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大明開國元勳中有一位能人,相傳他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凡事算無遺策,說到這裡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此人便是劉伯溫。或許曆史中的劉伯溫不及傳說中誇張,但是從傳說之中,我們也能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對劉伯溫的才能有一個大體的印象。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能臣,他曾經多次幫助過朱元璋轉危為安,取得許多決定性勝利的決策,可是朱元璋卻在建國以後,坐視他被李善長和胡惟庸陷害至死。或許人們都很奇怪,雖然朱元璋誅殺功高蓋主的謀臣武将還可以理解,可為何他會對辭官隐居、沒有半點威脅的劉伯溫,卻仍如此漠視呢?
實際上,這裡我們就得提及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的區别了。
其實朱元璋發家之時,李善長算是最早追随他的人之一,其才幹對朱元璋建立勢力不可或缺。而劉伯溫卻是當初朱元璋威逼利誘之下才過來投誠,此時朱元璋卻已經打下了南京,在中國衆多割據勢力中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人物。所以縱然劉伯溫在後來鄱陽湖大捷中取得關鍵性作用,但朱元璋在和李善長沒有發生矛盾之前,仍然選擇站在李善長這邊,而抛棄了劉伯溫。
而很明顯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和劉備的故事。在劉備草創之初,劉備受徐庶引見,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最終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實現了三國鼎立。而後,諸葛亮的影響幾乎貫穿劉備的後半生以及蜀漢的大部分光景,為劉家鞠躬盡瘁,最終得到蜀漢舉國善待,後世紀念。
其實,在現今的社會,不乏如劉伯溫一樣真心幫助别人,可是卻仍舊吃力不讨好的人。由此,現在許多人總是會面臨一個問題——我該如何出手,才能夠真正幫助到别人,做到在事業上廣結善緣呢?關于這個提問,兩千多年前的縱橫鼻祖,中國著名的陰謀家鬼谷子便已經在他的著作中為後人做出了解答。
《中經》一篇有雲:"謂振窮趨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執,窮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執者,養使小人。"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說:能夠幫助陷入困境之人,隻有那些能言善辯且厚德載物之人方能做到。救濟那些深陷困難之人,他們才能對你感恩戴德。能說會道之人,可以成為與人為善,廣施仁義(會說話能變相擴大影響力)。廣施恩惠之人,也應該按規矩辦事,不能亂來。救助處于困境、地位低賤之人,可以讓他們聽從你的使喚。
鬼谷子的意思是救人可以,但是需要專門救濟那些陷入困境,且真正需要幫助之人;至于那些不是很需要幫助之人,你總是幫助以後,人家不一定接受你的好不說,還會将你對他的好習以為常。這樣久而久之,反而會害了自己。
然而光隻會真心實意幫助人還不夠,鬼谷子認為還要會說話。鬼谷子之所以強調廣施仁義之人要能言善辯,是因為在他看來光做不說也不行,這樣隻會吃力不讨好,還要會說,表達出你對他人的情誼。
但是如何提醒他人記住你的恩情,鬼谷子認為這也是一門學問。鬼谷子說過:"口者,心之門戶。"他告訴世人,嘴巴是心的門戶,一個人心裡想什麼,你直接多聽别人說話就能知道;同樣,人家想知道你是否有點思想見識,聽你說話也便能洞悉你的内心。
所以,施人恩惠以後,你要善于思考,用真切巧妙的委婉話語讓人感受你語言的溫暖,切莫哔哔賴賴,這麼反而顯得你矯揉造作。因此鬼谷子上來便說了助人前提:"謂振窮趨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因為太過計較的狹隘之人幫助他人後,咄咄逼人之勢隻會讓受你幫助之人反感,隻有有道德修養的人幫助他人以後,才會讓人感受到真情實意銘記于心。
是的,鬼谷子雖然相信人性之惡,但是他也同時強調德行,"舍得"二字貫穿要義始終。對人施以恩德以後,關于報恩,自當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才是施德之人應有的心态。
好了,鬼谷子叫你不要随便愛心泛濫去幫助一個不是很需要的人,行,你做到了!鬼谷子又叫你幫了人後你不要計較,行,你又做到了!可是你以為你的人緣就一定會好嗎?那你肯定是想當然了。
司馬遷曾經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之事,真可謂是利字當頭。但最先發現這個通俗易懂的道理之人還不是司馬遷,早在司馬遷數百年之前,鬼谷子便強調做人做事,必須懂得"相益則親"。
這又是啥意思呢?不管你是重情重義之人,還是恩斷情絕之人,但凡你生在世間,就壓根兒不可能和社會斷得了關系。在這物欲橫流的世道上,總有一個人對你的胃口,但是那個對你胃口的人,不一定會看你人品如何,但人家一定會看你是否能給他帶來利益。哪怕你沒有人倫廉恥,但隻要你能給人以好處,那必然會有人和你更加親近,沒有話題和緣分,也會變得更有緣分。
所以,構建彼此之間共有利益,比起前面救人于困境,而不計較施恩圖報,更能構建人際關系。而且前者的權術是禦下之道,你的恩惠隻能普及少部分人,畢竟沒有多少人一天到晚需要幫助;後者的權術則是在地位和财富對等的前提下,同樣也能修繕人緣。
所以,當你想要在與人為善中積累起自己真正的社會資源,一定要注意上述三點。簡而言之,就是:
1.幫人要幫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行善也要有“度”;
2.幫了别人之後,隻需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關心即可,往後就不要總在别人面前重複提起了,好漢不提當年勇;
3.功利地說,幫助一個在現在甚至未來能構建共同利益的人,效果是最好的。
當然,鬼谷子的智慧與權謀遠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詳盡,所以筆者在此隻是簡單提及了他的部分思想。而鬼谷子的智慧和權謀,不僅貫穿古今,還适應許多場合。讀懂《鬼谷子》,更能在社會中運籌帷幄,靜觀其變,在人際交往中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你對鬼谷子的為人處事之道也有興趣,不妨購買一本《鬼谷子》叢書,在這套叢書中,每篇都有解析與導讀,并附上了古今中外頗具代表性的案例,其領域涵蓋管理、商場、職場、處世等各個領域,以精彩紛呈的故事呈現鬼谷子的智慧謀略。
若是能夠讀懂此書,無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為人處事上,必定都能再上一個台階!
點下方↓ ↓ ↓小程序改變現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