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有句老話:“春牛首、秋栖霞,四季皆在紫金山”,不同的季節來紫金山登山遊覽都能品味出不同的美妙滋味。
紫金山,一座位于城區海拔僅400多米的山頭,享有南京綠肺之美譽。紫金山周圍名勝古迹甚多,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等景點,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何香凝墓,東有靈谷寺,鄧演達墓,山北有明徐達墓、常遇春墓、李文忠墓等古迹。
@請叫我随風1992 攝
每年有超過1000萬人次到紫金山登山健行,它已經成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要是都不親自登爬一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南京人。據悉,目前紫金山共有7條官方登山道,分布于山體的不同方位,四通八達,各具特色。
紫金山登山道示意圖 張葉制圖
常用登山線路:
1、最快捷的路
從櫻駝村(煤氣公司圍牆北側)入山,上行至防火崗亭,橫穿紫金山北防火道之後,可沿着登山道攀登至山頂。
[點評]
這條道算得上是傳統路線,走的人很多,不過這條路以山道為主,基本都是石子路,不是很好走,而且坡度較大,最大的地方超過45度,爬起來有些累人。這條道上玩單車的人很多,尤其雙休節假日,常看見單車隊員騎着單車從山坡上沖上沖下,容易發生危險,所以不建議老年人走這條路進行鍛煉。走此路,一般來說,快的話40分鐘登頂,慢的話一個小時登頂。
2、實時熱門門的路
從太平門(龍脖子)上山,沿着天文台路走,經過天文台,到西馬腰,然後沿登山道攀爬至山頂。
[點評]
這條路應該算是強度的路。路面比較寬,都是水泥路,而且道路平緩,沒有陡坡,比較好走,所以此路應該算是實時熱門門的路線了。不過這條路有行車道,尤其在雙休日,車來車往,讓人有點煩。走這條路登頂時間大約需要一小時。
3、最安靜的路
從太平門(龍脖子)入口,走至紫金山索道停車場東側職工食堂,邊上有條小路可到西馬腰,然後可以沿登山道至山頂。
[點評]
這條路跟第二條線路大緻差不多。人比第二條線路要少一些,不過從停車場到西馬腰的路,是山路,坡度在40度左右,爬起來有點累人。
4、最好走的路
從闆倉街49号入口,走登山道至地磁台然後走天文台路到天文台,上行至西馬腰處再沿登山道至山頂。
[點評]
這條路也跟第二條線路差不多,入口不同而已。都是水泥路,也沒有什麼大坡,比較好走。
5、最具挑戰的路
從滑道遊樂園、水榭路口上山,路過中山書院,然後沿登山道經永慕廬至中馬腰,最後攀登至山頂。
[點評]
這條路比較有挑戰,從中山書院到中馬腰一段,爬起來累人,需要體力。登頂時間大約要40分鐘。
6、最适宜老人的路
内環路東入口(馬群北)-範鴻仙墓-東馬腰-中馬腰-山頂。
[點評]
這條路是從馬群入口,比較偏遠,車流和人流都比較少,所以相對于其他道路來說,這條路線更安全、安靜,加之登山坡度緩,比較适宜老年人鍛煉。
“護綠”登山道 紫金山首創“道長制”
中山陵園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紫金山目前有7條官方登山道,沿線植被豐富、景觀優美。可是,少數登山者卻随意踩踏出一條條“野道”。這些“野道”寸草不生,破壞了土壤、植被的生态,令人觸目驚心。僅2014年至今,他們就封堵野道12條、植樹3萬餘棵。
小編也在此呼籲市民有序登山、拒絕野道,還給“母親山”一個良好的環境。
清晨或傍晚,擇一條線路,登上紫金山,感受一份宏偉壯觀,消解身體中的煩悶之氣!
來源:南京日報、南京發布、東方衛報、鳳凰江蘇、揚子晚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