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是說,為啥韓國人能說胖就胖,說瘦就瘦?
剛剛大人在微博上刷到宋慧喬和李敏鎬同框看秀的圖。
沒記錯的話,前幾天李敏鎬還長這樣的啊。
不過相比韓國男明星動不動就發胖來說,女明星的顔值就穩定多了。
比如,同款的喬妹。
感覺喬妹從30歲被網友戲稱和剛出道時所差無幾,一舉拿下“凍齡女神”的稱号後就一直保持到今天。
看看十年前和現在,宋慧喬的臉好像确實一直沒變過,30歲的時候啥樣,現在還啥樣。
尤其是上周,喬妹曬了一組和朋友們的聚餐照。
卸下了前陣子半永久的煙熏妝後,幾近素顔的喬妹反而顯得狀态更好了,連眼睛都亮亮的,皮膚更是充滿光澤。
不過讓大人驚訝的是,本來種草了喬妹這件有點可愛的泡泡袖上衣。
結果查一下,發現居然才490。
對這種韓國頂流咖位的女明星來說,還真算接地氣,咱們也能輕松全款拿下呢。
還有前不久,喬妹新劇殺青曬了一組殺青照,當時不少網友都誇喬妹的鑽石耀眼。
結果被粉絲科普,喬妹帶的根本不是啥鑽石,就是一套玩具飾品。
果然啊,時尚的完成度還得靠臉。
不過印象中,喬妹确實算得上節儉挂的女明星了,之前還自爆過有一個百元帆布袋陪了她好多年。
不過說到購物,這兩天99購物節,不知道姐妹們有沒有瘋狂下單啊?
很久以前的人們曾考慮設立一個節日,叫錢包受難日,紀念錢包為人類的付出。
後來由于錢包受難過于頻繁而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信用卡還款日。
但是童靴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已經這麼拼了,卻還是沒有錢?
之前有網友提出過一個疑問:爸媽那代人,一個人賺錢就能養活家裡四五口,而我們現在一個人賺的錢,連自己都養不起。
不敢結婚、不敢生孩子,最可悲的是,不敢生病。
生活成本提高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但絕不是唯一的原因。
月入五位數,每天996卻還是沒有存款的大有人在。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窮?怎麼才能脫貧緻富?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家都喜歡的話題,錢。
>>>
錢對大腦的影響
在成功學風靡的年代,相信很多童靴都聽過類似的話:“窮是因為你是窮人的思維。”
這種話就好像窮不是一種物質現狀,而是自我選擇的結果。
但事實是什麼呢?
有一家國際慈善機構,名叫GiveDirectly,翻譯成中文就是直接給錢。
2016年底,這家慈善機構在肯尼亞的數十個村莊進行了一項實驗。
每月免費給村民發放22美元,這筆錢相當于一個家庭的收入翻了一倍。
研究展開14個月後,這些受到捐贈的村莊,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減少了,男女變得更平等。
很多捐助者曾擔心,村民會拿着錢奢靡,浪費在煙酒上。但事實是越來越多的人把錢拿來用在了投資和教育。
這項實驗證明,窮人不等于窮人思維。
當窮人不再窮,他們自然就會專注于更長遠的有益的事情。
但這也說明錢确實會影響人們的思維判斷。
# 缺錢讓人傾向于做出錯誤的決定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都知道每年體檢一次是很重要的,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沒有體檢的習慣?
因為體檢要花錢。
雖然可能隻有幾千塊,但對于經濟不寬裕的人來說,他們更傾向于省下這個錢拿去維持家用。
因為從不體檢,所以很多貧困家庭一得病就是大病,為了治病又傾家蕩産,陷入更深的貧困。
為了省幾千塊,在多年後花費了數十萬。很難說,這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但是沒有錢,所以沒有辦法,凡事隻能退而求其次。
# 缺錢會讓思維遲鈍
還有一個很常見的觀念,窮是因為懶惰、不自律。
2009年香港電台拍過一檔《窮富翁大作戰》的真人秀節目。
邀請上市公司的總裁、名流大學畢業的律師、專業模特來度過一周的貧窮生活。
他們不能用自己的錢和信用卡、不能借助朋友人脈,隻有空蕩蕩的口袋和腦子裡的學識智慧、人生态度來面對最底層的生活。
Brandon是香港的大律師,在這五天的生活裡,他不斷的找工作,送信、在奶茶店打工。
但一整天的工作也僅夠維持自己的開支,即使有空閑時間,也沒有力氣做任何事。
Brandon說感覺思維已經停滞了“像齒輪在轉,看不到任何方向,看不到任何前途”
再比如參加兩天節目就臨時退出的商界大佬,參加前他認為窮是因為不求上進造成的。
參加後
很多人說這一代年輕人窮、成不了事,是因為受不了苦,遇到一點挫折就要放棄。
但996和007這些詞,同樣是從這一代人身上出現的。
貧窮不一定是不夠努力造成,但貧窮确實會讓人的思維停滞。
# 缺錢會減少選擇的機會
錢一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着我們的大腦,包括孩子的教育。
面對錯誤,許多貧困家庭的最終解決手段是暴力,甚至有棍棒出孝子這種說法。
而富裕的家庭,可以通過控制銀行卡、減少娛樂活動,剝奪一些物質條件,來達到教育的目的。
這并不是說窮會帶來暴力,而是窮會限制人們可選擇的餘地。
那要如何減少錢對思維的幹擾?
