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統編教材識字寫字教學設計

統編教材識字寫字教學設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6 08:36:03

統編教材識字寫字教學設計(統編教材識字寫字)1

一、先安排識字再安排拼音

統編教材先安排一個單元的識字課,引導學生先學習40個特别簡單、高頻的“基本字”,然後再學習拼音。

學生在入學以前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接觸了一些漢字,先編排識字的内容,能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和漢字積累,實現幼小銜接。

與簡單高頻的“基本字”相比,拼音的抽象性更高,學習的難度相對更大。先學習少量“基本字”,再學習拼音,有助于放緩起步階段的坡度,減少學生學習的畏難情緒。

與此同時,第一單元所學的漢字,還能幫助學生在第二、第三單元學習拼讀相應的音節。

二、遵循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原則編排

全冊要求認識300 個常用字,會寫其中的100 個字。每課課後雙橫線中的字,是要求認的字,隻要求認識,即能在閱讀的時候使用,不要求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是要求寫的字。

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要求認的字,都是出現頻率高的生活口語常用字;要求寫的字,大多是字形簡單、構字能力或構詞能力強的獨體字,也适當選擇特别常用的合體字,大體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獨體到合體的順序編排。

三、集中識字形式多樣,凸顯漢字構字規律

教材重視打好識字寫字的基礎,重視識字方法的學習和識字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漢字的構字規律,使識字的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

教材安排了兩個專門的集中識字單元,同時在語文園地中專設欄目“識字加油站”,以豐富多彩的識字形式,如字理識字、傳統蒙學識字、事物歸類識字、兒歌識字,激發初入學兒童學習漢字的興趣。

集中識字的内容,重視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構字規律,激發學生探索漢字的願望。比如,《日月水火》一課安排象形字的内容,《日月明》一課安排會意字的内容,幫助學生了解簡單的字理。

此外,教材還在語文園地“我的發現”欄目中,結合已經認過的帶有草字頭、木字旁、日字旁、女字旁的字,引導學生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這樣安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系,而不隻是把漢字看成機械的筆畫組合,能有效降低學生識字的難度,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四、夯實識字寫字基礎,重視培養識字寫字能力

識字寫字教學要重視發展學生的能力。教材結合要求認識的字,引導學生學習偏旁,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字形分析能力。在要求認的字上方呈現新偏旁,提醒學生重點關注。一年級上冊共學習36個新偏旁,都是構字能力特别強的常用偏旁。教材後附有《常用偏旁名稱表》,對本冊學習的偏旁進行梳理總結。

結合寫字學習基本筆畫和筆順,引導學生把字寫正确。在要求寫的字旁邊呈現新筆畫,并對每一個要求寫的字都作了筆順跟随的處理,特别是在色彩上作了特别處理,以顔色的變化體現漢字書寫的每一個筆畫,使靜态的筆順變得動态立體,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漢字的筆順。教材後附有《常用筆畫名稱表》,對一年級上冊學習的22個新筆畫進行梳理總結。為了加強寫字指導,在語文園地中還設置專門的“書寫提示”欄目,強調漢字書寫規則,幫助學生進一步打好寫字基礎。同時,重視書寫習慣的培養,不斷強調寫字姿勢,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鼓勵在生活中識字,開拓多種識字渠道

教材設置專門的欄目“展示台”,提供展示交流語文學習成果的平台,鼓勵學生交流語文學習的收獲,溝通課堂内外。在“展示台”中提供了生活識字的多種渠道,如,通過同學的姓名識字,在街上認識招牌上的字,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通過展示交流學習成果,強化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統編教材識字寫字教學設計(統編教材識字寫字)2

識字寫字教學建議

一、充分了解學情,科學規劃整個學期的漢字教學

開學之初,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作全方位的摸底。比如,了解學生的口語水平,調查學生的家庭語言環境和社區語言環境,統計學生已經認識、會寫的漢字。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合理選擇漢字教學的起點,對整個學期的漢字教學進行科學的總體規劃,并針對不同語言基礎、語言環境的學生,提供差異化的識字、寫字指導。

二、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識字教學

教材中每課要認的字是按照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排列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基于學生學習漢字的規律,以及漢字本身的構字規律,對每課的識字教學進行靈活安排。比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在詞語中理解字義,可以先指導一些單字成詞的常用字,再指導構成常見雙音節詞語的漢字。比如《秋天》一課,可以先指導“飛、會”等,再指導“秋、氣”等。

如果學生在沒有學拼音的情況下學習漢字存在較大困難,教學時也可以靈活調整單元順序,先進行拼音單元的教學,在學生掌握了拼音這個“拐棍”後,再進行第一單元識字課的教學。

三、重點解決學生口語詞儲備不足的問題

學生的識字學習有一個突出的困難,就是無法借助口語詞建立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系。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努力。

