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與普通話相比,除了音調的不同,很多生活相關的詞彙也有區别。在膠東地區,萊陽話就有很多描述形狀的專有詞彙。老萊陽縣志對此曾有詳細歸納,本文就以此為依據,簡要介紹一下。
在萊陽南鄉,有個地方叫做團旺,普通話讀作“tuan wang”,而在方言中,讀作“tan wang”。萊陽人在說到形狀時,經常會用到“團”(tan)這個字眼,一般是疊音“團團”,以此描述圓形。與之意思相近的有“圈”,還有“郭輪”(轱辘)。不過,團旺這個地名,根據記載是團結興旺的寓意,似乎不是指的圓形。而萊陽北鄉有個圈裡村,形容的就是村莊位置的形狀。
凸出來的形狀,萊陽話叫做“鼓”;凹下去的形狀,萊陽話叫做“窪”,而下垂的形狀,有兩個詞彙都可以描述,一個是“琅珰”,一個是“拉達”。在縣志當中,拉寫作邋,邋有邋遢的意思,“拉達”這個詞的确也有常用來形容不利索,常見的語境是:“喃的鞋帶在捏拉達着,小心絆倒了。”(你的鞋帶在垂着,小心絆倒了)
在普通話中,牆角一般就叫做角落,文雅的說法是“一隅”,而在萊陽話中,通常叫做“角觚”(jia gu),或者叫做“拐角”,值得一提的是,角在這裡都讀作“jia”(夾)。
萊陽話的“斜裡”、“歪歪”都是形容“不正”的意思,常見的語境是工匠蓋房子,上梁走線的時候,一定要正裡正當的,别弄個“斜裡”的。
不正是“斜裡”,不平叫做“飄偏”。相應的,直叫做“直亭亭”(現在的普通話也有直挺挺這個詞,不過萊陽縣志寫作直亭亭),或者叫做“直條條”。
萊陽話這種三個字的疊詞,在形容寬窄深淺時經常出現,比如,寬約約形容的是寬,窄了了形容的是窄(窄的發音不卷舌,讀作ze)。類似的是,淺的形容詞是“淺了了”,而深則是“深陡陡”,滑是“滑溜溜”。
值得一提的是,萊陽話在描述高的時候,會根據對象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疊詞,對于一般的物體,比如說大樹,通常說“高聳聳”(發音為高生生,不卷舌)。而形容人長得高的時候,通常說“高亮亮”,的常見的語境是媒人做媒,介紹男方長相時說:“個頭高亮亮的,不糙的小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