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咬文嚼字經典

咬文嚼字經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13:00:17

咬文嚼字經典(咬文嚼字是非與事非)1

經㇏丿常聽人說,shifei經過不知難。shifei兩個字我決定不了是哪兩個字: 是非,事非,都能說得通。

由于我才疏學淺,往往望文斷義,鬧出不少笑話。如“何足為奇”,我解釋為他的腳有什麼稀奇;再如“胸有成竹”,我解釋為肚裡長小棍。至今被人傳為笑話。

“是非經過不知難”中的是非,我理解為對錯的意思。出了問題,有了矛盾,隻要弄清楚事情前因後果,知道事情經過,誰對誰錯就一清二楚了,闆子揍到誰的腚上就可認準,不需要各打四十大闆。對這句話另一種理解,對事情經過,了解是不難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蛇行千裡,總有痕迹;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瞞天過海是不可能的,知道了經過,還原了真相,一切事情就好辦了。

至于“事非經過不知難”,我的理解為“事必經過方知難”。這就牽扯到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作為常識,實踐,必須有理論作指導,否則就是盲目的實踐。理論,必須能指導實踐,否則就是無用的理論。

最近讀了一篇關于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文章。個人認為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作為教師,必将面臨新的挑戰。作者提出教師在新形勢下,八方面的任務必須完成。我讀了以後,深受啟發,我教了四十年的書,對此感受更為深刻。

專家們在理論上給教師指明了方向,這就看教師的實踐了。

在人世間,需要和可能往往有很大距離。有些事說得容易,做起來就難了,這就是“事非經過不知難”。例如廢除注入式,提倡啟發式教學,早在孔子時代就提出來了:“不憤不發,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論語,述而)。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在那時都有提及。幾千年來,人們在摸索中前進,直到現在仍是大家探讨的話題。

減輕學生學業負擔,提倡素質教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提出來了。當時規定學生在校時間,小學,一二年級不能超過六小時,其餘年級可适當長些,最多延長半小時。縣教育局領導下來檢查,首先看作息時間表,課程表。好多學校牆上貼一樣,抽屜放着另一樣,和明星們的陰陽合同相類似。學生在校時間上,現在規定可延長,回歸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狀況,那時在校時間更長,三遍學,晨讀是必須有的。五六年紀有晚自習,幾人圍着一盞煤油燈,第二天早晨都是灰頭灰臉。

時代發展到今天,不會有人提倡頭懸梁、錐刺股的自虐式學習法,沒有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艱難,也不需劃荻教子的無奈。也沒有上世紀七十年代土桌子,泥孩子的窘境。條件好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迫切了。

事非經過不知難。對老師的八項要求,對學生作業的十條規定,雖然切合實際,總歸是寫在紙上的條文。真正實行起來就困難重重,目前教師的水平,學校的辦學條件,學生家長的認同,社會輿論的營造,都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了雙減文件,開了一個好頭。這是萬裡長征邁開了第一步。不積跬步,不以至千裡。也要有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

作為學生的家長,要認清形勢,改變思維。過去認為花大價錢,上明牌輔導班,請知名的輔導老師,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能上去。或者看着做作業,陪到半夜也不放松。現在是不行了。要跟上學校的腳步,引導孩子去思考,去觀察,去動手,去創造。校外還存在一些美術,體育,武術,舞蹈,樂器等學習班,不要跟風,尊重孩子的意願,沒有興趣的不要勉強,别覺得錢未花出去心裡就不安。老師布置的作業少了,而孩子自覺學習就更為重要,怎樣把要他學變成他要學,家長是要狠下功夫的。千萬注意,不要在上網,看電視,玩遊戲方面成瘾,着迷。博覽群書,科技探索,動手制作,都是不錯的選擇。

教育戰線,現在是舊,尚未完全根除;新,乃是剛剛開始。對每一個學生,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家長,都是嚴峻的考驗。事非經過不知難,難,不應讓我們止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