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寓言四則》課文講解
本課的四則故事都是寓言。人們對于寓言中包含的教訓,本來是抽象地認識到的,寓言通過一個具體的故事讓人們能夠形象地把握它,從而對于類似的事情和現象便能夠認識得更清楚,這就是寓言的寓意。
從思想内容上看,寓言總是包含着某個特定的道理,往往對某一種社會現象或某一類人物進行批判,有很強的針對性。從風格、形式上來看,寓言大多短小精悍,語言凝練、形象、集中,圍繞着要說明的事理展開。
所講的故事往往有适當的誇張、變形,以突出強調其中的寓意。寓言的内容特點和形式特點是統一的。從本課的四則寓言來看,都是圍繞着要說明的道理展開情節和刻畫形象。寓言作者在短小的篇幅中簡要地叙述故事的主要情節,沒有多餘的描寫,卻十分生動。
例如赫耳墨斯“笑着問道”,蚊子“唱着歌飛走”,杞人“舍然大喜”,都如在目前,令人印象深刻。學習本課,要引導同學注意寓言的特點,懂得寓言是基于想象,用形象來表現道理,學會理解寓言,并将它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
學習寓言時,要注意寓言作品的寓意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要鼓勵學生積極展開聯想,進行發散思維,嘗試從多個角度進行解釋。例如《杞人憂天》,換個角度想一想,杞人就真的隻能成為譏刺的對象嗎?
利用寓言培養發散思維能力的另一種方式是将故事文本做适當的改變,然後看看寓意有什麼不同。例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則,可以将“還要貴一點”以下的情節改為:赫耳墨斯聽後,默不作聲,悄然離去。然後引導學生讨論。
又如,《杞人憂天》一則,從《列子》中的故事全文來看,那個“曉之者”以及譏笑“曉之者”的“長廬子”,本身也都是列子譏笑的對象。如學生水平較好,可以嘗試展示全文,讓學生做進一步的了解。
寓言的内容大多涉及人生的道理,作用在于啟迪,積極調動學生自主展開聯想、想象,有助于他們從多角度深化認識,受到啟迪。
- 習題設計 -
三道“思考探究”都是對寓言意義的探究,要注意引導同學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多角度思考。
“積累拓展”四積累文言詞語。
“積累拓展”五結合寫作實踐,引導同學發揮想象,嘗試寓言寫作。
本課有兩篇文言文,要注意相關文言知識的積累。
THE END
文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網
圖片/Unsplash
收集/謝冉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