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1歲眼睛近視多少度需要配鏡

11歲眼睛近視多少度需要配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22:31:22

成都讀者王女士稱,兒子剛上小學二年級,看遠處的東西有些模糊,去眼鏡店測出100多度近視,店員建議佩戴眼鏡。到醫院檢測,醫生卻發現孩子是假性近視,完全不用戴眼鏡。多位眼科專家提醒:青少年必須采用散瞳的方式驗光,否則将緻近視結果偏高,一旦佩戴過高度數的眼鏡,将加重和加快近視狀況,或導緻視功能障礙。

11歲眼睛近視多少度需要配鏡(眼鏡店驗光配鏡方便)1

資料圖

●記者調查

>>城南某商家檢測近視比醫院高50度

在成都城南凱德廣場一家名為aojo的連鎖眼鏡店内,記者A以顧客身份驗光,工作人員用儀器測試記者裸眼,結果為:左眼近視700度,比原來漲了50度,左眼散光75度;右眼近視575度。

随後,記者A前往成都市三醫院眼科檢測,結果卻顯示:左眼近視650度,散光100度;右眼近視525度,散光50度。←商家檢測的近視結果比醫院檢測的左、右眼各高出50度。

11歲眼睛近視多少度需要配鏡(眼鏡店驗光配鏡方便)2

記者在醫院的檢測結果

>>精視力某眼鏡店稱記者近視增長100度

記者B前往武侯區人民醫院視光門診檢測,結果為:左眼200度,相比原來無變化;右眼200度,相比原來增加了25度。

11歲眼睛近視多少度需要配鏡(眼鏡店驗光配鏡方便)3

記者在醫院的檢測結果

随後,記者B又前往成都武侯區幾家連鎖眼鏡店檢測。位于一環路西一段精視力眼鏡店,店員稱記者兩隻眼睛都增長了近百度,迫切需要重配眼鏡。在該店紅牌樓分店,店員讓記者戴着眼鏡看視力表,記者表示能看清0.7視力水平的字符,店員卻稱隻有0.5的視力,建議重配眼鏡。

>>數據:四川小學生近視率達50%

北京協和醫院眼科教授龍琴表示,我國現有近視人數已超過4.5億,居世界首位,其中青少年近視高發。四川省青少年近視防控中心專家表示,近期抽樣調查顯示,四川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近視患病率分别為50%、60%、80%左右,尤其成都高中生近視率已近90%。

11歲眼睛近視多少度需要配鏡(眼鏡店驗光配鏡方便)4

省醫院驗光師在為患者驗光

是什麼導緻我國青少年近視高發?有專家認為,用平闆看電視、玩手機等是主因之一,也有專家提出:不規範的驗光方式,也是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之一。

●專家意見

>>市三醫院專家:青少年應散瞳驗光,否則将影響視力

成都市三醫院眼科驗光醫師檢測了記者的眼鏡,他稱,記者佩戴的眼鏡度數本身就不準确,他提醒:如果佩戴了度數不準的眼鏡,勢必影響視力,尤其是青少年。

成都市三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楊雯:15周歲以下的青少年,眼睛調節能力強,平時讀書寫字時間長,往往處于痙攣狀态,即使是平時也無法完全放松,如不散瞳驗光,僅憑電腦快速驗光,檢查結果往往不準确。若将一般眼鏡店的快速驗光方式用于未成年人,可能導緻假性近視被誤認為真性近視,一旦佩戴了真的近視眼鏡,最終将影響青少年視力。

>>華西專家:孩子佩戴過高度數的眼鏡,或緻視功能障礙

成都市武侯區人民醫院視光門診醫師楊承偉:低齡近視患者并不少見,該院最近對全區幼兒園進行普查,最小的近視患者僅4歲。

對此,華西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楊旭認為:青少年驗光必須散瞳,否則将影響檢測結果,最容易導緻的結果是--檢測近視度數偏高,度數佩戴偏高将加重和加快近視狀況,青少年一旦佩戴了過高度數的眼鏡,可能導緻雙眼視功能下降,視功能障礙甚至斜視等。

>>省醫院專家:孩子的眼睛會适應眼鏡,導緻度數增加

四川省人民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鄧鉑林進一步解釋:散瞳驗光是先用藥水使睫狀肌放松,再進行視力檢測,一旦散瞳,假性近視就會消失,檢測結果将更真實。由于散瞳藥水是處方藥,一般眼鏡店無法進行散瞳驗光。

鄧鉑林表示,眼鏡度數非常重要,偏低達不到矯正效果,過高會讓人感覺頭暈,青少年的眼睛會主動适應眼鏡,從而導緻度數增加。

>>醫生擔憂:驗光員門檻低,準确度難保證

眼鏡店主要涉及眼鏡驗光員、眼鏡定配工兩個工種,但人社部自2015年11月12日起,就取消這兩個工種需持證上崗的規定。面對記者的詢問,不少店員或表示自己很有經驗,或直接不回答。

成都市武侯區人民醫院視光門診醫師楊承偉稱,眼鏡店驗光員一般是師傅帶徒弟,很少到專科學校或醫院培訓,如今不用持證上崗,意味着驗光師的就業門檻降低了,檢測效果更讓人擔憂。

>>醫生呼籲:青少年驗光應到正規醫院

多名眼科醫生提醒:若佩戴了度數不準的眼鏡,勢必會影響視力,尤其對青少年影響最大,散瞳驗光是檢測最準這是眼鏡店無法做到的。醫生建議,15周歲以下的青少年配眼鏡時,都應到醫院進行散瞳驗光。

你家孩子在哪配的眼鏡?是否采用了散瞳驗光? 來聊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