一、潛心學習投胎技能,下輩子努力。
二、控制生活成本 攢錢。
>>>
從哪裡控制生活成本?
“我平時喝車厘子奶茶加奶蓋23塊錢,從此之後我不加奶蓋,隻要18塊錢,這是不是控制成本?”
是。
但剩下這五塊錢能幹嘛,你想過嗎?
今天不跟大家讨論具體的省錢方法,畢竟每個人的生活條件不一樣,但方法論是通用的。
控制成本是從哪些方面入手?哪些是該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投資的,它還真不是簡簡單單的去節衣縮食這麼容易。
# 控制期望值
當代年輕人為什麼普遍焦慮呢?
明明生活條件更好了,娛樂方式也越來越多,但幸福感并沒有随之增加。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網絡讓人看到了太多光鮮亮麗的生活。
我們的父母輩,可能一生都在和自己相差不多的人打交道,放眼望去,生活的差距并沒有那麼明顯,幸福滿足也變得簡單易得。
到了我們這一代,網絡讓人看到了生活的多種可能。
這本身不算壞事,但确實會讓部分人的期望值失控,産生不必要的焦慮。豪車名牌包、90後标準工資過萬、北京三環六套房……
需要明白的是,網絡本身就篩走了過度貧窮,富裕又一向受人追捧。
看清楚自己的生活現狀和目标,才不會被盲目的消費追求迷惑。
每個女孩一定要擁有一個奢侈品包包,這句話一定是賣奢侈品包的人說的。
如果你确實很懂行,知道哪個包會增值,買入背兩天後再轉手,等于平白玩了個包,還賺了錢,那完全可以。
但如果你每天節衣縮食,隻為了買一個奢侈品包,那就沒有必要。
這之中除了期望值的控制,還涉及到一個買入的是資産還是負債的問題。
# 控制投入和産出
還是拿奢侈品包舉例。
一個奢侈品包,你存錢買,它是資産。你貸款買,它就是負債。
但如果是一棟房子,你貸款買,它既是資産也是負債。
這之中的不同就在于,這個東西買入以後,能不能繼續提供生産價值。
比如高價化妝品,買入之後,它可以讓你的皮膚維持更好的狀态,延緩衰老,讓你愈發的自信美麗,那這就屬于繼續提供了生産價值。
衡量生産價值的标準,有的是大衆認同,比如房産或者基金。
也有一些屬于個人認同,比如健身房卡。
健身房卡可以讓你更健康,理論上來說屬于可以繼續提供生産價值的産品,是資産。但如果你買來不用,那就是白搭,相當于買了一筆負債。
所以控制成本,要考慮你買入一樣東西時它能帶來的生産價值是多少?你的使用率是多少?
# 控制情緒消費
大家都知道消費主義,就是引起人内心的焦慮和不安,促使人通過消費來體現自身價值,獲得短期滿足。
很典型的就是超前消費,還有囤積消費。
很少被提及的是,消費帶來的情緒滿足是有遞減效應的。
也就是說以前買幾十塊錢的東西就能讓心情放松,漸漸的買幾十塊的東西内心毫無波動。
結果隻有兩種,一是提高消費上限。買更貴的東西,幾百乃至上千的東西來獲得滿足;
二是提高消費數量,買更多的幾十塊錢的東西。
有時候心情焦慮打開淘寶,反應過來時,待收貨的地方已經顯示有12項物品正在配送中。
>>>
怎麼攢錢?
# 投資
前面也反複說了,攢錢不是節衣縮食,投資也是攢錢的一種方法。
這裡的投資主要指兩方面,一種是學習和身體的投資。
大家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去學習,學習是化解焦慮最好的方法。
多報幾個技能班,多考幾個證,有助于緩解三十而已的迷茫。
最重要的是學習到的東西,會成為我們的生财之道,生存之本。
一種是投資理财産品。
建議謹慎入市。有興趣的可以在了解後,嘗試小數目的定投,收益至少比放在餘額寶裡高一些。
不要投入全部身家,也不要指望靠炒股一夜暴富,見好就收的心态最重要。
今年基金的狀況大家可能也略有耳聞。
大人朋友圈裡兩天跌五千的比比皆是,還有心情哀嚎說明至少人活着。
# 攢錢的具體方法
分享給各位存不下來錢的同學:
1.支付寶官方攢錢功能
比如筆筆攢,每次使用支付寶消費後,會自動扣除一定錢數存入餘額寶。
還有螞蟻星願。可以自己設定存錢目标,每月會自動從餘額裡扣除。
對于懶得費心思的同學來說,都是很便利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螞蟻星願其實也是貨币基金。
2.花呗攢錢法
每月發了工資之後直接存定期,身上一分錢也不要留,然後花呗限額一定數量,日常開銷用花呗。
這樣每次花錢就可以看到自己還剩多少額度,有助于限制消費。
等下次發了工資先把花呗換上,再繼續存定期。
3.存款換成現金
在電子支付如此便利的時代,把錢都換成現金,也是攢錢的方法之一。
攢錢吧,攢錢的快樂不比花錢少。
錢還能讓你做出更正确的決定,讓思維重新活絡,讓未來多有幾個選擇餘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