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羽絨服行業零售額

羽絨服行業零售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3:11:25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180(尺碼)的,要三百件,還做不做(生産不生産)?”

“現在廠裡沒有了,有了第一時間給你說。”

這是發生在鄭州羽絨服批發市場的一幕。從10月份起,羽絨服熱賣,廠家爆單,原料價格飙漲,商戶一個月銷量可能超過去年全年,批發商要憑關系和現金才有可能拿貨。

羽絨服行業零售額(商戶單月銷量超去年全年)1

但是,看似火熱的市場行情表層背後,羽絨服熱銷沒那麼簡單。

【一個月銷量趕超去年整年】

年初疫情席卷羽絨服行業時,尹鈞(化名)愁得徹夜難眠。大量的客戶退貨,未及拆封的成包羽絨服,在倉庫裡堆成山,溢得大廳、過道上無處下腳。每個單店存放有七八十萬元的貨,尹鈞粗略估計有200多萬元。

羽絨服行業零售額(商戶單月銷量超去年全年)2

市場解封後,尹鈞飛速地往外甩貨。廠家上門催帳,他帶着廠方奔赴各直營店監工,“每消化多少,廠家就拿走多少本金,利潤留給我,以穩定住上遊廠家。”

到了10月份,他終于清倉,徹底還清了上遊廠家200多萬元欠款。犧牲很大——他連軸轉了6個月,“整個人忙到懵掉。”體重由190斤直降到142斤,倆月開車跑了兩萬多公裡。

然而,令尹鈞大吃一驚的是,上半年以清庫存為主基調的羽絨服行情進入10月份以後,陡然翻轉——羽絨服意外地熱銷起來,甚至不夠賣了。

“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一個月銷量超過了去年全年。”尹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旗下長治直營店4天狂銷35萬元。他後悔不已,庫存是不是清得太早了?!

感到意外且驚喜的還有林漫(應受訪者要求為化名)。她家是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的羽絨服銷售大戶,旗下有兩個原創品牌,一年進貨10萬件起步。

目前是羽絨服銷售季中期,截至現在,她家已經賣掉了16萬件。這個數字是去年業績的2倍(去年入庫10多萬件,因為疫情壓倉庫2萬多件,實際銷售8萬多件)。“以往每年呈30%遞增,今年卻是2倍增長,很罕見。”12月14日,她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她說,羽絨服真正旺季(元旦至春節)還沒到,預估屆時極有可能再産生一倍的銷售量。

圈裡大戶“米思蔻蔻”,去年和前年銷售量都在10萬來件,今年卻調高一倍銷售量。米思蔻蔻羽絨服品牌創始人闫海瑞信心滿滿,“今年目标是20萬件,到底能不能實現,還得看年底的沖刺和最終的業績。但根據今年的戰略布局,我們信心十足。”

羽絨服行業零售額(商戶單月銷量超去年全年)3

【“靠關系和現金才能拿貨”】

熱銷的背後,則是整個羽絨服市場的産能緊張、供不應求、供給結構性失衡。多名受訪商戶反映,上遊廠家訂單爆滿,要挑單子,甚至出現斷貨現象。

“往年要50手貨(一手指的是一件衣服全部尺碼和全部顔色),廠家‘哐’一聲給你立馬發到。今年要30手,廠家磨磨蹭蹭得一周才能發。”尹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今年一看關系,二看現金,又有關系、又有現金,先給你發。”

往年,尹鈞店裡羽絨服SKU徘徊在200個到300個之間,今年上遊款式供應緊張,店内SKU不足200個。

尹鈞很着急。羽絨服集中銷售期分前期(9-10月)、中期(11-12月)、後期(元旦至過年)。别人都在賭前期,他卻把賭注放在了中期、後期,前期沒刻意加推,再加上有一定量存貨,所以撐到了現在。但當看到朋友圈流傳“南方工廠提早放假”、“12月25日停止進坯布”的消息後,再結合眼下緊張局勢,他十分憂慮後期供貨掉鍊子。

采訪中,河南商報記者恰逢一羽絨服品牌商與上遊廠家的電話溝通:

“180的,要三百件,還做不做?”

