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好發年齡在20~60歲;一旦痔瘡發作,疼痛、瘙癢,甚至便血讓人坐卧難安,十分痛苦。一起練習魄門法,活絡肛門周圍局部氣血循環,改善便秘、痔瘡,減少排便肛門痛。
痔瘡有3種 反映胃腸功能
痔瘡是一個多發性問題,尤其便秘、長期腹瀉或懷孕晚期孕婦,因肛門長期用力不當或腹壓增加,血液回流變差,形成靜脈團,導緻痔瘡。
痔瘡痛有3種,内痔以出血為主,嚴重時會脫出肛門外,引起疼痛;外痔長在肛門外側,看得見、摸得着,痛起來超有感;混合痔,顧名思義,内外痔都有,疼痛當然少不了。
如果細分痔瘡類型也分3種:
第一種濕熱蘊結型
好發在愛吃辛辣高油脂的食物、過量飲酒、消化系統差的人,通常肛門會有下墜感。
第二種腸燥便秘型
多發生在體質火氣大,服用過量溫補類食物或藥物,或腸子蠕動功能不佳的人身上,通常會大便堅硬,排便次數較少。
第三種是血瘀氣滞型
這樣的人多半不愛運動,或是長時間久坐,氣血循環不良,導緻血瘀的痔瘡症狀。
地道不通 魄門受損
痔瘡是地道不通,身體門戶受損的表現。現代人運動量不足、坐太久對肛門都是一種壓迫,産生局部循環差,肛門組織紅腫,排便疼痛,全身不暢快等問題。
肛門又稱魄門,是胃腸道的終點。根據中醫理論,肺與大腸相表裡,肺藏魄,所以跟肺相表裡的大腸最末端,就叫魄門。黃帝内經記載魄門為五髒使,意思就是說肛門能對五髒發号施令,大便排洩通暢,五髒才會運轉正常,也是全身健康狀況的表現。
疏通局部瘀堵 五髒不生病
痔瘡一般很難單靠治療或者運動完全根治,原因是出在肛門周圍的微循環氣機不暢,不但影響消化功能,排便也不暢快。瘀則痛,通則愈,隻有改善直腸和肛門附近的靜脈血流,讓回流順暢,才能有效減少痔瘡發作。
每天便前、便後加入魄門法的練習,每次3分鐘配合身體伸展及收縮,幫助氣血循環便好,可活絡肛門局部氣血,避免坐太久、運動量不足對臀部的壓迫。一個月後就會明顯發現,排便順暢不帶疼痛,痔瘡發作減少,全身舒暢,下半身也不容易浮腫。
魄門法 排便暢快無痛不出血
好處:幫助腹部和下肢氣血循環變好,活絡肛門局部微循環,改善下半身浮腫和排便疼痛,減少痔瘡發作。
功法練習:
❶兩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顫掌開功3秒鐘。
❷兩手放在丹田,左手擡起,顫掌向上畫圓,到後方顫掌停,手往丹田聚氣收回,同時收縮臀部再放松。
❸換右手起顫掌畫圓再收回,同時臀部内收再放松,左右輪替共做3次。
❹兩手從兩側擡起,從頭頂将好氣降下調息收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