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自古以來廣受文人、 士大夫的重視和喜愛。 古琴的曆史至少有 3000多年, 唐代是古琴發展史上的一個巅峰時期,唐代古琴一直被後人所推崇和模仿。本文結合已經公開的、 并被相關專家或機構鑒定過的唐代古琴的實物資料, 對唐代古琴琴體的長、 寬、 厚和肩、 腰、 足位置等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 并與其後各時代的古琴加一對比, 以期盡可能準确地展現唐代古琴的形制和特征。
多數琴體闊大厚重、 琴面渾厚呈半橢圓形, 少數琴體扁中帶圓; 多數琴體在項與腰作圓棱處理、 額下由轸池向上減薄斜出; 多數肩部最寬、 最厚, 頭部較肩部窄、 薄, 尾部較頭部窄、 薄。
通長, 平均約121.8厘米, 大多在120.0 至 125.0 厘米之間, 以 122.0 厘米 左 右 為 最 多 ,最 長 126.7、最 短109.3 厘米; 肩寬; 平均約 20.2 厘米,大多在 19.0 至 22.0 厘米之間, 最寬23.0、 最窄 17.0 厘米; 尾寬, 平均約14.1厘米, 大多在 13.4至 15.0厘米之間, 最寬 16.0、 最窄 11.8 厘米; 最厚,平均約 5.3厘米, 最厚 5.9、 最薄 4.4厘米; 通長與肩寬比平均約為 6.03, 通長與尾寬比平均約為8.64厘米。
除了伏羲式之外, 琴額的寬度基本都要小于琴肩的寬度; 琴肩的位置大多數在三徽偏下, 最下在四徽, 最上在二徽與三徽中間; 琴腰的位置基本都在八徽至十一徽、 最上八徽偏上、 最下十一徽偏下, 腰中的位置基本都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琴足的位置基本都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唐代及以後古琴形制的對比通過查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等編 《中國古琴珍萃》、 鄭珉中主編 《故宮古琴圖典》、《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總編輯部編 《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編 《古琴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文物選粹》、石超著 《浙江省博物館藏琴》 等資料,共整理出有确定年代的曆代古琴資料 177 張, 其中宋代 35 張、 元代 11張、 明代 90張、 清代 41張, 并對相關資料加以統計, 取其平均值(詳見圖表)。
通過對曆代古琴實物資料的對比可以發現: 琴體通長, 以宋代為最長, 唐代和明代稍短、 與宋代較接近,清代明顯變短; 琴體寬度(肩寬), 以唐代為最寬, 其後逐漸變窄, 至清代最窄; 琴體尾寬, 以唐代和元代為最寬, 其後逐漸變窄, 至清代最窄; 通長與肩寬之比、 通長與尾寬之比, 均以唐代最小, 其後逐漸增大, 以清代為最大; 琴體厚度, 各時代相差不大; 琴肩位置, 唐代最靠下基本都在三徽偏下的位置, 宋代至清代基本都在三徽至三徽偏上位置; 琴腰位置, 基本都在八徽至十一徽; 琴足位置, 基本都在九徽與十一徽中間。
總體來說, 唐代古琴的通長稍長、 寬度較寬, 最明顯的形制特征是琴體寬大、 琴肩垂而闊, 從宋代起琴體的形制逐漸變短、 變窄。 在琴體的加工處理上, 唐代較突出的特點是多數琴體在項與腰兩處内收部位上下邊作圓棱處理、 額下由轸池向上減薄斜出, 唐代以後的古琴較少采用這些這些加工方法。 在琴體厚度、 琴腰位置、 琴足位置等方面, 唐代和其他時代沒有太大不同。
唐代古琴資料
1.九霄環佩琴, 伏羲式, 故宮博物院藏。 通長 124.0、 肩寬 21.2、 尾寬15.4、 最厚 5.8 厘米; 琴體闊大厚重,琴面渾厚呈半橢圓形, 項與腰内收部位上下邊皆經作圓處理, 額下由轸池向上減薄斜出; 肩在三徽偏下, 腰上至八徽偏上、 下至十一徽偏下,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偏上。
2.九霄環佩琴, 伏羲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通長 124.0、 肩寬 23.0、尾寬 15.0、 最厚 5.6厘米; 琴體渾厚呈半橢圓形, 項與腰兩處作圓棱處理,額下由轸池向上減薄斜出; 肩在三徽偏下, 腰上至八徽偏上、 下至十一徽,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3.輕雷琴, 伏羲式變體,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 通長 118.6、肩寬 19.6、 尾寬 14.5、 最厚 5.8 厘米;琴體扁中帶圓, 額較寬呈弧狀; 肩在三徽偏下, 腰上至八徽偏下、 下至十一徽偏下,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4.九霄環佩琴, 伏羲式, 遼甯省博物館藏。 通長 122.0、 肩寬 21.5、 尾寬 15.6、 最厚 4.4 厘米; 琴體渾厚, 背面微凸; 肩在三徽偏下, 腰上至八徽偏上、 下至十一徽偏下,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5.春雷琴, 伏羲式, 旅順博物館藏。 通長 123.2、 肩寬 20.3、 尾寬 14.0厘米; 琴體扁中帶圓, 琴面部的弧度較圓; 肩在三徽偏下, 腰上至八徽偏上、 下至十二徽偏下,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6.