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形容霓裳羽衣曲

如何形容霓裳羽衣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8:24

作者:李任飛

唐朝出現過一套服裝——霓裳羽衣,與之相應的,唐玄宗創作了音樂《霓裳羽衣曲》,楊貴妃創作了舞蹈《霓裳羽衣舞》,而大詩人白居易則創作了《霓裳羽衣舞歌》。盡管如此,霓裳羽衣到底長什麼樣子,并沒有留下可靠的資料供後人了解和欣賞。可以說,霓裳羽衣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一萬個人的心中,會有一萬套霓裳羽衣,且每一套都是美不勝收的。

如何形容霓裳羽衣曲(她想變成鳳凰的樣子)1

宋代皇後像

從《霓裳羽衣曲》到《霓裳羽衣舞》

李隆基雖然是皇帝,但他的音樂才華,今天也很少有人能匹敵,可以說,他是古代的音樂大師。創作《霓裳羽衣曲》這件事兒在正史上的說法比較簡單,說是河西節度使楊敬述進獻印度《婆羅門曲》,唐玄宗進行了再次加工創作,就有了《霓裳羽衣曲》。

但這個說法并沒有交代服裝對靈感的激發作用,所以後來又出現了一些民間傳說。其中一個是這樣的:有一年的中秋,唐玄宗正在賞月,突然動了到月宮裡玩一圈的念頭。恰好這時身邊有一個道教的天師,現場作法,然後玄宗就到了月宮。進入廣寒清虛之地,他看見幾百位仙女身穿素練,翩翩起舞,輕盈曼妙,同時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後來,唐玄宗按照記憶複原了樂譜。仙女們身上的素練,其實就是白色裙裝。既然唐玄宗把音樂命名為《霓裳羽衣曲》,可見主要是素練激發了創作靈感。

楊玉環在舞蹈方面極富天分。公元745年,在冊立貴妃的儀式上,李隆基讓樂隊演奏了《霓裳羽衣曲》。楊貴妃聽到音樂,用心揣摩,依韻而舞,編成了大型舞蹈。公元751年,就發生了那次著名的貴妃醉酒,楊貴妃在木蘭殿跳了《霓裳羽衣舞》,唐玄宗龍顔大悅。

後來,《霓裳羽衣舞》成了流傳數百年的大型宮廷舞,這段舞蹈和音樂便成了唐代藝術的連理枝。音樂和舞蹈問世之後,很多赫赫有名的文學大師在作品中進行了詠誦,其中包括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隐、李煜、蘇轼、柳永、辛棄疾等著名詩人。

白居易對《霓裳羽衣曲舞》更是情有獨鐘,多次在詩歌當中提起。比如“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霓裳羽衣舞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長恨歌》),還有“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燕子樓詩三首并序》)。

于是,“霓裳羽衣”這個名字流傳至今。

霓裳的形與神

中國人的基本服制,上衣下裳,穿在下面的圍裙叫裳。如果細分的話,曾經有一個階段,把圍在上衣之外的叫裳,而穿在上衣裡面的叫裙。後來兩者叫法逐漸混同,不管是穿在衣裡還是紮在衣外,一概都叫裙。所以霓裳,就是一種女裙。

其實,在楊貴妃之前,還有一位同樣有名的女性趙飛燕,也有一段關于服裝的故事。當時,趙飛燕穿着雲英紫裙,在四十尺高的瀛洲榭上跳舞,突然刮起大風,眼看趙飛燕将被大風吹跑,漢成帝急忙命令樂師們拉住她的裙子。裙子被抓得皺皺巴巴,但也因此成就了一種時尚,從那以後宮女們會專門把裙子折疊出褶皺,美名其曰“留仙裙”。後來受其影響,出現了縱向做了很多褶皺的百褶裙。沿着這個思路發展,唐朝時期出現了條紋裙,幹脆把縱向線條直接用色彩進行了固化。

霓裳,霓顯然指的是裙子的顔色。在《爾雅》當中有這樣一句話:“虹雙出,色鮮盛者為雄,雄曰虹。暗者為雌,雌曰霓。”可見,霓是伴随着彩虹出現在外圈的另一道色序相反、亮度較小的彩虹。虹屬陽,為雄;霓屬陰,為雌。從這個解釋出發,如果取形似,霓裳應該做成彩色的條紋裙,唐朝的紡織技術已經能夠實現。然而,唐朝對色彩的運用一般是比較濃重的,因此用這種方法制作的裙子能否體現出那股仙氣,是有疑問的。所以,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取神似。

按照傳說,唐玄宗在月宮中看到的是素練,也就是白色的裙子。在他之前,就有人把白裙稱為霓裳,比如屈原就曾寫道,“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楚辭·九歌·東君》)。當裙擺足夠大,站立的時候就會在表面形成縱向波紋。這些波紋在光線照耀下,首先會呈現出明暗相間的效果;如果用的是絲綢,表面會有流動的光影;甚至如果密度合适,還會通過光的衍射,形成各種光暈。流光溢彩,飄忽不定,恰恰符合音樂想表達的清虛缥缈。

按這個思路,霓裳就是白色的大擺裙子——恰好唐代的裙子正是裙擺大、皺褶多。現代的确有研究者認為,霓裳有條紋裙和白絲裙兩種。

如何形容霓裳羽衣曲(她想變成鳳凰的樣子)2

唐代舞女(選自唐昌東《大唐壁畫》)

羽衣的真與假

在中國古代,羽毛很早就與成仙得道聯系在了一起,所謂,羽化登仙。在服裝上使用羽毛,在楊貴妃之前就開始了。比她略早一點的安樂公主,就曾經制作了兩件百鳥裙。《舊唐書·五行書》中記載:“中宗女安樂公主,有尚方織成毛裙,合百鳥毛,正看為一色,旁看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百鳥之狀,并見裙中。”不同鳥類的羽毛,由于結構不同,尺寸不同,對光的反射和衍射都不同。

