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詞語都經得起推敲,這是有來曆的。
“郎”,在漢朝時是對中央官署裡侍從官的通稱。到了唐朝,它被用為官階的一個泛稱,六品以下的,分别稱之為某某郎。舊時官貴民賤,這個範圍内的官員,百姓們尊稱他們為“郎官”或者“郎君”。
科舉選官制度,從隋朝開始,到唐朝更趨完備。凡中了進士的人,就具有了做官的資格,他們就可分配到中央官署裡做校書郎、秘書郎等“郎”職。所以,人們稱新科進士為“新郎官”或“新郎君”。在封建社會裡,男婚女嫁被當做人生頭等大事。男子娶妻被人稱為“小登科”。為此,人們喜歡借用“新郎官”這一稱呼,美稱娶妻的男子。把娶妻和考中進士看得同樣榮耀。
後來,随着曆史的變遷,時間的推移,“新郎”就從“新郎官”中逐步簡化了出來,并且成為新婚男士的專用名稱了。
從另一方面講,郎,就是兒子的意思。新郎就是新兒,就是從結婚那天開始,你就成為别人的兒子,所以結婚那天男主人稱為新郎。
那麼“新娘”呢?女人在結婚的那一天被稱為“新娘”,是有文化内涵的。
夫妻之間最高的境界,一定要同修同渡,隻要這輩子沒有度完,那麼下輩子一定還要接着度。為什麼男人要找老婆?因為在媽媽眼裡,不管到了什麼情況下,兒子不管多大,他永遠在媽媽的眼裡都是孩子。生活中你你會發現很多男人,他不管多麼成熟,在媽媽的面前,他永遠都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一樣。生活中經常看到這樣情景:回家見到爸爸,第一句話問的就是爸,我媽呢?給家裡打電話的時候,如果是爸爸接的,那麼首先也會問,爸,我媽呢?我們走路不小心被人吓了一跳,也會本能反應一聲:媽呀,而不是喊爸呀。這就是區别本能對媽媽的渴望。
站在生物鍊的角度,就是兒子永遠需要照顧,但媽媽已經老了,照顧不了怎麼辦?于是就有了婚姻。于是媽媽就找了一個類似跟兒子年齡差不多的女人嫁給了自己的兒子,來照顧兒子的後半生,代替娘的角色。所以結婚那天,女人就叫新娘。娘代表這就是母親的意思。
通俗的講新娘就是接替老娘的接力棒,來照顧這個男人今後的日子生活。新人結婚可能在未來的日子裡,他會給你頂嘴,給你受氣,所以新娘要像老娘一樣包容他,如果可以的話,那夫妻之間還有什麼矛盾呢?所以要明白新娘的這個意義和責任。
結完婚以後,女人就不能叫新娘,入完洞房後第二天就叫娘子了,就是要敬她如娘,愛他如子,就叫娘子。你要像尊重媽媽一樣尊重自己的老婆,像保護自己的子女一樣去保護自己的老婆,這個就叫娘子。它是相似的,你不能老是要求女人對你怎麼樣,那你應該怎麼對她呢。
現在很多人,天天挂在嘴邊叫老婆,但一定要心口如一。老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喊的。始于月老,終于孟婆,這個才叫老婆。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詞語都經得起推敲,我們作為炎黃子孫,必須自己要先懂,明白這個意義和責任後,那婚姻中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就是新娘和新郎的由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