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你咋這麼能寫?不嫌累嗎?”我隻好說:“經常在古籍裡發現‘彩蛋’,不趕緊寫出來,會有負罪感。”
這不,今天又發現一個。
我看了成功學的書,又看了老祖宗的書,有個很大的感慨:現代人說的很多熱乎乎的、發人深省的大道理,古人早就說過了。隻是它們隐藏在古籍裡,不容易看到。一旦看到,真有種發現“彩蛋”的興奮感。
比如孔子周遊列國,被困于陳國和蔡國之間、“絕糧七日”這件事兒。《史記》等古籍,都有記載。事兒很簡單,不就是孔子和學生們被困,餓了七天嘛;可古籍看得越多,越覺得此事沒那麼簡單。
一個細節是,雖然餓着肚子,“弟子餒病”,孔老師依然“弦歌不絕”,每天彈琴唱歌,淡定自若。萬世師表果然是萬世師表,這境界,凡人很難做到。
不僅如此,《論語》中說,“子于是日哭,則不歌”。孔子如果參加葬禮、當天哭過,就不再唱歌。這分明是說,在“不哭的日子裡”,孔老師天天唱。妥妥的“麥霸”啊!
餓着肚子、隻能嚼點草根的狀态之下,依然振作精神,弦歌不絕,說明唱歌對孔老師而言,不止是愛好,簡直是信仰了。他鎮定,學生就安穩;他慌了,學生就亂了。
另一史料《孔子家語》,對此事記載更為詳細——
大夥都餓得病怏怏的,孔老師還在那兒彈琴唱歌,學生子路不理解,便問:“老師您現在唱歌,是因為符合禮的要求嗎?”
孔老師一開始沒搭理他——畢竟嘴和手都忙着,顧不上。彈完琴,唱完歌,才對他說:“君子喜好音樂,是為了避免驕傲;小人喜好音樂,是為了避免畏懼。你小子哪裡人啊,都不了解我,為什麼跟着我?”
子路一聽,樂得手舞足蹈,跳起了舞。咱也不知道他為啥樂,可能是傳說中的“傻樂”吧。
後來,一行人終于擺脫困境,孔老師開始總結陳詞:“遭難于陳蔡之間,這是我孔丘的幸運,也是你們的幸運啊!”然後說了一段話,和《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相似:“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庸知其非激憤厲志之始于是乎在?”意思是說,君主不經曆困境很難成就王業,剛烈之士不經受困境,品行就得不到彰顯,你怎麼知道不是困境激發了他們的鬥志呢?
這裡的“厲志”,和今天的熱詞“勵志”,有什麼區别呢?什麼“逆商(逆境商數)”,什麼“挫折教育”,不都在這裡嗎?
把挫折、苦難視為“幸運”,這種積極、樂觀的态度,這種愈挫愈勇、百折不撓的精神,恐怕是中國史上最早的“成功學”了吧?
(刊發于《溫州日報》2022年8月31日)
壹點号高了高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