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深圳深南大道上漢京中心大樓的“I ❤SZ”标語被拆卸上了熱搜。
從10月15日開始,網上就有朋友圈瘋傳,有人還發微博“深圳,不愛了嗎?”
誠然,這個陪着我們一段年份的著名深圳Slogan目前仍然沒有完成拆卸任務,似乎在向深圳做最後的告别。
媒體針對網傳“我愛深圳”标語疑似拆除采訪了大廈開發商漢京集團,其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表示,因标語窗貼影響相關樓層業主、租戶采光,因此決定拆除,并非外界我解讀的是為防止被誤解為“我愛收租”。
去年底,誠品生活因經營問題宣布離開深圳,如今“I ❤SZ”标語被拆卸,在社交媒體上持續發酵,深圳人又少了一個精神打卡的地方。
不過,漢京集團也在官方視頻号上回應網友,正在研究新方案,與網友相約“後會有期”。
10月15日,“我愛深圳”最後一次亮燈,目前拆除工作仍在進行。
牌子已撤,精神永存。
我愛深圳,曾成為“表白聖地”
@深圳樓市熱線今天上午實拍正在拆卸施工中的“我愛深圳”,目測工程進展已接近尾聲,深圳人真的要跟她告别了。
科技園角度實拍
前幾天還是這個樣子,有網友表示:看了這麼久,都習慣了,突然沒了,還真的挺不舍得。
圖源:@深圳身邊事
圖源:網絡
這是兩個月前,從深圳灣角度拍攝的”我愛深圳“,是的,深圳人已經把這棟樓改成這個稱呼。
@深圳樓市熱線實拍
2018年5月1日,“我愛深圳”第一次亮燈,逐漸成為深圳知名打卡地标。
為了這棟大樓,當年開發商曾花巨資召集了全球幾大設計事務所競賽,還被深圳市列入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最後莫非西斯(Morphosis)建築師事務所中标,主創設計師為法國巴黎拉德芳斯“燈之塔”設計師,2005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湯姆·梅恩先生。
作為亞洲最高的全鋼結構建築以及全球最高的核心筒分離建築,漢京大廈的出現就注定要改變這座城市的天際線。但她更多人熟知主要還是因為它外立面标志性的I ❤SZ标識Logo。
我們登錄漢京中心的開發商漢京集團官微,可以看到這些年來,其品牌企業文化已經默默與“I ❤SZ”密切關聯。
這個極具人文情懷的Slogan,夜晚與騰訊老總部相互輝映,激發着不少在深圳打拼的年輕人。
大樓一路之隔的深圳大學校園,因為取景角度最好,曾經吸引不少遊客去那裡打卡。
這裡,也是尋找“為什麼來深圳”答案的地方。
一度被調侃”我愛收租“梗
這棟标識着“I ❤SZ”(我愛深圳)的大樓,成為了代表深圳的新地标。
“I ❤SZ”火了,但網友的腦洞是無窮的,在網上一度被善意的“惡搞”。
深圳人在房子上見證太多财富的瘋狂和奇迹,導緻一些人對chao房的執迷,已經深入骨髓,甚至到了生子當如房東地步。
還有人拿利潤說事,現在很多公司收入還不如一個房東。
I love SZ,還一度被網上展開創意接龍大賽。
……
今年初,一篇搞笑又犀利、近300字的深圳小學生作文《當一名房東》走紅朋友圈。
成為一名深圳的房東,是很多人的夢想。
但深圳帶給我們無限的美好,但壓力也無處不在。還有人戲稱:在深圳賺的錢,一分錢都别帶回老家。
更有房産投資圈有個說法:提前站在終點等你。
意思就是說,就是不管你怎麼創業,怎麼賺錢,最終都要買房,那我不如提前買好你要的房子,在終點等你。
“我愛深圳”,已上升為精神符号
拆卸中的”我愛深圳”,與去年底網絡火爆的“深圳女孩”,折射出深圳人的打拼心聲。
深圳人的精神地标并不多,在大樓沒有建成之前,這裡是騰訊總部的打卡地标。
《騰訊傳》
财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中曾寫到:
“20年多前的馬化騰一定不會料到,自己能有機會在校園北面建一座39層高的騰訊大廈,從位于頂層的辦公室可以日日俯瞰校園,追憶已經逝去的青春。”
如果你的青春可以打卡,一定需要類似這樣一個地點。
在社交媒體平台引發熱議,諸多網友表示不舍。
@深圳身邊事
圖源:荔園麗事
圖源:荔園麗事
@左氏文化李文勇
@深圳樓市熱線的朋友圈,不乏釋放着共同的聲音。
@微信朋友圈
以後,“我愛深圳”或許将以多種形式融入我們的生活,或許一杯咖啡、一部影像、一首歌。
圖源:小紅書
希望新的替代方案早日實現,全體深圳人都在等着哦。
因為,我們對深圳的熱愛,永不消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