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量文獻的記載和現如今已經出土的文物來看,中國是有着比較悠久的貨币使用曆史,是世界上使用貨币較早的國家之一。
我國貨币的使用曆史至少也是也有4000多年了。從最開始的原始的貝類貨币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布币、刀币、蟻錢币等貨币,再到秦始皇同一中國之後,秦朝所使用的方孔錢。貨币文化在中國可謂是一脈流傳,源遠流長。
在明清以前,中國其實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的貨币制度對比起來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别的,各國的貨币基本上都是實物貨币并且以貴重金屬居多。但是在近代的道路上,随着西方世界的不斷發展,經濟上的大踏步前進,資本主義的萌芽發展,西方開始在金銀之間徘徊,繼而甚至是走向了金本位制的道路,而在這時,中國的日常生活仍然離不開“錢”,下層的民衆所使用的以銅質、鐵質的錢币居多,而上層的人則普遍使用銀質、金質錢币。
這種現象在學術界往往被當成中國當時的工商業不發達的一個重要的标志。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币就是誕生在中國的。
其實,在明清時期白銀逐漸成為我國的貨币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前,我國還有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紙币曆史。其中,最早被發明的紙币就是一種被叫做“交子”的楮币。
這種紙币最開始是由蜀地的有錢的商人們印制的,當時因為四川地區的銅錢十分缺乏,而鐵錢笨重,運輸起來又是十分的不方便。所以在成都有16戶富商,他們共同集資,一共集資36萬缗作為儲備金,用來保障“交子”的有效性和權威性。當時,在蜀地楮紙十分盛行,并且楮紙的紙質十分耐磨又綿軟,非常适合用來制作紙币。所以就選用楮紙作為制作貨币的原材料。因為有富商大戶的擔保,交子有着很高的信譽度。所以很快就在四川地區流行開來。
随着民間交子的發展,很快進入到了官家的視野當中。到了宋朝的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的時候,官方的交子正式發行了。
其實,中國在還是還是青銅币本位制的情況下就孕育出了紙币,乃至後來相配套的紙币體系,都是有着很深的社會根源的。在五代十國時期,全國各地的割據勢力此起彼伏,各地區政權更替頻繁,政局動蕩。但是川蜀地區因為地勢崎岖,入蜀不易,易守難攻的天然優勢使得該地區在戰亂當中能夠偏安一隅,内部保持相對的安定。但是同時也使封建勢力不斷地滋長。尤其是後蜀統治時期,統治者們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壓榨當地百姓的錢财以此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到後來又為了防守别國的侵擾,開始募兵屯糧,更是加重了當地百姓的負擔,使這一地區的矛盾激化。
到後來的北宋朝廷,也因為統一的需要,要集中權力、兵力、财富于中央朝廷,對這一地區過度索取。很多人生活陷入絕境,被逼無奈之下隻好出逃蜀地。當北宋王朝的大規模戰争結束,北宋的統一的實現,川蜀地區的情況才發生了轉變。
為了實現社會的穩定、人們富足生活、國家财力富強的方面的追求,北宋的統治者調整了治理國家的策略,将政策對準百姓,給百姓以政策上的恩惠,減免五代十國時期的不合理稅收,大力推行廉政政策,要求官員修身愛民,對官員的行為準則專門頒布诏令,予以告誡。同時在對外政策上面,結束了對外的敵對政策,為國家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而川蜀地區在這一時期,也正是憑借着這樣的治國策略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北宋真宗皇帝在位時期,成都一度發展到唐代“楊一益二”的盛況。全國的經濟在這一時期都得到了發展,貿易量與日俱增,商業貿易規模逐漸擴大。但是與此同時,北宋政府對于貨币流通進行嚴格管制,要求流通中的貨币都要足額,鑄造要嚴格按照要求的形制、用料、重量實施。這本是有益于商業活動的政策。但是這樣的規定,造成貨币面值與前代的貨币出現不同,流通中的鐵錢作為商品的價值高于它作為貨币的價值。
所以雖然宋朝政府規定嚴禁搗毀貨币,但是也阻擋不了民間毀錢鑄器的做法。于是,有相當的數量的鐵錢退出了市場的流通,再加上王小波、李順起義的破壞,減少了錢币的供應量。面對發展迅速的經濟,錢荒問題愈發突出。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四川地區因為茶葉、馬匹等貿易的發達,鐵錢笨重,自身的獨特地理條件又加大了錢币的運輸難度等原因。所以“交子”最終在宋代的四川地區誕生。
交子在蜀地從一種民間的貨币轉變成為國家信用貨币的過程中,大緻可以看做是經曆了三個階段。首先,川蜀地區因為宋朝的政策支持,成為了重要的市場,吸引了來自全國其他的地區的長途商販帶着錢币來這裡采買貨物。一開始,這些外來的商人們會将自己手中的銀錢到一些金融商鋪兌換成帶有商鋪标号的票據,這些票據既可以在商品的買賣交易時使用,同時也可以用這些票據在指定的地點兌換成現銀。使票據具有了貨币職能,能夠代替鐵錢進行流通。
