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面部脂肪填充,我們會想到飽滿的蘋果肌,膠原蛋白滿滿的臉蛋,看起來年輕又可愛。可是您也許會聽到一些不一樣的聲音,比如說:
"不建議用自體脂肪填充,脂肪存活太差了沒效果!"
"聽說好多做過脂肪填充的人都說沒效果,被吸收了,成活率也比較低,到底啥樣啊?""去吧,好多做了脂肪填充不到一兩年,隻剩高聳的顴骨..."
"脂肪填充太陽穴,下巴,才兩周,已經吸收了,需要怎麼辦呀?"
您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面部脂肪填充到底是怎樣的?為什麼說法有如此大的差别?"
首先,為大家科普一下脂肪成活率的問題以及會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1、脂肪成活率
自體脂肪填充,就相當于給脂肪"搬個家",隻是在搬家過程中會經曆抽脂、處理脂肪、注射填充的過程。而且脂肪在"新家"還有經曆一個凋亡、被吸收的過程,這是衆所周知的。最後能成活的脂肪量,與移植總量的數值比,就是脂肪的成活率。
2、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①"取脂"很重要。
臨床上多選擇下腹部和大腿作為取脂的首選部位,因為脂肪源性幹細胞的濃度較高,可以改善脂肪移植物在受區的血供,進而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
②保護脂肪不容易
在脂肪沒有填充到需要的位置之前,所經曆的每個步驟都可能導緻脂肪的損耗,我們要做的是盡可能的減少這一過程中産生的脂肪損失。
比如說:在取脂過程中,避免脂肪與空氣長時間接觸發生污染可能。純化脂肪的時候,要盡可能保證脂肪顆粒的完整性,又要提高提高單位體積内脂肪顆粒的數量及質量,還要去除裡面的雜質。
③注射脂肪的技巧
脂肪注射移植時采用少量、多層次、多點注射技巧,可增加移植脂肪顆粒與周圍組織的接觸面積,盡可能多得吸收周圍組織帶來的養分,幫助其在新的環境裡"安家落戶"。
其次,對于面部自體脂肪填充,為什麼她們的觀點有如此大的差别?
以填充蘋果肌為例:
做法一:把脂肪大量填充在皮下。
這樣大塊團狀脂肪填充在皮下,難以建立有效的血運供應,成活率不如人意。
做法二、少量、多層次、多點注射脂肪。
由于是多層注射,每個層次所需注射的量都很少,血運充足,再加上同源移植,脂肪細胞更容易成活。
相對而言,"第二種做法"脂肪的成活率會更高一些。同樣都是做的自體脂肪填充,别人成活的很好,而你填充兩次也沒什麼用,可能問題就出在這裡:醫生的技術、經驗不同。
最後,做面部脂肪填充,沒有一次成功的例子嗎?
臨床上,脂肪填充一次成型的人确實有(請看下圖),但是填充2~3次的人也不少!
這是我的一位粉絲,做的是全臉自體脂肪填充,當時填充量"剛剛好",不填充過量也不會減少填充的脂肪量。而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術後恢複很快的,15天左右臉就不怎麼腫了,外觀表現很自然。而且她對這樣的飽滿度很滿意,認為這樣剛剛好,所以沒有做二次填充。
欲了解更多脂肪填充的相關問題,可關注頭條号:整形醫生祝東升。
#自體脂肪填充面部##脂肪填充##整容##變美大作戰##美容最大牌#@頭條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