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馬可潔老師的《敕勒歌》課堂教學有感
學習是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進而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課堂教學是在師生雙邊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質疑、釋疑,逐步達到學習目标的最常見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離不開問題的預設,而預設的問題是教師事先想到或突遇學生有疑時自己沒有想到卻快速出現在自己頭腦中的問題。在教學中,老師要準确地把握問題預設的度,才能給予學生成長的力量。
今天有幸聽了馬可潔老師的古詩教學——《敕勒歌》,感覺到馬老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在自主質疑、釋疑,逐步掌握學習這首古詩的技能技巧的同時,能準确地把握住問題預設的度,學生的成長力量得到了更大的釋放。
一般的老師在教學古詩時,讓學生讀詩句,老師講解重點字詞的意思,然後串解古詩意思,最後讓學生讀背古詩和詩句的意思。但是,馬老師打破傳統,讓學生通過讀詩句想畫面,将字詞教學與詩句理解跟想像畫面融合一體,學生不僅深刻地理解了詩句意思,掌握生字詞語,還能根據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準确地描繪出詩句表現出來的畫面美。
一、 課堂開講,創設情境想詩句
馬老師開講時就是創設一些情境,讓學生想詩句。這時,她預設了三個情境,問學生能想到哪些詩句。一是登上高處,你會想到哪個詩人的哪首詩?二是看到瀑布呢?三是登上高樓呢?這三個問題的預設恰到好處,能引導學生通過複習古詩快速進入新課學習。
二、 導入新課,學生質疑釋課題
馬老師說:“孩子們,你們剛才根據老師提供的情境能夠想到詩句,真的很棒。那麼,你們能不能通過讀詩句來想像畫面呢?今天呀,老師就帶着你們去感受一首很美的詩歌。”師闆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後師問:“你們讀了課題,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這一環節,老師把質疑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看看學生究竟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1:我不明白北朝是什麼?
生2:我不明白敕勒是什麼意思?
生3:我不明白,詩的下面不是寫作者名字,而是寫北朝民歌?
學生提出的問題還真不少呢?如何解答學生的問題呢?馬老師沒有直面回答,而是播放一個少數民族錄音,讓學生聽錄音,自己找到答案。結果反饋如下:
生1:我知道了敕勒是生活在北朝時的一個少數民族。
生2:我還知道了敕勒民族生活在陰山下。
生3:我還知道了敕勒歌是他們傳唱的民歌,沒有具體的作者。
這樣的的新課導入,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是學生的學習夥伴。
三、 讀詩句想畫面,多樣教學促成長
馬老師教學這首古詩時,教學步驟靈活多變,将字詞學習與古詩理解和想像畫面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彰顯了學生自由成長的力量。
1. 在讀詩中學字詞
任何體裁的課文學習都離不開字詞教學,古詩也不例外。如何學字詞呢?傳統的可能引導學生逐一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詞語,一個一個教學。馬老師心想,學生在讀詩句時,可能首先會想到“見”怎麼在詩句裡讀“xiàn”呢?所以馬老師第一個出示“見”字,讓學生自己弄明白怎麼回事。接着出示另一個多音字“似”,也是讓學生自由地去理解其字音和含義。然後反複将這兩個字導入詩句,讓學生朗讀,加深理解。後面的兩個生字“蒼”和“茫”也是在理解詩句的時候才出現的。按生字的出現順序應該是“似、蒼、茫、見”,一般老師教學時都是按這個順序來教學生字詞的,馬老師打破常規,讓學生深刻理解透徹了“見”和“似”後,再去理解“蒼”和“茫”就容易得多了。而且馬老師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詞語,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在反複誦讀中想畫面
《敕勒歌》描繪了在美麗的敕勒川大草原上,天空蒼蒼,原野茫茫,草長得十分茂盛,一陣微風吹來,成群的牛羊出現在我們眼前。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如何引導學生讀詩句想像畫面呢?馬老師時而出示草原圖片,時而播放輕音,時而播放《敕勒歌》MTV,時而讓學生自由朗讀,時而抽學生範讀。每一次都讓學生來描繪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畫面。馬老師讓學生反複誦讀,仔細欣賞,學生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中發揮想像,描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優美畫卷。
讀“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時,你想到了什麼呢?多數孩子都能準确地描述:敕勒川大草原在陰山下,天空像雪白的蒙古包,籠蓋着遼闊的田野。
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時,你看到了什麼呢?牧童、鮮花、小朋友在草叢裡玩遊戲、蒙古包等等,多麼富有想像的孩子啊。
師:“我們讀呀讀,讀着讀着,我們就把一詩讀成了一幅完美的畫。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描述出這幅美麗的畫呢?”馬老師預設的這個問題目的是讓學生能用自己語言改寫古詩,這是訓練學生寫作的一種不錯的方法,借鑒學習。
3. 學生沒想到的,老師巧妙引導并适當拓展
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問題是老師沒想到的,有些問題是學生沒想到的,這些情況的出現需要老師有調控課堂教學節奏的能力,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比如詩句中“敕勒川,陰山下”,學生都能理解“陰山”是一座山的名字。二年級的學生可能不會去想陰山在哪裡,為什麼叫陰山。學生掌握了“陰山”的具體含義,不僅有利于理解詩句的意思,而且還懂得了一點地理知識。馬老師沒有放過這個知識點,巧妙地以“你們知道陰山在哪裡”這個問題作為出發點,逐步引導學生弄明白了,“陰”是一個會意字,是陰暗的意思。然後出示地圖,陰山在内蒙古境内,是一座太陽無法照射的山。陰山下面有一個連綿不斷的敕勒川大草原,這裡住着一個敕勒民族。至此,馬老師沒有就此完結,而是問:“你知道哪首詩也寫到陰山嗎?”
課堂顯示,學生不知,于是馬老師出示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巧妙地将課内知識拓展延伸到課外。與此同時,在課堂即将結束時,馬老師也出示了老舍的《草原》片斷,讓學生課後對比閱讀,看看各自描寫的草原特色有什麼異同。
這堂課的每一個環節,馬老師預設的問題都很精準,拿捏得當,難易适中,沒有矯揉造作之态,更無表演之勢,師生雙邊活動活躍,更大釋放出了學生自由成長的力量,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很有語文味道的課,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