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記者航拍左絞村。這裡距離習家店鎮約16公裡、丹江口市約80公裡,離鄖陽區城區約60公裡。
成語出自《南唐近事》
“打草驚蛇”是家喻戶曉的成語,也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原意是打的是草,卻驚動了藏在草叢裡的蛇。比喻做事不周密,緻使對方有了警覺和防範。
成語打草驚蛇,來自于北宋學者鄭文寶的筆記小說《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産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
具體意思是——
唐朝,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賄賂、不遵守法規。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接受賄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為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着狀紙,一邊發抖驚歎道:“這不是在說我嗎?”王魯愈看愈害怕,居然在狀紙上寫下8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裡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地吓了一跳!
作為謀略,列入《三十六計》
絞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有學者研究認為,它位于今天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境内。
打草驚蛇一詞在多部古籍中出現過。如南宋理學家朱熹在《答黃仁卿書》寫道:“但恐見黃商伯狼狽後,打草蛇驚,亦不敢放手。”
元曲四大家之一、雜劇作家白樸在其所著《裴少俊牆頭馬上》第三折:“誰更敢倒鳳颠鸾,撩蜂剔蠍,打草驚蛇,壞了咱牆頭上傳情簡帖。”
明代著名小說家施耐庵在《水浒傳》第二十九回寫道:“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
在著名兵書《三十六計》中,第十三計正是“打草驚蛇”。書中這樣講解道:“疑以叩實,察而後動; 複者,陰之媒也。”意思是打草驚蛇作為一個謀略,應在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蹤詭秘,意向不明時,切不可輕敵冒進,應當查清敵方主力配置、運動狀況再說。
現代,這個成詞的詞意得以延伸,常用來比喻那些幹了壞事的人做賊心虛,在真正的懲罰還未到來之前,隻要有一點什麼聲響,他們就會聞風喪膽。
楚國使出“打草驚蛇”,故意驚動絞國
2002年7月,丹江口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展示在習家店鎮水田溝勞作時挖出的3件青銅器。(資料圖片)
關于打草驚蛇的典故比較多,其中一個典故與十堰關系密切。
春秋時期,絞國是一個小諸侯國,但其城牆高森堅固,宜守不宜攻。楚國攻打絞國,采取正面進攻的方法,絞國依托堅固的城牆隻守不出,楚國軍隊無可奈何。此時,楚國謀臣獻上一計:可依據樵夫上山驅蛇的辦法,先驚動絞國軍隊,再誘他們出城,一舉殲滅。楚軍大将采納了這個計策,先派出一隊不帶武器的士兵裝作樵夫,到絞國城北的山中砍柴,故意驚動絞國城防力量,絞國軍隊赢取了暫時的勝利。第二天,絞國集中優勢兵力,再一次到山裡捕殺楚國“砍柴人”,而這時楚國早已設下埋伏,成功将追殺“砍柴人”的絞國軍隊全殲。随即,楚軍将士橫空出世,順利攻克絞城,滅了絞國。
絞國見于文獻記載,最早是在戰國初年成書的《左傳》中。據記載,公元前701年,絞國曾與鄖(今湖北安陸市境内)、随(今湖北随州市)、州(今湖北監利縣境内)、蓼(今河南唐河縣境内)等國結成聯盟對抗楚國,此後楚人出于報複而伐絞,取得勝利。
絞國都城很可能在丹江口習家店鎮
上世紀六十年代,學者韓國籌在《左傳分國集注》中指出,“絞國”在今湖北鄖縣;而另一名專家石泉在1988年出版的《古代荊楚地理新探》中認為,“絞國”當在今谷城縣境。雖諸說并立,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古絞國大體位于鄂西北的漢水中上遊地區,在十堰一帶。
古絞國遺址究竟在哪兒?如今,多數專家将目光投向了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這裡不僅有左絞村和下絞村的名稱,考古人員還在下絞村發現了周代遺址,采集的遺物均為陶片。考古人員據此分析,下絞遺址的上限時代為西周中期,下限為戰國,是一處延續時間較長的周代遺存,這與古籍記載的絞國時代吻合。
在這裡,還有一條由東向西流淌的名叫下河的小溪,将左絞村和下絞村串在一起,丹鄖公路從兩村南岸山坡上經過。從下絞村到漢江邊有6公裡左右距離。在以水路交通為主的古代,這裡的交通也算方便。
作為自然村落的下絞村,傳說是古絞國的都城所在。在下河的北岸,東轱辘山的東面,是喬家坪。在喬家坪的背側,有一道山嶺,約300米長。嶺上地勢較平坦,當地群衆稱之為“跑馬場嶺”。再往東南,在左絞村,有名“東頭”“西頭”之地,當地群衆又稱“東宮”“西宮”。當地老人介紹,下絞附近的喬家坪應該是古絞國所在地,早年還有城牆,現已被毀,他小時候還在那裡挖出過古物。
這些調查結果為絞國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線索,但苦于缺乏相當等級的文物來佐證。時間轉到2002年,習家店鎮農民在水田溝勞作時挖出3件青銅器。經專家初步認定,系春秋時期的簋、鼎、盤,為追尋古絞國神秘的身影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文、圖/記者 朱江 編輯:柚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