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成年男性來說,胡子是成熟的表現。胡子如果留得好,就能為顔值加分,增加自己的男性魅力。
而對于青春期的男生來說,胡子是個尴尬的存在。
留着胡子感覺不太清爽,影響顔值;刮掉的話,據說胡子會越刮越粗,越刮越密,沒有人想年紀輕輕的就成為一個滿臉胡渣的人,而且聽說胡子刮了一次之後就得一直刮。
那麼,胡子真的越刮越粗嗎?青春期的男生能不能刮胡子呢?
男性為什麼會長胡子?胡子是胡須的俗稱,泛指長于男性上唇、下巴、面頰、兩腮,甚至是脖子上的毛發。
胡子是男性的第二性征,是由雄性激素導緻的,青春期後期的男生就會開始長胡子,之後,胡子就會伴随男性的一生。
《女性的起源》一書的作者認為,男生的大胡子其實原本是用來吸引異性的“廣告”,它展現了男生旺盛的雄性激素,顯示這個男性的身體素質好、基因好。
2012年的一項研究表示,一臉大胡子可能還具有恐吓作用,從進化學上來看,這有助于吓退其他競争者。
胡子的濃密程度、形态(八字胡、絡腮胡)主要受基因的影響。人體的毛發是從毛囊中長出來的,毛囊是包圍在毛發根部的囊狀組織,它在真皮乳頭層,而毛囊的個數、大小是由基因決定的。
也就是說,這是一份“祖傳家産”,如果父親的胡子比較濃密,兒子的胡子也可能比較濃密,父親是絡腮胡,兒子也很可能是絡腮胡。
激素和環境也會對胡子的生長有較大影響,如果營養物質補充不夠,心理壓力比較大,經常處于緊張、憂慮的狀态,胡須等毛發也可能會脫落。
由于胡子部位的血管分布較多,所以胡子生長的速度很快(每天長0.4毫米,頭發每天長0.2~0.3毫米)。不過胡須也和頭發一樣,不是一直都比較濃密,胡子在30歲左右最為茂盛,之後就會慢慢減少。
胡子會越刮越粗、越刮越密?前面我們說到,毛發的形态和毛囊有關系。我們刮胡子時,其實隻是對皮膚外面的毛發進行表面上的剪切,對毛囊并不會起到什麼影響,從而也不會讓再次長出來的毛發變粗。
所以,胡子是粗是細,是濃密還是稀疏,并不會因為經常刮而有所改變。
另外,胡須的生長和年齡的增長也有關系,人體的激素水平會随年齡發生變化。在年老時,荷爾蒙(激素)水平下降,胡須就和頭發一樣,會脫落一些,這也說明,胡子并不是越刮越密。
《紐約時報》健康專欄也提到,20世紀20年代時就有研究證實剪掉毛發對毛發的生長速度沒有影響,所以,刮胡須不止對胡須的濃密、粗細程度沒有影響,對胡須的生長速度也沒有影響。
是什麼讓我們感覺胡子越刮越粗?不過很多人對于胡須不會越刮越粗的結論并不理解,因為根據大家的生活經驗,刮掉後隔天再長出來的胡須摸上去明顯更紮人了,這難道不是因為胡須變粗、變濃密了嗎?
還真不是!為啥呢?這背後的原理和物理學有關。
我們都知道牛頓第三定律。當我們打人一拳的時候,自己的手也會痛,這是因為力有反作用,而且反作用力越大,自己手的痛感就越強。
同樣的,當我們按向胡子時,反作用力能讓我們的手感受到胡子的軟硬,反作用力越大,越覺得胡子硬,從而給人胡子變粗變濃密的錯覺。
那為什麼胡子較短時,手感受到的反作用力更大呢?這裡就需要提到兩個概念:軸向力和切向力。
軸向力是作用在物體某一正截面上,并使物體壓縮或拉伸而産生的力,通常表現為壓力或拉力,如将彈簧向下按壓的力即為軸向壓力。
切向力指作用在物體一端并使物體旋轉或彎曲的力,如把直尺掰彎的力即為切向力。
當我們摸向胡須時,胡須因受力會發生軸向的壓縮和切向的彎曲。剛萌出的胡須主要是以軸向壓縮為主,而長胡須則是以切向的彎曲為主。
由于在相同形變量的情況下,軸向力>切向力,所以手指在摸向剛萌出的胡須時受到的反作用力比摸向較長的胡須的反作用力大,從而産生剛萌出的胡須更粗的錯覺。
當然,處在生長發育期的男生,面部會有越來越多的毛囊發育成熟,胡子也會從小汗毛變得越來越粗,這讓很多青春期男生,有了胡子越刮越密的感覺,但這和刮不刮是沒有關系的。
既然胡子是否會變濃密、變粗和刮不刮沒有關系,那大家可以放心地刮胡子了。
青少年第一次刮胡子時,要注意安全,小心刮破。另外還要注意刀具的衛生,也别和他人共用刀具,以免造成感染。
當然,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形象或對形象沒有太大影響的,也可以不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