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不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傳承的象征,具有重要的意義。漢語作為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不僅僅是使用廣泛,更是中國國際影響力與地位的體現。
聯合國擁有六大工作語言,分别是英語、法語、俄語、漢語與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從中可以看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母語都是聯合國工作語言。1971年,中國恢複了在聯合國的成員國身份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世界大國的地位正式獲得了世界的廣泛承認,在世界各地,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漢語的重要性水漲船高。在中國的不懈努力推薦下,漢語于1973年正式成為聯合國工作語言,補齊了中國在聯合國體系的一大短闆。
漢語成為聯合國工作語言,相當于漢語獲得了風行世界的通行證。或許你會認為,一種語言使用性普通、廣泛,自然就會成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世界性語言,這不準确,一種語言即使使用的人也未必能成為聯合國工作語言,最典型的便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印地語——4.22億的印度人把印地語當作母語,另有3億印度人把它當第二語言使用,是僅次于漢語的世界第二大語言,可是,印地語卻沒能成為聯合國工作語言,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印度在世界的重要性不足,國際地位不高。而西班牙語遍布拉丁美洲、中美洲及北美、西歐,基本上都是美國的勢力範圍,而西班牙則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成員國,是西方陣營的重要成員,西班牙語被美、英、法三大常任理事國聯手“擡進”聯合國,成為工作語言。
而聯合國的另一種工作語言阿拉伯語使用的範圍并不廣泛,僅限于阿拉伯半島與北非,使用的人口也不多,是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中最少,之所以能進入聯合國,獲得工作語言的地位,皆因阿拉伯地區的重要性——阿拉伯地區生産、出口的石油對世界的能源供應與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