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西溪拓片

西溪拓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2 22:27:49

西溪拓片?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編者按,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西溪拓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西溪拓片(字裡拾遺)1

西溪拓片

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

編者按

字裡拾“遺”

鈲、尕、仡、莞、瓠......這些非遺項目名稱裡面的字,你是否會覺得有些陌生,不知道讀音或意思?

為了讓大家更好認識非遺、了解非遺、愛上非遺,我們推出【字裡拾“遺”】這一新的系列專題,通過解釋非遺項目名稱中一些特定、生僻、易錯和不常用字,為大家帶來有關非遺項目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知識。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蹩”字出現在哪些非遺項目裡吧!

▲讀[bié]

1.<方言> 扭了腳腕子或手腕子。

2.蹩腳<方言>,質量不好;本領不強;蹩貨。

陝西方言稱“蹦跳”為“蹩”[biè],洛川的鼓舞以蹦跳為特征,故稱“蹩鼓”。

非遺檔案

項目序号:117

項目編号:Ⅲ-14

公布時間:2006(第一批)

類别:傳統舞蹈

所屬地區:陝西省

類型:新增項目

申報地區或單位:陝西省洛川縣

保護單位:洛川縣文化館

洛川蹩(bié)鼓主要流傳于陝西省洛川縣黃章、永鄉、舊縣等鄉村,為延安著名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當地方言稱“蹦跳”為“蹩”,此舞以蹦跳為特征,故“蹩鼓”以此得名。

洛川為戰國時秦、晉、魏争奪之地,傳說蹩鼓即由軍陣演變而來,其後通過與當地民間祭祀祈雨活動結合而流傳至今。

洛川蹩鼓表演者均為男性,表演時頭包戰巾、背插戰旗、腰系戰裙、腿紮裹帶,或挎鼓,或持鑼、钹(大镲)。擊鼓、鑼、钹起舞時,其基本動作有單跳、雙跳、蹉步、擰擺等,蹩鼓的場圖主要有“白馬分鬃”“蠍子擰尾”“單騎撲陣”“四壁合圍”“品字組合”等。表演者在舞、蹦、跳中做出各種造型,在鑼鼓齊鳴中左沖右撲,拼殺搏鬥,如臨戰陣,動作粗犷有力。

在曆史發展中洛川蹩鼓形成了三種風格流派:以黃章鄉現頭村為代表的“現頭派”,強調舞者雙腳同時起跳,在雙起雙落的過程中上身略後仰,突出彈跳性和舞者的狂勁,動作粗犷有力;以舊縣鎮洛生村為代表的“洛生派”,表演突出單跳,強調表演的整體性和統一性,鼓點較緩;而永鄉阿寺村為代表的“阿寺派”,表演時突出擰腳扭腰,突出“擰擺”動作潇灑、穩健,被稱為“文鼓”,也叫“擰鼓子”。

洛川蹩鼓風格古拙,構成簡樸,是特定曆史時期社會化的反映,同時又寄托着人們的思想信仰、倫理道德、風格情趣,對研究洛川地區的曆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圖片: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