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山西曆史悠久,人文荟萃,擁有豐厚的曆史文化遺産。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三晉大地璀璨的文化瑰寶,黃河新聞網邀請省内文化學者,将散落各處典籍中,有關山西的曆史典故、成語故事,經收集、整理、精編,借助網絡多媒體表現形式逐一發表,讓山西的文化傳播得更廣、更遠。
趙飛:中秋節到了,今年你家買月餅還是打月餅?
馬越:一聽你這個打月餅就是咱老西兒,現在誰還打呀,都上街買月餅了,啥樣的啥餡的買不着啊。冰皮兒的,蓮蓉的,網絡購物這麼發達,想吃肉餡的麼,要不你淘寶給我買一個?
趙飛:果然是美食專家,對月餅這麼多研究。哎,不對,為啥是我給你買呢?其實說到月餅挺多講究的,不如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分享我們山西過中秋的習俗吧。
馬越:嗯,那我們得先說說中秋的來曆。農曆八月十五即中秋節,是秋季最隆重的節日,與元宵、端午并稱一年中三大節日。嘿,這三大節日各有美食哈。早在遠古自然崇拜中,太陽和月亮就成為人類主要敬仰對象。月亮“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所以也就成為了賞月最佳時間。
趙飛:最晚到了西周時期,就已經在舉行非常隆重的拜月活動了。《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來祭祀月亮。後來随着文明的不斷發展,古人對于月球的想象也越來越豐富。甚至從張若虛的口中問出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樣有哲理的句子。對所謂月宮的想象從蟾蜍到玉兔,從吳剛到嫦娥,更是一步步将其推向巅峰,多少文人騷客詠歎月宮故事。譬如李白都曾經寫下”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樣的句子。北宋太宗的時候,官方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取義三秋正中。而後來科舉科考呢,每三年一次的秋闱,恰好又在八月裡舉行。這一切相結合,人們便将應試高中者,稱為月中折桂之人。
馬越:所以後來就有了更多的傳說故事,天上的月宮,進一步成為了讀書人美好理想的寄托。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也成為了全社會的重要風俗,曆久不衰。而說到這個紀念的方式呢,那必須要提的就是我們的月餅了。月餅作為一種食品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宋代已經非常講究,明代進一步成為了中秋的必備食品,這名字來源嘛,顧名思義,與天上月亮相似,因而得名。
趙飛:咱們山西人傳統過中秋節,還是要打月餅,特别是廣大農村地區,至今仍然保留着許多打月餅的器具,我小時候就經常看我奶奶做,我們一般都是紅糖五仁餡或者豆沙的,每次都把我饞的喲。在農村,月餅是祭月供品,又是全家人歡度節日的食品,同時還是走親訪友的贈品。拿油紙包上,麻繩一系,就可以拎着去親戚家送點。打月餅的時候要架一個火爐,準備好面、油、糖、餡,自己去烤制。
馬越:月餅品種,從皮的性質上來看,大體可以分為酥皮和提漿兩種。酥皮色澤金黃油潤,表皮層次分明,圖案簡單。提漿糖質純淨,一般上模印制,圖案驚喜。農村常見的有“嫦娥奔月“、”犀牛望月“等等,一般木頭的模具雕刻也非常精細,都是手藝活,而且還都取材于神話傳說故事。從餡的配料來看,也有紅糖與白糖之分。佐料有玫瑰絲、桃仁、杏仁、核桃仁、柿子、紅棗、花生米等等。吃起來軟糯可口……
趙飛:對對對,我奶奶做的就是這種,好吃的不得了,那我先去吃了。
黃河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