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為什麼被我們人類稱為國寶?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編輯:張斯路,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大熊貓為什麼被我們人類稱為國寶?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來源: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
編輯:張斯路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魏郁):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奔跑的動物、生長的植物、無處不在的微生物……生物多樣性及其相關生态系統,為人類帶來了巨大效益和大量服務功能,生物多樣性保護也成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重要内容。作為全球生态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一直為守護生物多樣性不懈努力。
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罕見的物種之一,大熊貓的保護、撫育和培養是中國拯救瀕危物種最成功的範例之一。除了建立了世界上人工種群個體數量最多、最具活力的圈養大熊貓種群,中國也一直緻力于大熊貓的野化和放歸工作,以保護和複壯大熊貓野外種群。
金秋十月,四川卧龍皮條河兩岸的樹木被陽光染成了燦爛的金黃,坐落于這裡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承擔着中國大熊貓野化放歸和野外引種的重要科研任務。如何順利實現圈養大熊貓和野生大熊貓之間的交流,有效複壯野生種群,豐富圈養種群遺傳多樣性,是這裡的科研人員的研究重點,謝浩就是其中一員。
謝浩介紹自己:“我叫謝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我主要從事的工作就是大熊貓的野化培訓和放歸,簡單解釋就是讓大熊貓的幼崽生下來以後就跟母親一起生活,學習各種生存技能,同時減少與人的接觸,最後把它放到野外去。”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大熊貓的野化放歸,可不是打開籠子那麼容易。大熊貓幼崽需要從出生起就跟随媽媽在野外環境生活,學習在大自然中覓食和生存的技巧,并且盡量減少與人類的接觸。當熊貓媽媽帶着幼崽在有水源、竹子、甚至天敵的野化培訓場地成長到一歲半後,就會轉移到更大範圍的野化訓練場地,繼續由熊貓媽媽帶崽,讓幼崽逐步适應在大自然中生存。謝浩說,随着野化培訓場地的不斷擴大,大熊貓幼崽在完成一系列的野外生存訓練并經過專家論證評估後,才能放歸自然。
謝浩說:“放到野外去以後,就會給它戴一個項圈,然後我們就可以通過它脖子上的項圈發出的信号,對它們在野外的生活進行跟蹤監測。然後隔一段時間我們會把裡面的數據下載到我們的機器裡面,然後導入到電腦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到它們這段時間在哪裡活動等等情況。”
為了讓大熊貓盡量适應野外生存環境,避免幼崽對人類産生依賴心理,減少幼崽與人類的接觸十分重要。為此,科研人員在接觸大熊貓幼崽時都會穿上塗抹了大熊貓稀釋尿液的“熊貓僞裝服”。謝浩說,情感依賴并不僅僅是大熊貓對人類,在進行大熊貓野化培訓放歸研究過程中,人們也在不斷經曆情感上的洗禮和認知上的刷新。而最讓謝浩難忘的,就是大熊貓“淘淘”的野化放歸經曆。
“淘淘”,2010年8月3日生于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一出生就跟随母親“草草”一起參與野化培訓。在“淘淘”一個月大時的一次經曆,讓謝浩直到現在還難以忘懷。
謝浩說:“有一天晚上我記得下大雨,它的母親把它抱着睡在草叢裡面。幾分鐘以後,它的母親就站起來自己走到草叢深處去了,‘淘淘’孤零零地就在雨裡面趴着。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預料不到的一件事情。我們當時都不知道它的母親為什麼要離開,沒有人知道暴雨會給幼崽造成多大的麻煩?會不會體溫過低?泥水對它的身體健康有什麼影響?我們都不知道。”
那個雨夜,大熊貓媽媽出乎意料的行為讓埋伏在四周觀察的科研人員大吃一驚。是尊重熊貓媽媽的選擇讓幼崽繼續待在雨裡,還是應該馬上進行幹預?理智和情感在激烈交鋒。
謝浩表示:“我覺得那是最艱難的一個時候。因為從理性的角度來講,應該讓熊貓自己選擇,因為它的母親才清楚什麼時候該給它幫助,什麼時候可以讓它獨自面對。但是我們顯然比它的母親更加焦慮,所有人都打着傘,就站在圈外面,我現在回想起來,還能想起雨打在傘面上的聲音,啪啪啪的聲音。太揪心了。”
好在第二天,大熊貓“淘淘”和母親“草草”都安然無恙。謝浩說,這件事情讓大家都極為震驚,也再次刷新了對大熊貓的認知。2012年10月11日,兩歲多的“淘淘”被放歸于四川雅安石棉縣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淘淘”為“先驅”,截至2020年底,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已經先後放歸人工繁育大熊貓11隻,存活9隻,存活率超過81.8%。其中7隻成功融入有滅絕風險的小相嶺山系野生種群,2隻成功融入岷山山系野生種群,實現了圈養大熊貓自然栖息地生存和繁衍并複壯區域瀕危小種群的重要目标。
在采訪中,謝浩說,野化培訓基地的生态環境非常好,春天可以看到杜鵑花海,夏天能欣賞日出日落,秋天層林浸染,冬天銀裝素裹,水鹿、野豬、羚牛等野生動物也頻頻現身。他和同事們一樣,并沒有提到長期在野外工作生活的不便,比如生活條件的相對艱苦、遠離都市的孤獨寂寞,翻山越嶺遇到的危險。他說,隻有真正“沉”到野外,才能做好這份工作。
謝浩稱:“因為在野外你能了解野生的大熊貓它的自然生存狀況,它們在哪裡活動,吃什麼竹子,不同的季節吃什麼,在哪裡休息,會選擇什麼地方去喝水,有其他的什麼動物跟它們做鄰居……所以,我覺得親自到了野外觀察,才能靠譜。”
根據第四次大熊貓種群調查數據,中國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已經增長至1800多隻,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野生大熊貓憨态可掬的身影頻頻出現在紅外相機和野外監測設備中。謝浩說,作為中國瀕危物種保護的旗艦種和傘護種,大熊貓的野化放歸對複壯野生小種群,實現野外種群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他和同事們工作的意義就在于此。
謝浩表示:“大熊貓是野生動物,它們的家園是高山、峽谷、森林、竹林,那裡才是它們的家。希望我們能用更多的資源,采用更好的技術,進行更為細緻的保護和研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