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環境部國家氣候應對中心?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持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生态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詳解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問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生态環境部國家氣候應對中心?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持續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生态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詳解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問題
新華社記者高敬
生态環境部27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并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态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對報告及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中方期待COP27切實回應發展中國家的關切
當天發布的年度報告全面總結了2021年以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新進展和新成效,以及為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所作出的貢獻。報告還闡述了中方關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的基本立場和主張。
COP27即将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李高表示,目前大多數締約方已提出了各自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标,但更加重要的是切實将目标落實到行動上。COP27應當倡導各方将已經提出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标轉化為有效的政策、紮實的行動、具體的項目,而不是現有的目标還沒有落實又急于提出新的目标。
他說,适應氣候變化工作是發展中國家的核心關切,長期以來在多邊進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COP27應着力推動相關工作取得實質成果,為明年在COP28達成有力度、可操作的全球适應目标奠定堅實基礎。
他表示,在資金問題上,我們敦促發達國家盡快兌現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承諾。目前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自主貢獻目标都提出了對發達國家資金支持的要求,發達國家應當根據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以1000億美元為起點制定更富雄心的2021-2025年氣候資金路線圖以及2025年後發達國家新的集體量化資金目标,以增進南北互信和行動合力。
李高說,我們期待與各方一道将COP27打造成為以“落實”為主題,以發展中國家最為關心的氣候适應和資金為成果亮點的大會。
抓緊推動全國碳市場新履約周期各項準備工作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截至2022年10月21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6億噸,累計成交額85.8億元,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
李高說,經過第一個履約周期的建設和運行,全國碳市場已經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初步發揮了碳價發現機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業減排溫室氣體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意識和能力,實現了預期目标。
他說,目前生态環境部正在抓緊推動新履約周期的各項準備工作,相關配額分配方案将于近期公開征求意見。
下一步,全國碳市場建設如何推進?李高說,要牢牢把握碳市場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具的政策定位,加快推進新的履約周期相關工作,持續健全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制,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範圍,進一步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同時要在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的基礎上,啟動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
探索開展碳足迹評價工作
我國電池、光伏等産業面臨出口産品的碳足迹合規風險。對此,李高表示,我們反對以氣候變化為名設立的任何形式的貿易和技術壁壘,這是一種單邊措施,在道義上站不住腳,在實踐上也不利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
他同時說,從國内看,也有必要開展碳足迹評價工作,推動建立碳标簽制度等一系列工作,這有利于強化企業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主體責任,增強公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營造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也有利于推動我國的重點産品出口和提升相關産業國際市場競争力。
記者了解到,碳足迹用來表示人類的生産和消費活動過程中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重點産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準。生态環境部已指導有關行業協會發布了包括LED照明、電視機、微型計算機等産品碳足迹評價的團體标準。
李高表示,下一步,生态環境部将建立健全重點産品碳排放核算的方法,推動建立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基礎數據庫,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我國産品碳足迹、碳标簽的制度研究,推動相關制度的建立。同時,配合有關部門探索建立更加适應國際貿易新形勢、新規則的認證體系,開展靈活務實的多雙邊合格評定的互認合作。
來源:新華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