整個上山的路也在此時被完全封死。時間來到了兩天之後,此時上山的積雪已經堆積了一個人的高度,經過測量,積雪幾乎超過了1.6米。
梅裡雪山的黃昏
在當天晚上,張俊出于關心,在睡覺之前和隊友們進行了最後一次通話,提醒登山隊員要注意清除周邊的積雪,防止在夜晚出現掩埋窒息的危險,當時3号營地的幾名隊員還半開玩笑的和他說,自己的眼前出現了雄偉的寺廟,還有一些人聽到了婦女和孩子的哭聲,而在這番通話之後,雙方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在一番親切的關心過後就各自挂斷了對講機,但讓張俊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對話竟然是自己和隊友的永别。
停留在山上的人員
1月4日早上7點,張俊像往常一樣早早地醒了過來,随後他拿過了身邊的對講機,準備和隊友進行通話,但在對講機的另一頭卻沒有聽到任何的聲音,這讓他感到頗為的奇怪,因為登山隊員們一般在淩晨5點左右就會起床,對講機也經常會在此時傳來隊友嬉笑的聲音。張俊原以為是自己的對講機出現了問題,在一番嚴謹的檢查後,卻發現并沒有什麼問題,這讓他心中頓時有些害怕,難道山上的隊員遭遇了什麼不測嗎。
登山隊員之一
在與大本營的其他人員進行商量後,衆人決定将情況報告給昆明的指揮部,由他們派遣人員進行探測,昆明指揮部在收到消息後,立即就組織了空中力量準備開始救援,1月7日,救援所用的直升機到達了梅裡雪山山腳,但就在其準備起飛之時,奇怪的事情卻再次發生了,原本晴朗的天氣突然開始下起了暴雪,飛機根本就無法起飛,空中救援工作也不得不暫時停止,
突然惡劣的天氣
為了能夠盡快展開搜救,昆明指揮部花費兩天的時間組建了地面隊伍,但此時距離原先的失事時間已經過去了6天,在如此長的時間裡,即使山上的隊伍沒有遇難,在缺乏補給的情況下,其生存下來的幾率恐怕也是極低,但地面的搜救隊伍還是毫不猶豫的展開了工作。當地面救援隊沿着不同路線上山後,由于山上的積雪十分嚴重,隻有經驗最為豐富的西藏登山隊到達了海拔5100米的2号營地,但就在其準備繼續攀登之時,救援隊伍卻在營地方向聽到了雪崩的聲音,情況瞬間變得危急起來,指揮部人員經過通盤考慮,要求所有登山的救援隊伍全部離開山峰,幸運的是,這些救援部隊全都安全的撤到了大本營。
西藏救援隊
後來日本京都大學的救援人員也趕到了梅裡雪山,但望着高不可攀的山峰,他們的行動注定也是無功而返。到了1月22日,梅裡雪山的天氣出現了好轉,随後指揮部派出了高空偵察機,在雪山地區拍攝了大量的照片,此時3号營地的位置已經完全都被冰雪覆蓋,沒有了任何人生還的迹象。
梅裡雪山遇難戰友追悼會
到現在為止,17名登山隊員已經持續“失蹤”了20多天,但搜救行動依舊沒有過多的進展,随後中日雙方通過通訊儀器召開了會議,會議認為結合此時梅裡雪山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因素來看,17名登山隊員已經沒有了生還的可能,而此時的梅裡也即将進入雪季,如果繼續展開搜救,可能連救援人員都要遇到危險,在多番思慮之下,中日雙方最終決定,宣布17名登山隊員遇難,搜救行動也至此結束。2月7日,我國登山協會在八寶山公墓禮堂為17名遇難隊員舉行了追悼會,17名隊員的家屬和兩國的相關領導共同參加了這次祭奠,為死去的十幾名登山人員送上了來世的祝福。
進行祭拜的人員
詭異的死亡日記1991年的梅裡雪山山難,導緻了17名登山隊員的死亡,但這樣慘痛的教訓卻并沒有讓後來的人員引以為鑒,反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衆多探險愛好者,他們向中國方面提出了申請,請求攀登梅裡雪山,但考慮到之前和日本的合約,我國為京都的登山隊保留了5年的首登權,随着時光流逝,轉眼間已經進入1996年了,這也是日本擁有首登權的最後一年。
為了抓住最後的機會,日本京都登山隊再次來到了梅裡雪山,不出所料的是,這次的行動再次遭到了當地藏民的嚴重反對,但這依舊沒有阻止野心勃勃的日本登山人員,在正式登山之前,日本隊員來到了梅裡山難遇難者紀念碑面前,在沉痛掉念前輩的同時,他們也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登上頂峰,完成前輩的遺願。
梅裡雪山遇難人員紀念碑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登山隊員開始了他們的冒險,前期的過程十分的順利,隊員們在多日的攀登之後來到了原先搭建的4号營位置,當初,中日兩國的登山隊員就是從這裡,向頂峰發起了沖擊,并險些取得了勝利。如今,他們也要從這裡出發,完成一項前人從未達成的“創舉”。可就在他們摩拳擦掌之際,一則來自日本氣象台的消息卻徹底澆滅了他們的熱情,根據預測,梅裡雪山即将迎來一場比1991年更加猛烈的暴風雪,與此同時,我國中央氣象台和雲南氣象台也向登山人員提出了警告。
艱難的登山過程
前車之鑒就在眼前,登山人員也不敢随意地拿自己的性命做賭注,在得到确切的消息後,登山隊伍立即進行了撤退,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登山人員回到大本營後,氣象台卻又傳來了新的消息,原先會帶來降雪的一朵雲團已經消散了,此後的幾天仍是适合登山的好天氣,但在得到這一情況後,登頂人員卻并沒有感到懊惱,反而是有些釋懷,可能卡瓦格博确實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阻止人類來染指這座神山吧。而在1997年,日本京都大學登山隊也是徹底放下了心中的執念,宣布永遠不再攀登梅裡雪山。
遇難人員遺體發現地
1998年7月,我國德欽縣的牧民在海拔3800米的夏季牧場放牧的過程中,意外地在明永冰川發現了大量散落的登山工具,經過有關人員的調查發現,這些物品就是1991年登山隊伍的遺物,而這些物品的發現也間接的佐證了登山隊員遭遇雪崩的判斷,随後在當地牧民和登山協會的共同努力下,16具遇難者的殘骸被找回,隻有一具至今下落不明。
遇難者的殘骸
而在這些遺物中,調查組發現了一名日本隊員佐藤的日記,在其中記載着雪崩發生幾天前的情況,1月1日,隊員中唯一的一名女性由于高山反應轉變為了持續的高燒,在當天夜晚她開始說胡話,嘴裡不停的念叨,“要來了,趁還有時間,要回家”,在1月3日,佐藤的日記中記錄下了最後一通與大本營的講話,正常的記錄到這裡也是戛然而止,随後其便用極其潦草的字寫着:黑暗籠罩,他們來了,我們錯了,來不及下山了,救救我!我不想死!
詭異的死亡日記
這段記載的文字不禁讓很多人細思極恐,為什麼日記中會有如此詭異的内容,在山難之前登山的隊員又究竟經曆了什麼,難道梅裡雪山地區真的存在着某種不為人知的力量嗎?這一切的答案如今已經無法考證,但種種真實的情況,無疑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一股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為了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2001年德欽縣人大常委正式規定,禁止攀登梅裡雪山,直到今天,梅裡雪山的所有重要山峰都沒有登頂成功的記錄,而這座藏民心中的神山也成為了我國唯一的一座禁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