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6 06:11:07

對于很多養殖戶來說,養蠶時的辛苦可以接受的,當看到品質好的蠶繭順利變現後,會認為前期的付出是值得的,比較擔憂的是蠶病問題,可以說整個養殖周期都害怕出現蠶病,因為一旦發病,蠶繭的産量會明顯下降,降低30%算是比較輕的,有的蠶病發病快,2-3天時間就可以大面積傳播,特别嚴重的會直接面臨着絕收。在早期剛開始養蠶時,蠶病出現的頻率相對較低,蠶繭的個頭較大,品質也比較高,一張蠶種産出100斤蠶繭也比較常見,有的蠶繭甚至可以超過120斤。一般情況下,連續養了5年以上的蠶,蠶病出現的概率就明顯增多,有時連續2-3季蠶都有蠶病,讓不少養殖戶感到很無奈,特别是臨近上蔟發病的,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同時很多養殖戶的信心也是打擊不小。

蠶病的種類比較多,按照發病的類型看,主要分為病毒型、細菌型、真菌型等,病毒型比較常見是蠶病有蠶膿病、軟化病等,細菌型比較多見的蠶病有敗血病、腸道病等,而真菌型蠶病中,以白僵病、曲黴病等。此次重點介紹的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曲黴病,這種蠶病在實際養殖過程中也是比較多見的,特别是在南方出現高溫高濕時,曲黴菌的活躍度明顯提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曲黴菌也是比較多見的,像一些糧食作物、稻草、木質家具、蠶具等, 有時受潮就容易發黴,實際上這就是曲黴菌在生長繁殖。 曲黴菌的生存能力比較頑強,其孢子可生存1年以上,如果氣溫低于10℃,生存的時間長達5年之久,想要徹底根除還是有不小的難度。在養蠶時,如果蠶體被曲黴菌感染并寄生,那麼蠶的進食量會明顯下降,最後家蠶會出現死亡,容易出現腐爛,蠶體的表面會出現黃綠色或者棕色。那麼哪些情況下容易使得家蠶出現曲黴病呢?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六種途徑。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養蠶出現曲黴病能使蠶繭産量下降30)1

一、小蠶階段蠶房内溫濕度過高

通常情況下,小蠶階段蠶房内的溫度需要适當的高些,比如1齡蠶時,溫度要控制在28℃左右;在2齡蠶時,需要控制在27℃;3齡蠶時适宜溫度為26℃左右。這樣的溫度是比較理想的狀态,但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會有很多複雜情況,特别是天氣異常時,想達到理想的狀态還需要費不少心思。比如說在養夏蠶時,有時早上7點多,氣溫就接近30℃,這樣的溫度明顯是偏高的,如果蠶房内的濕度又比較大,超過90%,那麼就使得曲黴菌進入活躍狀态,這主要是因為曲黴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适宜的溫度為30-35℃,相對濕度理想條件下為100%,超過80%時也同樣可以發育的很好。小蠶階段蠶的抵抗力是比較低的,溫濕度明顯異常時,就容易為真菌繁殖創造條件,進而誘發曲黴病。

二、蠶種催青和保護措施不當

蠶種質量的高低可以說是養蠶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如果蠶種孵化成蟻蠶時出現異常,那麼後期蠶繭質量想要很好也難度很大,有時可以說希望渺茫。在養蠶時,通常是同一個地方統一預訂蠶種,等到了可以養蠶的時候,再分發給各養殖戶,這一過程看似簡單,但有時也容易遇到一些異常情況,比如說蠶種在運輸過程中,以及分發給養殖戶後,因周圍溫度過高,加上通風較差,使得蠶卵表面有曲黴菌寄生,結果出現了發黴現象,蠶種就無法順利孵化。還有的是在蠶種催青過程中,同樣因為溫度控制不當,蠶房、蠶具等消毒不徹底,真菌活躍度明顯增加,也會誘發蠶得曲黴病。這兩種情況都是蠶種還未孵化成蟻蠶,此時出現異常會對後期蠶繭産量形成實質性的影響,該階段需要養殖戶多加小心,确保蠶種正常孵化。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養蠶出現曲黴病能使蠶繭産量下降30)2