安樂公主深得父母寵愛,非常任性。在她的帶動下,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現象,“自安樂公主作毛裙,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嶺奇禽異獸毛羽,采之殆盡”(《舊唐書·五行志》)。這種奢侈和殘忍,當然會引起大臣們的不滿。唐玄宗發動政變,殺了安樂公主,當上皇帝之後,在姚崇和宋璟兩位大臣的反複勸谏之下,他讓宮中女人交出所有奇裝異服,包括那些用羽毛做的衣物,在大殿之下一把火燒了。所以,楊貴妃所穿的羽衣,很可能不是真正的羽毛制成。

之所以名為羽衣,應該是用絲綢做成了像羽毛一樣輕盈、或者裁剪成羽毛形狀、或者是畫了羽毛的上衣而已。這一點,也可以用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中的描寫來印證。全詩雖然兩次提到羽衣,但都是霓裳羽衣連用,作為音樂和舞蹈的名稱而已。與多處描寫霓裳不同的是,全詩沒有出現過任何有關羽毛形象和質感的描述,顯然他并沒有真正見過用羽毛做的上衣。

中國古代女性一直在努力把自己打扮成鳳凰的樣子

楊貴妃的霓裳羽衣,雖然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穿在了一個特定的她身上,但這套裙裝背後牽扯到的是漫長的曆史和衆多的女性。可以說,霓裳羽衣是古代女性普遍心理願望的一種體現,并且诠釋了古代裙裝的主流審美傾向。

為什麼中國女性覺得羽衣為美?為什麼覺得有縱向條紋的長裙為美?這些審美傾向與古代鳳凰圖騰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說,中國古代女性一直在努力把自己打扮成鳳凰的樣子。首先,鳳凰是鳥,可以在天上飛翔,這是人的向往;第二,鳳凰是神鳥,可以飛入仙境,這是凡人的向往;第三,鳳凰象征王後,是人間至尊女性,這是平民女子的向往。

鳳凰既跟羽化登仙的神秘相通,又跟榮華富貴的希望相接,所以人們崇拜鳳凰。而崇拜鳳凰,在潛意識裡以鳳凰為美,進而模仿鳳凰的形态,就有了順理成章的邏輯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那麼女子如何成鳳呢?能成為王後皇妃的,隻有極少數人,但是能夠打扮得接近鳳凰的樣子,至少也可以獲得一種審美心理的滿足。

如何形容霓裳羽衣曲(她想變成鳳凰的樣子)3

唐代宮女(選自唐昌東《大唐壁畫》)

在這裡,不妨把古代女性的服裝跟鳳凰做個簡單對比。

首先,古代女子一定會有頭飾。有一種頭飾,名字就叫鳳冠,是皇後戴的(圖1)。到南宋以後,民間女子結婚也戴鳳冠。其他的頭飾,雖然不是鳳冠,但也與鳳凰頭頂造型形似或神似。

第二,古代女子的袖子,早期沒有那麼大,但随着面料加工能力提高,供應越來越充分,加大袖口就有了物質基礎。尤其到唐朝,說袖子變成了一對大翅膀,也毫不誇張;即使穿了緊窄的袖口,也往往會有披帛,以加強翅膀的感覺。穿羽衣,或者裁剪成羽毛的形狀,更是模仿飛鳥,而飛鳥當中最高級的當然是鳳凰。

第三,古代女子的裙子,普遍為長裙,長裙當然與漢代以前沒有封裆褲有關,但是長裙也與鳳尾具有相似性。趙飛燕的留仙裙,之後的百褶裙,唐朝的條紋裙,以及後來的月光裙、鳳尾裙,強調的都是縱向線條,這也與鳳尾的構造相對應,因為鳳尾就是一條一條的長羽毛。古代的裙子,普遍采用的是梯形,也與鳳尾發散的形狀具有相通性。

雖然說古人設計時不一定想到裙裝與鳳凰的整體形似,但在強大的鳳凰圖騰的暗示之下,人們會不自覺地向偶像靠近(圖2、圖3)。雖然不見得一定是把圖騰直接畫在服裝上,但下意識地運用仿生思維,在服裝上采用圖騰元素,也是常見的。霓裳羽衣,就是這種審美傾向的一種表達。

唐代詩人滕潛寫過一首《鳳歸雲》,“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樹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就是将鳳凰的花紋色彩拿來當圖樣刺繡衣裙。按照這個思路,漢唐時期出現的留仙裙、百褶裙、霓裳羽衣,等等,都是運用了鳳凰元素的服裝,都是這種美學的體現和延伸。

鳳凰崇拜是從對鳥的崇拜中逐漸融合萃取出來的。在遠古時期,東方的商、南方的楚、西南的蜀,都是以鳥為圖騰的,最終鳳凰圖騰脫穎而出。漢唐之際,鳳凰地位越來越高,形成了千年不衰的鳳凰熱。鳳凰熱不僅體現在服裝上,在園林、建築、雕塑,家具、繪畫、詩歌等各種藝術作品當中也随處可見。可以說,古代存在着一種以體現鳳凰的内涵和形象作為設計原點的鳳凰美學。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百鳥朝鳳”,從鳳凰美學出發,古代女性的裙裝成為一個曆史高度。盡管現代的裙裝千姿百态,長裙仍然是重要場合的首選。我們也希望中國的鳳凰在涅槃之後,能以更新更美的姿态出現,中國的裙裝,仍能煥發出鳳凰一樣的神采。

(作者系百家講壇《中國衣裳》系列講座主講人)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