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終于追完《星漢燦爛》了。
與《知否》相比,這部劇的愛情成分更濃烈一些。
大部分角色的愛情和婚姻,是随着故事發展而漸漸步入正軌,苦盡甘來。
比如程少商,比如曲泠君,甚至是王姈。
廢太子妃孫氏的婚姻則是反過來,一步一步滑向波谷。
在《星漢燦爛》衆人中,太子妃孫氏是少數不多拿到一手好牌的人,這把好牌卻被她打得稀巴爛。
她就典型的那種人——掉入自我設置的牢籠裡,畫地為牢,把美好人生變成凄風苦雨。
先來看看為什麼說廢太子妃孫氏,拿到一手好牌?
一首先是運氣好。
以孫氏的家世和個人素質,要不是家世好,她不會有機會成為儲君正妻。
孫家是農戶出生。《星漢燦爛》的時代背景是世家層出不窮,孫氏的家世隻能用“寒微”二字來形容。
她個人的素質,也很容易讓别人輕視她。
在宣後的壽宴上,太子和太子妃夫婦奉上的禮物是一對玉麒麟。
禮物選品還算成功,得到大家的誇獎。
太子妃孫氏立即就飄了,忘乎所以,立即說到:“是啊,可花了不少銀錢呢。”
孫氏用一句話就把宣後壽宴的重頭戲,變成超級尴尬的大型社死現場。
但她命好啊!
文帝還沒有發家的時候,一時興起,就為長子定下了這門親事。
随着文帝勢力走向越來越好,長子變成了太子,孫家樂瘋了。
誰能想到當初随意定下來的婚事,最後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呢!
二是公婆夫妻三觀太正。
随着文帝一家身價水漲船高,太子和孫氏的婚事,遭到質疑。
其中就有淩不疑。
太子和孫氏要完婚之際,淩不疑年紀尚小,卻明确提出反對。
淩不疑也算有心了。
他為此事勸過皇帝和宣後好多次。
淩不疑見皇帝和宣後不願意違背承諾,還專門跑去勸孫氏,建議她主動退婚。
孫氏本人不願意放棄這門能夠提升自家身價的婚事。
于是,孫氏順理成章成為太子妃。
孫氏嫁到東宮後,皇帝和宣後作為公婆,對她非常包容。
起碼這兩位真心不嫌棄她,給足了空間和時間,就看她如何經營自己的婚姻人生了。
三是丈夫寬厚踏實。
太子良善仁厚。
孫氏入宮十年,沒有子嗣。
在太子家真有皇位要繼承的情況下,太子也沒有嫌棄她,還頂住壓力,不納側妃。
她的太子妃之位,穩如磐石。
太子真想要和她好好過自家的小日子。
太子妃孫氏,是如何回報這一副好牌呢?
作死!
二要說太子唯一不讓孫氏稱心如意的地方,就是婚前搖擺過。
太子當時的心上人是宮中伴讀曲泠君,曲家這一輩最優秀的女兒。
不過文帝堅持婚約,太子也不是那種為了紅顔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悔婚的人。
父子倆都堅持履行婚約。
唯一出面當惡人的人,隻有淩不疑。
太子不是勉強為之。
他決定迎娶孫氏後,就和曲泠君徹底斷了聯系,準備和孫氏好好過日子。
曲泠君也依家族安排,嫁給了梁尚,改善梁曲兩家的關系。
曲泠君和太子,各自安好。
年少時的愛慕,都成前塵往事,俱往矣。
三唯一過不去的人是太子妃孫氏。
她把這件事情,變成心中的一顆刺。
為了出氣,她十年來隻做了一件事情——随時派人以太子的名義,給曲泠君送上各種貼身之物,營造一種太子未曾忘情的暧昧氣氛,讓曲泠君的無能老公覺得自己頭上一片綠色。
儲君他不能怎麼樣,就把憋屈發洩到曲泠君頭上。
曲泠君被老公家暴長達十年,為了兒女又隻能隐忍,生不如死。
這件事情被扯出來後,大家對孫氏更加鄙夷——看吧,孫氏也就這點手腕這點心胸!
從孫氏的角度來說,她覺得自己恨曲泠君是有道理的。
“那明明是我的夫君,你憑什麼霸占了太子的心!”
所以,她堅持了十年,讓曲泠君陷入悲慘的人生。
隻能說,太子妃的委屈和恨意,源自自己設置的幻境之中。
四孫氏所為,實在難以擺在台面上說,後果卻不得不由東宮全部承擔。
太子陷入“眷戀臣妻”的绯聞之中,名譽受損。
朝中早就有人質疑太子的能力和手腕。此事一出,太子的威望,算是被孫氏折損了一半。
皇帝和宣後經過此事,對這個兒媳更加難以維護。
太子妃被廢為庶人,徹底沒戲了。
直到被廢,孫氏還沉浸在自我設置的思維牢籠裡難以自拔——她心裡苦啊,守着一個不愛自己的夫君。
看到這裡,已經不能說孫氏是情商低,而是腦子有問題。
這種腦子有問題,比瘋子還可怕。
在思維上自我畫地為牢的人,永遠隻能原地踏步,令看客覺得蒼涼而又鄙夷。
五太子的搖擺,能當做和孫氏婚姻裡的罪過嗎?
對于感情潔癖黨來說,可能是。
問題是婚姻永遠不是瑪麗蘇劇。
這不能成為孫氏走不出來這個心結、并去害慘曲泠君的理由。
孫氏在婚前是知情的。
她當時有選擇權——你要是介意,你可以選擇不嫁。
孫氏選擇如約嫁給太子,是她真心愛慕這個人嗎?
不是。
她口口聲聲說是,太子不愛她,她才如此凄苦。
她選擇繼續前行,完全是看中太子妃這個位置,而不是太子這個人。
感情上的對錯讨論完了。
再說說太子妃這個人為何作踐了自己的大好人生。
首先她的内心刻薄惡毒。
五公主跋扈,在宣後壽宴上惹事,直接把宣後氣病了。
孫氏表面上是來看望宣後,實際上是落井下石。
那副嘴臉,惹得少商直接怒怼她,說她不會勸人就不要勸了。
宣後身為婆婆,一直善待孫氏,孫氏又如何回饋她呢?
孫氏這樣的行為,是本性使然。
别人隻要倒黴,她必然上去笑兩聲,踩兩腳。
其次是她的心思完全沒有用對地方。
身為一個出身門第寒微的太子妃,應該趁着公婆寬容、夫君仁厚,努力改變自身,抓住身邊環境對自己有利的地方。
比如宣後也沒有在婚姻得到愛情,但不妨礙她本人得到文帝和越妃的真心佩服和尊重。
因為宣後識大體,顧全大局。
太子妃孫氏可以跟着宣後,放寬眼界和人生。
這些大的格局學不來,跟着宣後管理後宮和約束家人,不失為另外一條路。
即使真的不想學,你好好做一個太子妃,當一個富貴閑人,都比鑽進牛角尖,頻繁自唱“我很不幸,别人瞧不起我”這種無能心境,好得多。
孫氏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
無論是婚姻關系、親友關系還是職場關系,你都能瞥見“類孫氏”的身影。
他們的思維定式是陷入自我,總是為自己找借口——“我悲慘,我難過,我倒黴”。
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當然,原因從來都是他人的問題。
即使她們已經比無數人幸福,都不能停止自怨自艾。
這樣的人,可悲卻不可憐。
因為,“類孫氏”這樣的人,無論身處何地,都不能獲得幸福。
倒黴的人,卻是和她們親近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