三、養殖密度過大

家蠶曲黴病,真菌感染主要的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如果蠶體與曲黴菌有接觸,那麼該蠶就容易中招,在1齡、2齡蠶期時,蠶體的體壁皺紋較多,容易被真菌孢子附着在上面,而且該階段蠶體的體壁比較薄,抵抗力相對偏弱,此時被感染的幾率大增。特别是養殖密度過大時,蠶體之間互相接觸較多,有的養殖戶除沙不是很及時,蠶座中留下的桑葉、蠶糞、蠶尿等容易發酵,當溫度偏高時,很容易滋生細菌,一旦少數蠶被曲黴菌感染了,那麼其他蠶也容易被感染上。在不同的蠶期時,養殖戶要合理安排好養殖密度,不能等蠶出現明顯擁擠了再考慮擴座的問題,如果遇到持續高溫天氣,更要适當稀養,讓蠶寶寶有一定的活動空間,更有利于增強體質,從而遠離蠶病的困擾。

四、蠶具、蔟具保存不當

對蠶具、蔟具進行清洗消毒,這是很多養殖戶都比較清楚的操作,基本上在蠶種到來之前,會對蠶房、蠶具、蔟具等統一消毒,然後使用,這種操作是有必要的,但有時很多養殖戶容易忽視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蠶具、蔟具如何存放。在1-3齡蠶期時,所需要的蠶具不是很多,大部分蠶具需要存放好,蔟具更是暫時用不上,此時如果保存不當,出現發黴現象,那麼這樣的蠶具後期使用了,上面附着的真菌會寄生在蠶體上,增加了蠶得曲黴病的概率。蔟具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由于1-5齡蠶都用不到蔟具,等蠶進入5齡後期,出現10%以上熟蠶時,才會使用蛻皮激素,然後再放置蔟具,那麼前期蔟具是否妥善保管了,也是至關重要,一旦受潮或者發黴了,拿過來直接使用也會使蠶誘發曲黴病。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養蠶出現曲黴病能使蠶繭産量下降30)3

五、蠶沙未及時清理

按照大部分地區的養殖模式來看,整個養蠶過程中,是需要不斷進行除沙的,而且随着蠶不斷長大,除沙的次數也會增多,比如說進入大蠶期,前期2天左右要除沙一次,而進入後期時比較理想的是一天除沙一次。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的養殖戶為了省事,除沙并不及時,有的隻會在每次眠起後除沙,蠶沙一旦不能及時清理掉,會積累的越來越多,遇到陰雨天氣,或者持續高溫高濕時,各種問題就會接踵而至,裡面滋生的細菌會明顯增多,有的可以明顯看到發黴現象。還有的是蠶沙中含有一些病蠶,時間久了容易腐爛,不僅氣味難聞,而且病菌也會傳給其他健康的蠶,這種情況也會誘發家蠶曲黴病。

六、桑葉中含有曲黴菌孢子

桑葉對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是蠶寶寶的主糧,雖然現在出現一些人工合成的飼料,但與桑葉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雖然家蠶曲黴病一般不通過口食傳播,但桑葉上是否有曲黴菌就很重要,如果桑葉上有些蟲卵含有曲黴菌孢子,這類桑葉用來喂蠶時,桑葉與蠶體互相接觸,不知不覺曲黴菌就會寄生在蠶體中,從而使蠶中招曲黴病。這種現象有時是比較多見的,特别是桑園中蟲害較多,還有桑園被洪水浸泡過,一些病菌殘留在桑葉上,養殖戶采摘桑葉時也沒有特别注意,導緻一些不幹淨的桑葉混合在一起,蠶不一定進食後出現異常,而是接觸了這類桑葉,被真菌寄生感染上,就會誘發一些蠶病。在小蠶期桑葉需求量少的時候,養殖戶會比較注意,而到了大蠶期桑葉需求量明顯增多,采摘都來不及時,異常情況就容易出現。

