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熱瀉火與不瀉火

清熱瀉火與不瀉火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0:06

深圳大學總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艾偉鵬 □主管中藥師 丘金燕

在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增加了危重型出現機械通氣伴腹脹便秘或大便不暢者的中醫治療方,推薦可用生大黃5~10克。在中醫裡,大黃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将軍”,不同的炮制方法會使其主要作用發生改變。

清熱瀉火與不瀉火(大黃六兄弟)1

常見的大黃“家族”成員包括生大黃、熟大黃、酒大黃、醋大黃、大黃炭和清甯片,須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辨證使用。

生大黃:即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切厚片或小方塊,晾幹或低溫幹燥而成。生大黃苦寒沉降,氣味重濁,瀉下作用峻烈,易傷胃氣,主要功能為瀉下攻積、清熱瀉火,可用于實熱便秘、濕熱黃疸等。

酒大黃:取大黃片或大黃塊,用黃酒噴淋拌勻,稍悶,再用文火炒幹至色澤加深後放涼即可。酒大黃苦寒瀉下作用稍緩,借酒升提之性,引藥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熱毒,可用于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非外傷所緻的某些部位的出血,以及火邪上炎所緻的目赤咽腫、齒龈腫痛。

熟大黃:取大黃片或塊,用黃酒拌勻,裝入藥罐内或蒸制容器内,密閉,隔水炖或蒸至内外均呈焦黑色,取出幹燥而成。熟大黃瀉下作用緩和,增強了活血祛瘀的作用,具有瀉火解毒之效,可用于火毒瘡瘍、瘀血内停、經閉等證。

醋大黃:取大黃片或塊,用米醋拌勻,悶潤,再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醋大黃瀉下作用減弱,增加了活血解毒作用,以消積化瘀為主,可用于治療食積痞滿、産後瘀停等證。

大黃炭:取大黃片或塊,用武火炒至外表呈焦黑色時,噴淋清水少許,滅淨火星,文火炒幹,放涼。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多用于治療大腸有積滞的大便出血及熱邪傷絡,血不循經之嘔血、咯血。

清甯片:取大黃片或塊,置煮制容器内,加水沒過藥面,用武火煮爛,加黃酒煮成泥狀,取出曬幹,粉碎過篩,取細粉,再與黃酒、煉蜜混合成團塊狀,置籠屜内蒸透,取出揉勻,搓成圓條,低溫幹燥,烘至七成幹時,裝入容器内悶至内外濕度一緻,取出切厚片,晾幹。清甯片瀉下作用緩和,具有緩瀉而不傷氣、逐瘀而不敗正的功效,多用于飲食停滞、口燥舌幹,及年老、體弱、久病者的大便秘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