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
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在軌穩定運行,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狀态良好,計劃于4月返回地面,空間站建造關鍵技術得到全面驗證,後續任務準備紮實推進。
2022年是空間站建造決戰決勝之年,根據任務安排,将組織實施空間站問天艙、夢天艙、貨運補給、載人飛行等6次飛行任務,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在軌穩定運行的國家太空實驗室。
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2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務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盡管尚未具體确定何時發射,但據坊間傳聞稱很可能于2022年5月份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發射,而公開的信息則表明神舟十三号飛船将于4月返回地球,從理論上來看,兩者最少相差一天,最多則可能一個多月,空間站沒人值班究竟該怎麼辦?
空間站無人值守:如何運行?會遭人入侵嗎?
另據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
今年年内我們将相繼發射2個空間站實驗艙、2艘載人飛船、2艘貨運飛船,再将6名航天員送入中國空間站。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兩個乘組将在今年年底前“會師”太空。
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新聞,屆時在近地軌道上将有中國空間站6人,國際空間站7人,總人數将達到13人,估計也是自航天飛機後近地軌道上人數最多的一次了吧。
相信各位應該不會擔心我國空間站6人會不會擁擠或者氧氣夠不夠等這些問題,畢竟我國空間站最初設計就是奔着3~6人去的,設計滿載人數就是6人,所有維生設施均為6人考慮,而且此次會師也就一周左右時間,各位也不必擔心究竟會有多擁擠。
因為按計劃,5月份發射問天實驗艙,8月份發射夢天實驗艙,到了年底就空間站的一字形就變成了T字形,空間綽綽有餘,6位航天員可以湊一桌半麻将了,可不熱鬧。
但4~5月份空間站無人值守怎麼辦?
估計至少得一個月以上的“空窗期”,很多實驗設備都已經上線運行,沒有人看守真可行?顯然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空間站本身的基本運行并不需要人員管理,地面控制中心可以時刻“監護”空間站的運行。
至于運行的實驗設備,也有有人照料運行與無人值守兩種模式,畢竟空間站上的所有設備在最初設計時就考慮了這兩種狀态,隻有出故障又無法在線排除時才需要人員維護,比如俄羅斯的《太空救援》中的主角就是意外與地球失去聯系的禮炮7号空間站。
1985年6月,蘇聯的“禮炮七号”空間站突然和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聯系,有可能墜落。恰逢美國的挑戰者号航天飛機即将發射(曆史上執行太空實驗室2号任務的 挑戰者号1985年7月29日發射升空)。為了防止禮炮七号落入美國手中,兩位宇航員臨危受命搭乘聯盟T-13号飛船前去維修禮炮七号。
情節是比較有趣的,這在冷戰時期确實有可能發生,因此發生了太空救援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特效制作相當不錯,各位有空不妨可以了解下。
當然我國的空間站無人值守,是否也要防止敵對國家侵入呢?确實有這個顧慮,不過現在也簡單了,首先美國沒了航天飛機,X-37B是無人運行的,龍飛船确實有這個能耐能抵達空間站,4月份也有兩次發射,不過都是前往國際空間站。
而且龍飛船的機動性沒有航天飛機那麼強,其軌道傾角和中國的天宮空間站相差過大,也無法和空間站對接,即使強行對接了也進不來!不過真要是使壞,搞點破壞倒是可以的,但這可能性幾乎等于零。
神舟十四号飛船:成員組究竟有誰?會有外國人嗎?最關鍵的問題,神舟十四号飛船的成員組究竟會有哪些航天員,因為從三月份公布名單已經确定卻沒有告知到底有哪幾名航天員,從神舟十二号開始,選擇成員組的規律可以參考一下:
神舟十二号成員組:聶海勝(指令長)、劉伯明、湯洪波(第一次上太空);
神舟十三号成員組:翟志剛(指令長)、王亞平(女)、葉光富(第一次上太空);
那麼神舟十四号也一定是老帶新的模式,大概率也是2位老航天員再帶一名新航天員,最近執行過任務的航天員大概率不會再參加,那麼在過去的航天任務中,我們可以羅列一下航天員名單:
種花家在這裡就瞎猜下,各位不必當真,就算猜中了也純屬僥幸:
神舟十四号指令長:景海鵬,成員組:劉洋(女)
不過第三人就不太好确定了,鄧清明,三次入選備份組,應該是最有資格的,但2022年他已經56歲,年齡是硬傷,可能性仍然存在,而楊利偉資格應該是最老的,盡管并未退役,但他是中國航天第一人,并且已經57歲,相對可能性也會更低。
因此比較有可能的會在蔡旭哲和張陸這邊産生,不過筆者仍然希望鄧清明能入選。請注意,這僅僅是個人猜測而已,并非有官方渠道,如果有錯請各位海涵,僥幸猜中也沒有内部消息渠道,各位希望哪位航天員能上,不妨留言交流下。
最後一個問題,究竟有沒有外國宇航員?
17國航天員被允許,無美國?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下面這條新聞:
2019年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12日在維也納聯合宣布,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中,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脫穎而出。
有朋友将其解讀為中國天宮空間站将歡迎這17國航天員參加,其實這是一個誤會,隻是展開了天宮空間站實驗項目申請,并非航天員合作。
不過對于國外航天員參加中國空間站事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當時表示“要根據中國空間站建設的具體情況需要系統研究,再适時安排。”
2021年12月3日,環球時報報道,空間技術專家、神舟号飛船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戚發轫12月2日在澳門特别行政區出席首屆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緻辭時表示:
中國的航天發展是開放的,同時也是包容的,中國空間站在運營期間将有外國的科研項目,也希望有外國的航天員到空間站工作,為此有關部門已經着手大量的籌備工作。
因此在未來空間站上見到外國宇航員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而且歐盟的宇航員早就和中國航天員有一起訓練的經驗了,比如早在2018年6月27日,BBC FUTURE就刊發過一篇文章,标題是“Why Europe’s astronauts are learning Chinese”(為什麼歐洲的宇航員都在學習中文)?
因為中國空間站用的就是中文,所以想要在中國空間站上工作,顯然是需要先學習中文的,不過據參加訓練的毛雷爾(目前正在國際空間站上工作)對BBC記者稱,任何一個國家的宇航員想要搭載中國的飛船,都可以通過聯合國聯系中國,但可以肯定的是,神舟十四号不會有外國宇航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