養蠶出現真菌感染的情況比較多,有時跟周圍的環境有關,有時跟季節有關,還有的時候跟養殖戶各環節是否操作得當有關,當然大部分時候,家蠶曲黴病的出現,跟蠶房内的溫濕度異常有密切關系,特别是高溫高濕的狀态下,曲黴病出現的概率大幅度增加。在了解了曲黴病的傳播途徑後,養殖戶需要想辦法阻擋這類蠶病的出現,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預防,為了提高養蠶收益,就得想辦法減少蠶病出現的概率。家蠶曲黴病雖然危害較大,但也不是沒有辦法進行處理的,而且隻要養殖戶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提前進行部署,也是可以避免的,在對家蠶曲黴病防治方面,個人認為可以把以下6個方面落實到位。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養蠶出現曲黴病能使蠶繭産量下降30)4

1、妥善保管竹木類蠶具、蔟具,避免發黴

在農村養蠶時,很多蠶具、蔟具是用竹子或者木頭做的,這主要是因為經濟實惠,而且重複利用率高,降低了養蠶的成本,正常情況下,這類蠶具、蔟具用個3-5年問題不大,有的保管的較好,可以用8年以上。但有時也會有一些麻煩事,那就是在南方梅雨季節來臨時,容易受潮發黴,曲黴菌出現的概率較大,需要養殖戶對這類蠶具、蔟具合理存放,清洗幹淨後要放在幹燥、通風的環境下,到了容易發黴的時候,要拿出來多曬曬。還有就是每次在使用前1-2天,可以先拿在太陽底下暴曬下,然後清洗消毒,再曬幹後使用,這樣操作後基本上可以把曲黴菌清理掉,後期養蠶也就不容易出現家蠶曲黴病。

2、養蠶準備階段做好蠶房、蠶具消毒

我們在養蠶前,需要對蠶房内部進行清掃,并且使用石灰水、漂白粉等進行消毒,有時還得用硫磺密閉煙熏24小時,這樣的操作通常需要做兩次,一次是蠶繭出售後,還有一次是蠶種到來之前。如果上一季養蠶時,蠶病出現的頻率較高,中招的地方較多,那麼要增加蠶房、蠶具的消毒次數,對于一些病菌來說,經過幾次徹底的消毒處理,能夠存活下來的真菌就很少,曲黴菌出現的概率會明顯降低,蠶房中沒有了這類病菌,自然而然也就不會中招曲黴病。在對蠶房、蠶具消毒時,一定要做到徹底,不能留有死角,而且蠶房四周也得清掃幹淨,盡可能不給曲黴菌的生存創造條件。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養蠶出現曲黴病能使蠶繭産量下降30)5

3、加強蠶房的換氣排濕,合理調節蠶房内的溫濕度

當蠶種領來後,意味着本次養蠶就正式開始了,蠶房的溫濕度控制對于蠶體的生長發育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溫濕度不在合理範圍内,那麼一些體質偏弱的蠶就會得病,而對于家蠶曲黴病來說,高溫高濕的環境為曲黴菌的生長創造了條件,濕度達到100%,溫度在30℃以上,曲黴菌出現的概率就大增。因此,養殖戶要根據不同的蠶期,以及天氣變化,及時調整好蠶房内的溫濕度,使得溫度在25-28℃範圍内,相對濕度為70-80%。為了讓蠶房内空氣相對清新,每天要對蠶房通風換氣,通風時間的長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遇到高溫高濕天氣時,需要開對流窗,必要的時候還應借助電風扇、放置冰塊等方式來調節溫濕度。