大聖遺音琴, 神農式, 故宮博物院藏。 通長 122.0、 肩寬 20.1、 尾寬13.4、 最厚 5.0厘米; 琴面渾厚略呈半橢圓形, 項與腰作圓棱處理, 額下由轸池向上減薄斜出; 肩在三徽偏下,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7.獨幽琴, 靈機式, 湖南省博物館 藏 。通 長 120.5、肩 寬 20.0、尾 寬14.0、 最厚 4.4 厘米; 琴面微弧, 首作弧形, 項斜收, 近肩處内收成小弧形;肩在三徽與四徽中間, 腰上至九徽、下至十徽偏上,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8.雷氏造七弦琴, 神農式, 山西省博物館藏。 通長 119.5、 肩寬 22.0、尾寬 13.6、 最厚 5.4厘米; 肩在三徽偏上, 腰上至九徽偏下、 下至十徽偏上,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9.石澗敲冰琴, 神農式, 四川省博物館藏。 通長 122.7、 肩寬 20.0、 尾寬 15.0、 最厚 5.8 厘米; 肩在三徽, 腰上至九徽偏上、 下至九徽偏下, 足在九徽偏下。
10.天響琴, 響泉式, 廣州市博物館 藏 。通 長 126.7、肩 寬 19.0、尾 寬13.4、 最厚 5.2厘米; 肩在二徽與三徽中間, 腰上至八徽偏上、 下至十一徽偏上,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11.老龍吟琴, 響泉式, 高仲鈞藏。 通長 121.3、 肩寬 21.0、 尾寬 14.5、最厚 4.1厘米; 項、 腰邊棱略帶圓勢;腰上至八徽偏上、 下至十一徽偏下,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12.玉玲珑琴,鳳勢式,故宮博物院藏。通長 122.0、額寬 19.0、肩寬 19.6、尾寬 13.6、最厚 4.8 厘米;琴面渾厚略呈半橢圓形,項與腰作圓棱處理,額下由轸池向上減薄斜出;肩在三徽偏下,腰上至八徽、下至十徽與十一徽中間,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13.春雷琴, 鳳勢式, 上海博物館藏。 通長 121.3、 肩寬 21.8、 尾寬 16.0、最厚5.5厘米; 琴面渾厚作半橢圓形,體寬而扁, 邊沿圓潤; 肩在三徽偏下,腰上至八徽、 下至十一徽偏上,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14.飛泉琴, 連珠式, 故宮博物院藏。 通長 121.6、 肩寬 20.1、 尾寬 14.4、最厚 5.5厘米; 琴面弧度略呈抛物線形, 額下無斜坡之象, 底部項腰兩處棱角做圓, 肩項邊棱轉折處略見圓勢; 肩在三徽與四徽中間, 腰上至八徽、 下至十一徽,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15.枯木龍吟琴, 連珠式,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 通長 121.6、肩寬 19.0、 尾寬 13.7、 最厚 5.9 厘米;琴面弧度略呈弓形, 項腰棱角無渾圓迹象, 皆作圓棱; 肩在四徽, 腰上至八徽、 下至十一徽偏下,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16.天風海濤琴, 仲尼式, 山東省博物館藏。 通長 121.0、 肩寬 19.5、 尾寬 13.5、 最厚 4.5 厘米; 肩在三徽, 腰上至八徽、 下至十一徽, 足在九徽。
17.來凰琴, 仲尼式, 浙江省博物館 藏 。通 長 120.4、肩 寬 20.7、尾 寬13.5、 最厚 5.6 厘米; 琴面漫圓肥厚,項與腰兩處邊沿做特殊處理; 肩在二徽與三徽中間, 腰上至八徽、 下至十一徽偏下,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18.春雷秋籁琴, 仲尼式, 浙江省博物館藏。 通長 117.1、 肩寬 17.4、 尾寬 12.0、 最厚 5.2厘米; 肩在二徽與三徽中間, 腰上至八徽、 下至十一徽,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偏下。
19.秋鴻琴, 仲尼式, 浙江省博物館 藏 。琴 長 109.3、肩 寬 17.0、尾 寬11.8、 最厚 5.3厘米; 形體扁平、 偏小;肩在三徽與四徽中間, 腰上至八徽偏下、 下至十一徽偏上,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20.谷應琴, 伶官式, 浙江省博物館 藏 。通 長 124.5、肩 寬 19.4、尾 寬13.7、 最厚 5.6 厘米; 肩在三徽, 腰在十徽,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21.太古遺音琴, 師曠式, 中央音樂學院藏。 通長 122.0、 腹徑 22.6、 尾寬 14.0、 最厚 5.5 厘米; 琴面呈弓形,嶽山至一徽中間凸起如脊狀, 項、 腰棱角無渾圓迹象, 額下平整;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22.寶襲琴, 師曠式, 山東省博物館 藏 。通 長 124.0、肩 寬 22.0、尾 寬14.7 厘米; 琴面與邊棱略帶圓勢; 足在九徽與十徽中間。
23.彩鳳鳴岐琴, 落霞式, 浙江省博物館藏。 通長 124.8、 肩寬 18.8、 尾寬 12.5、 最厚 5.4 厘米; 琴體渾厚, 背面微圓; 足在十徽偏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