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後,車市彌漫着複蘇氣息。各路銷量捷報中,長安汽車的業績最惹人眼紅。上月,長安汽車以總銷量162699台的好成績位列國産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名。
一時間,媒體和網絡輿論對誰是自主一哥的話題開始津津樂道。而随後,長安汽車朱華榮給長安汽車的高管們發了一份郵件,提醒團隊保持謙虛冷靜,希望中國品牌能夠齊頭并進。
長安汽車當上“出頭鳥”非一日之功,也是低谷磨練後的厚積薄發。假如說,把長安汽車比作重慶學霸級車企,那“重慶造”這個班級裡,其實還有很多低調又有實力的學生——我們一起來盤一盤。
重慶造中的“特長生”
現在,很多老一輩重慶人還喜歡将街上的面包車親切稱作“長安車”,因為在過去二三十年間,長安品牌的微型面包車占據了很大市場,全國大街小巷随處可見,風光不輸五菱。此後,面包車“重慶造”陣營中加入了東風小康、華晨鑫源。
在2010年左後,曾經邀請到王寶強代言的東風小康憑借着汽車下鄉政策紅極一時,市場占比僅次于五菱、長安。相比而言,華晨鑫源入市稍晚,但如今卻是微型車市場中最活躍的一份子。
說企業,可能還是覺得陌生,但我相信,無論你在哪個省市,上圖中這輛面包車你一定見過。形似寶馬的前格栅、雙色的車身,這些元素給這輛工具車平添了不少時尚感,打破了過去一代面包車低廉、破舊的印象。
雖然懸挂金杯标,但它并非産自沈陽金杯,而是純正的“重慶造”,工廠就在重慶涪陵,背後的車企正是華晨鑫源重慶有限公司。這家重慶車企已經積累了十多年的造車經驗,另外還有生産基地位于九龍坡含谷,專門生産微型卡車。
從市場容量上來看,華晨鑫源所堅守的微車市場并非香饽饽,但憑借精益管理思路,它闖出了一條穩健的發展創新之路。
你可能很難相信,在2020年,華晨鑫源金杯的小海獅系列和新海獅系列在細分市場已經取得了NO.1的地位,近幾年,企業整體銷量都穩定在了10萬 。據了解,今年以來,繼2月份同比大漲之後,在3月旺季階段,華晨鑫源的微面及微卡整體銷量都創下了曆史新高,僅微面系列預計單月就能破萬。
據悉,華晨鑫源還将推出一款新車,定位中大型商用MPV。目前,它已經完成了長途工況測試,将于6月上市。
相比乘用車市場的繁茂混雜,華晨鑫源的金杯系列始終都保持着低調務實的姿态,去為廣大創業者做價格更實惠、功能更豐富的産品,算是重慶造的“特長生”代表——不僅是個體戶,如今,很多商貿物流單位,在選購車型時也會青睐這批“重慶造”車型。
重慶造中的“留學生”
如果你有經常去江北機場,應該看到過很多次這個廣告牌。這台新潮、前衛的新能源車也是重慶造,背後的企業叫做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新能源品牌五花八門,除了特斯拉,除了“蔚小理”,其它品牌聽起來都像雜牌。不過,假如深扒一下金康賽力斯的制造基地,就會發現這家公司不容小觑。
它的智能化工廠按照工業4.0标準打造,科技含量極高。在沖壓、焊裝、塗裝、總裝,以及電池PACK和充電檢測車間内,有超過1000台智能機器人,可以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100%全時在線檢測。
為何說賽力斯品牌是重慶造中的“留學生”?早在2016年,美國矽谷就成立了SF MOTORS,2018年正式定名為“SERES(賽力斯)”。2017年,SF MOTORS收購了美國電池系統商InEVit,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也是特斯拉的聯合創始人,由于估值的分歧,這單收購在當時引發了不少關注和争議。
經過一番掙紮,賽力斯放棄了産品在美國上市的想法,但生于矽谷的賽力斯在技術層面仍然被裹上了一層“留洋”玫瑰金。
作為增程式線路的踐行者,今年初,賽力斯發布了SF5遠征自由版車型。在三合一電驅 智能增程系統加持下,續航裡程達到了1000公裡,成功成為全球第一台NEDC續航破1000的新能源車。
技術有了底子,打開銷路更是挑戰。如何打造用戶生态,提升品牌力,是所有智能汽車都将面臨的難題。據了解,賽力斯品牌将加大渠道投入,和“蔚小理”一并走進城市核心商圈,今年力争完成2萬台銷量小目标——“重慶造”能否破局高端市場,賽力斯有擔在身。
重慶造中的“老班長”
當我們大談節能減排理念、新四化轉型、碳中和目标的時候,其實乘用車隻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同樣起着重要作用,那就是大卡車,或者說重卡。
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名字裡沒帶重慶,而“紅岩”二字已經深深透出了老牌“重慶造”底蘊。它于2007年由上汽依維柯商用車投資有限公司與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公司看似隻有十多年曆史,但制造工廠則有着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曆程,從生産單一軍車到多品牌商用車,再到如今的新能源、智能化轉型。
印象中,這種大卡車都是粗莽形象,但實際上人家現在也具備智能大腦了。比如上面這台渣土車,可實現指定時間段開工行駛、指定取土點裝載、指定駕駛員啟動車輛、指定行駛路線、限定最高行駛速度、指定消納場卸土……實行這麼嚴格的監控,其實也是為了環保。當前,相關單位正在大力整治渣土車“滴撒漏”、超載超限、亂傾倒等亂象,而這套智能系統将有效防止人為因素。
再看看下面這個大家夥,這是上汽紅岩的一台純電動重卡。充電還是換電?答案:當今大家争相布局的都是換電模式。
這台紅岩傑獅H6 6X4 充換一體牽引車,僅需5分鐘即可完成換電。畢竟,交通運輸行業,效率永遠都是第一位的。不僅快,據說還很省,這台大家夥綜合每公裡電耗約為1.5度,以工業用電0.8元/度的價格計算,即行駛100公裡,僅需花費120元;而同級别燃油牽引車,行駛同樣距離,花費都在200元左右。
據說,上汽紅岩的車型平台已涵蓋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線,還掌握了電堆、氫系統、電驅、電控、電池系統開發與應用——當乘用車還在為技術線路争論不休時,這位老班長早就找到了自己的路。
寫在最後:重慶是一座工業老城,這種“老”,賦予它産業鍊的集群優勢,一度也催生出體量優勢,被譽為中國底特律。凡事都有兩面性,這種“老”也一度掣肘了它的轉型效率。不過,近2-3年來,經過一番市場洗禮後,沉澱下來的企業一面守本,一面創新——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傳統能源還是新能源,國企還是民企,都重新展現出“重慶造”的創新和韌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