4、根據不同蠶期,合理控制養蠶密度

在蠶種孵化成蟻蠶後,實際上擴座飼養就已經開始了,一般情況下,一張蠶種收蟻時,需要0.14m³的空間,蠶進食桑葉後,蠶體的個頭會逐漸長大,每經過一個齡期,會發現蠶體變化越來越明顯,特别是4齡蠶以後,可以說每天看起來都不一樣。為了減少蠶體之間互相傷害,提高蠶的抵抗力,養殖戶需要控制好各蠶期的飼養密度,在1齡蠶時所需蠶座相對較少,3齡蠶以後,蠶座的數量會明顯增多,4齡蠶所需蠶座數量基本是3齡蠶的一倍以上,到5齡蠶時,蠶座的數量達到峰值。關于飼養密度的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肉眼觀察,蠶座中蠶體之間明顯擁擠的,那就需要進行擴座;另一方面可以觀察蠶進食桑葉情況,喂食桑葉後,如果發現桑葉很快被吃光了,而且出現有大小蠶現象,那就說明飼養密度過大,需要及時增加蠶座數量。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養蠶出現曲黴病能使蠶繭産量下降30)6

5、及時處理病、死蠶,妥善處理蠶沙

預防家蠶曲黴病時,對于蠶沙的處理,也是非常關鍵的,蠶座中一旦蠶沙堆積過多,有的甚至與蠶座邊緣齊平,一旦喂食的桑葉水分過多,或者蠶房内溫度偏高,且相對濕度較大,那麼曲黴菌出現的概率就比較大,有些地方會直接發黴,蠶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自然是很不利的。還有就是一些病、死蠶,要及時挑揀出來,同時周圍10公分範圍内,要使用石灰進行消毒,必要的時候需要及時進行除沙換蠶座,很多病、死蠶本身含有很多病菌,其中也包括曲黴菌,如果不及時清理幹淨,這類病菌會發育繁殖,逐步寄生至其他健康的蠶體中,從而使得蠶病範圍進一步擴大。在處理病、死蠶時,要先用藥水浸泡24小時以上,然後再異地深埋處理。

6、加強桑園蟲害防治,避免真菌感染桑葉

蠶繭品質是否好,一方面跟養殖戶的日常管理有關,盡量避免中招蠶病;另一方面就是跟桑葉的品質有關,有的桑園管理不當,桑葉長勢良莠不齊,被蟲吃的較多,同時桑園中雜草也較多,這樣的桑葉給蠶吃,是很容易誘發一些蠶病的。曲黴菌不僅在室内會出現,而且有時也容易在桑園中出現,桑葉上如果附着了曲黴菌,養殖戶采摘這類桑葉喂食蠶,那麼蠶中招的機會就會明顯增加,特别是夏、秋蠶時,要格外注意桑葉是否幹淨。養殖戶對桑園的管理上,要做好一些功課,選址要得當,及時清理雜草,同時要加強蟲害防治,減少蟲卵附着在桑葉上的機會,在蠶病高發的季節,喂食桑葉前,可先進行小範圍試喂,确定無異常後再大面積喂食,這樣可以降低大面積出現蠶病的風險。

養蠶場蠶種管理辦法最新(養蠶出現曲黴病能使蠶繭産量下降30)7

總之,家蠶曲黴病的防治也不是那麼艱難,隻要養殖戶平時多加注意,每到一個時期,要認真落實好相對應的事,蠶房内遠離高溫高濕的環境,是預防家蠶曲黴病的重點。由于天氣因素是無法進行預測的,這就需要養殖戶多加留意天氣變化,多總結當地的氣候情況,這樣可以适當提前做好一些預防措施,想要讓蠶少得病,其重心應當是“防”而不是“治”,因為很多時候蠶表現出相關症狀後,往往已經到了晚期,通過藥物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隻能把一些症狀較輕的蠶緩解過,這種思想觀念需要養殖戶牢記于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