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劉畊宏老師的健美操刷爆網絡,各位網友争先恐後地開始運動減脂,追求完美的身材,網絡上也有不少健身大V也在告訴大家怎麼“吃”才能減脂成功。無一例外的,這些大V們都有一個統一的觀點,那就是減脂期間要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降低每天攝入碳水的量,也就是少吃精米精面。為什麼減脂期間就要少吃碳水呢?這背後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人體每天需要攝入大量的營養素才能維持正常運轉,這其中像水、維生素和礦物質并不能給人體提供能量,人體每天消耗的能量主要來源于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在科學上,把少吃米面的飲食叫做生酮飲食。這種飲食方式下,蛋白質和脂肪維持正常,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精米精面少吃。這種方式盡管已經幫助很多人瘦成了完美的身材,但是仍然存在中毒的風險。網絡大V們幾乎一邊倒的對生酮飲食做出好評,事實究竟是怎樣的?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一般來說,人長胖的原因主要是“吃得多動的少”。在剛開始減少吃米面這類高碳水主食的時候,你會發現體重掉的特别快,有時候甚至一天掉一斤體重,體重掉的這麼快,讓很多人對這種減肥方式贊不絕口。但是随着時間推移,你會發現掉秤很快就到了瓶頸期,長期保持在一個體重。
由于長時間低碳水飲食,忍不住嗨吃了一頓,結果發現體重立馬就回歸到最開始的重量,真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其實,在減脂剛開始的時候,掉的并不是你身體裡的脂肪,而是身體在脫水。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和人體的供能方式有關系。
想必有不少朋友認為,我們的身體每一天都是在消耗脂肪來提供熱量,維持身體正常運轉,其實并不是這樣。在我們的身體裡,脂肪是作為儲能物質儲存能量的,所以我們的一身肥肉其實是身體的“能量庫”。身體并不會每天都從這個庫存裡拿能量來用,那身體每天的能量都是哪裡來的呢?
當我們吃下一碗米飯,這碗米飯經過胃腸道充分消化吸收,轉變為葡萄糖進入我們的血液中,再經過全身的血管輸送到需要消耗能量的部位,像内髒、肌肉、大腦這些都是重點供能對象。葡萄糖到達這些地方以後,就會被身體加以利用,産生能量,如果這些能量用不完,就會轉變為脂肪儲存下來。
所以,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人體其實是處在一個微弱的低血糖狀态,這時候血液中的葡萄糖不夠用了,怎麼辦呢?身體就會開始消耗之前儲存的能量,但首選仍然是消耗脂肪。
在人體的肝髒中儲存有肝糖原,當吃進肚子消化産生的葡萄糖不夠用的時候,首先就會消耗肝糖原。身體每利用1分子的肝糖原,需要3分子的水,所以一開始體重下降的快主要是身體在脫水。身體儲存的葡萄糖和肝糖原大概能維持24到36小時的能量需要,過了這個時間段身體就要開始消耗儲存的脂肪。這時候身體對水的需求更大,因為每消耗1公斤的脂肪,就需要9到10公斤的水。為了滿足需要,身體開始儲水,所以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浮腫情況。
其實,生酮飲食早期隻是一類特殊人群的飲食結構,他們就是生活在北極的因紐特人。由于生存環境的特殊性讓他們的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很小,但這并不意味着生酮飲食=0碳水攝入。曾經有健美運動員進行過長達半個月的0碳水攝入實驗,結果發現不僅沒有達到理想的減脂效果,甚至肌肉也開始減少。
所以,靠“吃”可以“吃”瘦下去,但是必須要科學合理,否則不僅效果不好甚至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那麼,減脂期間究竟應該怎麼吃呢?
首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是沒錯的。精米精面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并且還很容易消化,如果隻吃精米精面還控制量的話,很容易就會餓。為了增加飽腹感,可以用粗米粗面、土豆、紅薯等碳水含量低、飽腹感強的食物來代替,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吃飽還降低了碳水攝入。蛋白質和脂肪必須吃,在減脂期間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各種運動,運動過程中肌肉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消耗,這時候充足的蛋白質供應能及時的把肌肉補回來。
不要以為脂肪是減肥的天敵所以就不吃,恰恰相反,如果沒有脂肪攝入,關節得不到潤滑,人體内很多種激素沒有辦法進行調節,代謝就會出現紊亂,同時也會開始出現脫發等症狀。像炸雞、薯條、燒烤這一類的高油高熱量的食物要盡量少吃。
“管住嘴,邁開腿”,科學的飲食結構加上足夠的體育鍛煉,這個夏天相信你會擁有讓自己滿意的身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