一是設法補充學生口語詞的儲備。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盡量幫助學生在交際語境中大緻理解一些口語詞的意思,逐步增加口語詞的積累。比如,幫助學生積累“褲子、鞋、襪子、帽子”等常見衣物的名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常用親屬稱謂,“教室、辦公室、圖書室、操場”等常用學校設施名稱。尤其要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幫助學生積累口語詞和識字,如“馬、牛、羊”等動物名稱,“大山、草原”等地形地貌名稱。學生在學會口頭稱說事物之後,今後學習相應的漢字就會更容易。

二是增加漢字教學的形象性。可以大量使用圖畫、卡片、實物等直觀的教學材料,直接呈現具體事物的樣貌,幫助學生理解表示生活中常見事物的漢字;還可以通過直接的動作演示,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表示動作的漢字,比如一些含有提手旁的字。通過形象化的方式促進理解,使學生直接将漢字與具體事物對應起來,降低識字的難度。

四、重視提升學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漢字字形進行分析,盡早掌握識記漢字的必要支架。

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熟字減偏旁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偏旁作為合體字構件的重要性,養成借助偏旁記憶字形的習慣。尤其要讓學生熟練掌握一些構字能力強的常用偏旁,如單人旁、口字旁、立刀,從而識記更多同偏旁的字。

還可以及時引導學生對學過的形聲字進行比較、歸類,積累常見的表義偏旁,如木字旁、提手旁,提高學生利用形旁理解字義的能力。

針對學生字音不太标準的問題,教師可着重指導學生關注形聲字的聲旁,盡早形成利用聲旁判斷字音的能力。

五、及時幫助學生複習鞏固已認識的漢字

針對學生對已認識的漢字容易遺忘的特點,教師可以及時采用各種手段複現漢字,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漢字。比如《天地人》一課,可以出示“入學教育”部分學過的“我是中國人”這句話,讓學生在句子中複習新學的生字“人、我”。又如《小書包》一課,可以将表示文具的漢字進行歸類,幫助學生複習本課學習的“書、包、尺、作、業、本、筆”等字,以及之前學過的“桌、紙”等字。

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趣味複習活動。比如,可以利用兒歌、順口溜等形式,提示一些區分不同漢字的方法;可以組織找朋友、摘水果等遊戲,幫助學生辨析形近字;可以定期開展猜字謎活動,對前一段時間所學的漢字進行梳理總結。

六、創設包含漢字的環境,幫助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運用識字成果

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創設條件,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包含漢字的環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接觸漢字,從而達到無意識識字、運用已有識字成果的目的。

可以在學校的各個場所布置一些展闆,呈現童謠兒歌、淺顯的格言、班級公約等内容,引發學生的關注。

可以鼓勵學生在上街時,注意觀察商店的招牌、廣告牌,宣傳欄、路牌等,并嘗試認讀漢字。

還可以鼓勵學生課餘閱讀圖多字少的圖畫書,觀看帶有漢字字幕的動畫片,在無壓力的狀态下,借助圖畫内容和動畫人物的對白,無意識地識記漢字。

此外,可以組織學生制作自己的識字積累本,記錄在生活中識字的成果,養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展示台”欄目,給學生提供大量展示交流的機會,比如,展示從作業本上認識的同學的名字,展示從食品包裝上的認識的漢字。

七、設定适切的寫字教學目标,把握寫字教學的重難點

相對識字來說,寫字的難度更高一些。為了減輕初入學學生的負擔,避免學生對書寫漢字産生畏懼心理,教師可以依據“先識字,再寫字”的原則,将寫字教學的步子稍微放緩一些。在入學教育階段和第一單元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練寫一些簡單的筆畫,對漢字的書寫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教師也可以在教室中放置各種書寫工具,供學生随意練寫,逐步産生書寫漢字的願望。

寫字的要求,隻要能做到把字寫正确即可,在美觀等方面可以先不作要求。根據“識寫分流”的原則,課後雙橫線中僅要求認識的字,不宜要求學生書寫。應盡量避免大量機械抄寫的教學方式,寫字練習重在質量,要關注寫字的效果,注意保護學生的寫字興趣。

為了幫助學生把漢字寫正确,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示的新筆畫,以及田字格上方的筆順跟随,幫助學生準确把握每個新出現的筆畫,以及每個字的正确筆順,并要在此後的教學中不厭其煩地提醒學生牢記漢字的筆畫和筆順。教師還要充分利用語文園地中的“書寫提示”欄目,幫學生鞏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等基本筆順規則,使學生從一開始便養成按照正确筆順書寫漢字的習慣。

教師要注意在各種場合保持良好的坐姿和執筆姿勢,幫助學生理解寫字習慣的内涵,并言傳身教,成為學生保持良好書寫習慣的榜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