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的孩子應該怎麼樣去教育?離婚,離婚率,這個持續上漲不會跌停的數字概率,一直以來傷害着離婚的男男女女,也一直沒有停止對孩子的影響雖然有人說離婚有可能對孩子來說可能比不離婚的負面影響更小,說孩子在争吵或者冷戰的家庭環境裡成長會更加糟糕,但是——離婚導緻的家庭成員在家庭系統中的缺席,不可避免的為孩子的成長帶來了缺憾無論離婚是否“應該”,這些決定離婚或者已經離婚的父母親,都該在内心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長,關注因此而帶來的影響,并努力去避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單親家庭的孩子應該怎麼樣去教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離婚,離婚率,這個持續上漲不會跌停的數字概率,一直以來傷害着離婚的男男女女,也一直沒有停止對孩子的影響。雖然有人說離婚有可能對孩子來說可能比不離婚的負面影響更小,說孩子在争吵或者冷戰的家庭環境裡成長會更加糟糕,但是——離婚導緻的家庭成員在家庭系統中的缺席,不可避免的為孩子的成長帶來了缺憾。無論離婚是否“應該”,這些決定離婚或者已經離婚的父母親,都該在内心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長,關注因此而帶來的影響,并努力去避免。
被離婚的是孩子
在離婚事件中,有一個被離婚的對象,那就是孩子。孩子在無能為力的心情下經曆了離婚事件後,同時,也種下了一個嶄新的觀念:“婚姻是能給人帶來傷害的。”這顆種子種下去,等待孩子長大了,到了适婚年齡,他也許就會出現恐婚的心情,或者加入不婚一族的隊列中。這不是人類演變的自然規律,而是由越來越多的離婚事件導緻的婚姻觀。因此,離婚的父母啊,假如婚姻真的無法延續了,那麼請認真的看完這篇文章吧。
僞單親家庭
這裡還需簡要的提到兩類“單親家庭”,一類是因意外去世形成的單親家庭。另一類是“僞單親家庭”,例如家中有一位長期出海不在家的父親,或者是父親是軍人,需要長期駐紮某特殊地區,或者因為忙于事業長期在外幾乎很少回家的父親。雖然是假的單親家庭,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說,父親仍然是缺失的,就成了真單親。所以這兩類家庭也要注意。
單親家庭常見的三個教育誤區:
1.媽媽因恨爸爸,不讓孩子見爸爸。任何人的成長,都是兩性的,由母親的女性的性格特征和父親的性格特征共同造就,孩子是通過人士同性别的家長來認識自己,女孩觀察媽媽,男孩觀察爸爸。同時,孩子也會通過異性别的家長來了解與自己不同的另一個性别的人群,并因此而定義這個人群。例如有的小孩子很小就跟媽媽說“我最讨厭男生了!他們都是壞人!”有不少青春期的女孩對我說過“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男人是好人。”這種話,大體都是經過了父母的婚姻問題之後才逐漸的進入了孩子的内心生根發芽。
2.媽媽因單親家庭中常見的經濟和輿論等壓力,把壓力無意識的轉嫁給了孩子。例如對孩子動辄大呼小叫,強行控制孩子得生活,例如幾點回家,不準出去玩等。在隻有兩個人的小家庭裡,孩子失去了幫自己緩沖壓力的人,獨自面對因承擔壓力而情緒化的媽媽,是最常見也是最具傷害性的。這種極易把孩子培養成為懼怕權威以及自卑讨好型人格的教育環境,是單親家庭裡最須避免的。
3.媽媽經常對孩子說爸爸的壞話。哪怕是事實也不可以這樣做,這樣做的結果是毀了孩子内心的“父親形象”,在心理學裡,父母都是孩子最早認知自己的一面鏡子,媽媽太辛苦了,孩子就會由負罪感,就會産生我也是個不能夠享清福的輕松過日子的人的想法,那麼如果爸爸被媽媽描述的很壞,孩子也會因“爸爸的壞”自我否定,形成自卑人格。
單親教育總有道:
1.單親家庭裡,媽媽要讓孩子有頻率的見到爸爸,并給予父親尊嚴,适當的時候,例如孩子過生日,六一兒童節等特殊的日子裡,媽媽甚至要和爸爸一起陪同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雖然媽媽爸爸分開住了,但是我的爸爸還是那個疼愛我的爸爸,一切都沒有什麼大變化啊!”這樣的感受,能讓孩子逐漸的将“離婚”和“親子關系”分開去辨識,而不是混為一談形成因果聯系。
2.單親家庭的壓力通常很大,作為一個人,沒有同齡人可以分享自己的悲喜,孤獨感造成了情緒的積壓,經濟困難的家庭,還可能面臨更多問題,需要單親媽媽一個人支撐,這種壓力持續積壓久了,就難免無意識中借題發揮到孩子的頭上。孩子隻是作業沒寫好,媽媽就歇斯底裡了,這就是壓力過剩之後的轉嫁。該怎麼做呢?無論遇到以上任何困難,媽媽首先要尋找正确宣洩情緒的途徑,有了這個出口,無論怎樣都不會太過于影響到孩子,同時自己也能夠處理壓力和平衡情緒,孩子成長的過程裡會發現媽媽的秘密,并且也學習媽媽有能夠處理壓力和情緒的高情商。
3.婚姻關系的解體不代表親子關系的解體,這是許多父母不懂的道理。雖然嘴上常常說,離婚了我也是爸爸,你也是我的兒子,我們有血緣關系。可實際上,卻常常因為各種原因影響了與孩子的關系。其中之一也是最大的殺手,便是媽媽口中的爸爸。
“你爸爸就是因為重男輕女才不要我們了!”“你爸根本就是個滿嘴謊話的大騙子!”“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等等,這些話除了能幫助媽媽洩憤之外,請問,還有任何好處嗎?媽媽是個成年人,要懂得理性的看待問題,理性的教育孩子。即便都是事實,媽媽也要避而不談,提及爸爸的時候,反而要說爸爸很愛你啦,你看爸爸上次打電話又問起你有沒有長高啦。讓孩子跟爸爸之間的認知,始終不因婚姻解體受到影響,距離可以遠,内心距離不能太遠,更不能給孩子一個壞爸爸形象。
如果你能給出一個好爸爸的形象,即便不符合事實,那又怎樣呢?至少讓你的寶貝内心有個愛他的好父親,至少給你的寶貝一個理想化親子關系,這會使孩子内心有愛,有自我價值感,這是你送給孩子的寶貴禮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