“現在廠裡沒有了,有了我第一時間給你說。”

林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現在客戶膽子很大,賣得不是特别好的加盟商,原先三手、五手地要貨,現在敢10手、20手地要。以往是小單補不斷,今年是很急切地補大單,感覺自己看準了。推測應該是從别家公司拿不到貨,轉了一圈,心情急切,轉過頭來要貨量就特别大。”

再往前追溯,羽絨服熱賣、産能緊張的源頭,則是羽絨原材料的緊張。行業數據以及商戶的反饋顯示,5月初,含絨量90%白鴨絨的價格為每噸18萬元,如今則暴漲至每噸29萬元。

羽絨服行業零售額(商戶單月銷量超去年全年)4

【訂單轉移來華,國内産能被分食】

源頭究竟在哪裡?為何會出現原料緊缺、産能緊張?

表面上看,今冬天氣寒冷加劇消費者購買欲望,同時春節前相比往年較長的銷售期,也在對羽絨服銷售推波助瀾。同時,上半年同行都在拼命甩貨,以回流資金活命,廠家不敢研發、不敢開訂貨會、不敢開工生産,導緻下半年存糧不夠。

深層次裡,多名行業人士則透露,國外疫情有增無減導緻全球訂單齊齊轉向國内,外貿走量明顯提升,分食了國内定量的市場份額。

一名資深行業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全球兩大羽絨原料主産區在印度和中國,印度受疫情之困,工廠停産、産能驟降,導緻全球采購商不得不把目光轉向中國。但是鴨子最少33天的飼養出欄期無法跨越,産能無法及時跟上。

一些數據可以佐證。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7月緻印度央行行長達斯的一封信中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财年總體需求量預計大跌25%~50%,有25%左右的紡織廠和制衣廠可能将永久性關閉,導緻成千上萬的人失業。

作為呼應,中國海關總署10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9月,紡織服裝累計出口15156.7億元,增長12.2%,其中紡織品的表現尤為突出,增長了37.5%。

10月14日,阿裡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

“印度無法交貨,海外商家才會被迫把供應鍊轉到中國來”,成為9月份以來羽絨行業從業者的一貫認知。

圈裡關于“印度紡織業裁員1000萬人”的新聞,鋪天蓋地。印度媒體數月前報道稱,由于印度政府給予印度服裝制造商協會的疫情補助仍未按時發放,将可能直接導緻印度紡織業裁員近1000萬人。

羽絨服行業零售額(商戶單月銷量超去年全年)5

【鋪貨模式走到末路?】

訂單緊張之下,也将原先服裝批發行業盛行的鋪貨模式,再一次推向備受質疑的輿論漩渦。廠商、總代和加盟商,相互間重新打量這一模式。

鋪貨,即下遊賒賬進貨,賣出去後再與上遊結賬。它有着天然的優勢——因為采購商不承擔現金壓力和庫存風險,品牌能夠快速在全國複制擴展,規模和影響力能夠瞬時迸發。

同時,它也暗藏着諸多風險。鋪貨追求代理商零庫存,所有的風險全系在上遊一人身上,需要在庫存、退貨率、資金之間尋求微妙平衡,極度考驗上遊掌控力。一旦把控失衡,或者退貨率奇高,大量庫存返回到上遊(有極端的退貨率高達95%),或者為了發展更多加盟代理,上遊大打價格戰,無異于自相殘殺,或者欠款難收、客戶失聯跑路。而對于代理商而言,自身不用背負庫存和銷售壓力,便不會專注賣貨。

數年前,家家戶戶都在踐行的鋪貨模式将行業帶入危險之境。當行業人人都在推行鋪貨,主張現金交易的商戶必定不被客戶接受,生存壓力下,最後隻能被迫裹挾屈從。

如今,羽絨服産能收縮,以及疫情造成的庫存高企、資金鍊緊張,鋪貨模式面臨再次考驗。雪域迷城創始人石清華說,疫情是一個轉機,讓鋪貨模式橫行天下的服裝批發商業重回正軌。在他看來,借助代理商資金來完成品牌急速擴張的鋪貨模式,初期的确創造了極大利潤,但在追求透明公開商業信條的當下,走到了盡頭。

不過,依然有堅持者。鄭州一家主做羽絨服的大型品牌商,今年計劃針對150家VIP客戶進行免費鋪貨;安徽一家女裝品牌商,花了10年時間精心打磨出6家形象店,每家店年純利潤在200萬元-300萬元,借此,他一舉帶動引來了上百家代理商,至今依然活得很滋潤。

或許,正如尹鈞所說,“沒有誰對誰錯,勝王敗寇。”

(編輯:劉夢鴿 吉倩倩 首席編輯 華麗娟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