這時候這些票據的使用主要是依靠開票人的信用,依靠商鋪的信用立足。到第二階段,四川地區經官府的挑選之後,選出來16戶有實力,并且信譽良好的富豪,共同集資,将36萬缗作為保障金。由着16戶共同擔保來發行交子。隻需要繳納現錢就可以兌換同等面額的交子,在用交子兌換現銀的時候,則需要額外每貫收取三十文作為手續費。這一時期,因為有保障金,再加上還有16戶商戶的信用,使得交子得到更為廣泛地認可,在川蜀地區迅速發展起來。
随後,逐漸由政府接受管轄。政府對于富商大戶将利益至上,面對不可抗力等的沖擊,集體信譽就很難在發揮作用。從而很容易引發擠兌風波,衆多交子的持有者蜂擁到交子鋪進行兌換的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有官員上書,認為應當将交子放到國家的信用體系當中去,對它進行正常的管理,在社會穩定、沒有大規模的擠兌風波發生的時候,就不對交子進行過多的幹擾。在采納了這一建議,将交子交由官辦之後,有國家信譽作為保障,再加上它自身小巧、便攜等優勢使得在川蜀地區廣受歡迎,對川蜀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交子”作為交易的媒介,為商業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對商業的突出貢獻,也使得成為了國家财政當中的一部分。
同其他朝代一樣,宋朝将國家的人力、物力也用于了邊境的防守和邊境的戰争當中去。
宋朝在同西夏的戰争當中,朝廷征調了一百多萬人投入到戰争當中去。為了前線的糧食、衣物等軍需物資的供應,政府希望能夠發揮出商人的力量,鼓勵商人上到戰争前線去運輸軍需。所以政府向商人們提供一種叫做“交引”的期票。當商人們運送糧草等軍需物品上前線之後,政府就用這種期票來做交付。商人們可以用這個“交引”在開封的“榷貨務”,宋朝的市場管理機構來兌換銅錢。
後來,得到政府允許。一些商戶可以直接進行票據交易。期票的做法節省了商戶們運輸貨币的費用,得到了商戶的支持,“交引”的運轉得到了良性的循環。但是後來,在王安石的激進變法前提下,邊疆戰事所呈現出的擴大态勢,财政支出加大,政府開始超發交子,流通中的貨币量開始急劇膨脹。交子的流通順暢、經濟向好發展的局面最終還是沒有維持下去。
究其主要緣由,主要還是在政府上。
政府沒有能夠有效地控制“交子”的發行量,沒有掌握好手中的權力。一但當政府面臨着超額的政府預算支出時,政府首先想到的解決措施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力,加大貨币的發行量。而不會去想方設法的約束自身的行為來到達效果。就是因為政府如此這般濫用公信力,交子發行量失衡,到了北宋哲宗元符年間時,新舊發行“交子”的兌換比率已經上升到了1:5的比例。大量的交子成為政府斂财的工具,失去信用的交子最終成為一張廢紙。
在此後,北宋王朝的統治者甚至不加收斂,越發猖狂。導緻紙币的信用一降再降。到了後來,民間人們已經拒絕再接受紙币,手中有紙币的人都是想方設法的希望能夠将手中的紙币兌換出去。市場上甚至是一度出現了紙币泛濫,而銅币竟然難得一見的局面。就在這樣的混亂當中,使得國家的貨币體系也逐漸走向崩潰的邊緣,北宋王朝也在這場動蕩之中走向了滅亡。
南宋時期,雖然北宋已經滅亡了,但是北宋所創建的紙币體制任然延續了下來,并在南宋王朝繼續實行。除了原有的“交子”之外,還又先後新發明了紙币“會子”、“關子”。
前期,南宋王朝對于貨币還是比較嚴謹的,但是到了後來,面對政府的财政苦難,南宋政府逐漸開始濫發紙币,物價飛升,紙币逐漸失去了貨币功能。貨币制度的紊亂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導緻南宋經濟制度的崩潰,這也成為南宋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宋和北宋倆大王朝,最開始都享受過紙币所帶來的紅利,但是到後來,王朝的覆滅都有紙币的原因在,成為摧垮一個王朝的利器。
可以說,交子見證了宋朝經濟的從振興到衰敗的整個曆史進程。到了元朝紙币的發行量達到了頂峰,元朝的“中統鈔”、“至元鈔”都出現過大額度的貶值,到後來,人們對紙币已經沒有多大信任度了,明朝的交易甚至隻能以以物易物來進行。到了明清兩朝,作為我國古代貨币史最後一幕,從宋朝開始的紙币基本上已經消失不見了。
在明朝的最開始,也發行過一段時間的紙币“大明寶鈔”,但是也遇到了大額度貶值的情況,明政府随後決定停發紙币,市場交易當中也不再使用紙币來進行交換。同時承認白銀的貨币作用,規定以後百姓交稅等都可以使用白銀。從此,白銀成為了明朝和清朝的價值标準和價值尺度。雖然在這期間也有人上書皇帝提議發行紙币,但都被皇上駁回。
但在太平天國期間,為了維持戰争,清政府也短暫的發行過一段時間的紙币。而中國近代的統一的紙币體系,就要從一九三五年開始說起了。
現如今,紙币在全世界範圍内都已經廣泛地流行開來。各國紙币都有着共同的特點,就是依靠着國家的信用來生存。發行權力歸國家所有,并且設置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配備進行紙币的發行和管理,在這些特點當中,都能夠看到交子的影子。
所以說,無論後世的人們對貨币有這或好或壞的評價,都對交子有着極高的稱贊。作為已經有着幾千年曆史的“交子”,在人們今天的生活當中仍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仍值得我們進行更多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來為人們今天的生活做出指導。
參考文獻:
《從交子到關子—見證宋朝經濟由盛轉衰》——王中亞
《交子從廣受歡迎到被放棄的命運》——徐瑾
《北宋前期交子誕生的曆史必然性及創新發展研究》——羅天雲
《為什麼紙币最早出現在中國》——王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