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書法】鄭闆橋的書法是明清以來最據魅力的書法,獨樹一幟堪稱書法第一奇人,一句難得糊塗,道出的不僅是人生的睿智,更多的是人生的無奈。楊州八怪書法都好。鄭闆橋書法對後人影響很大
六分半體,對這種說法估計朋友們都知道吧。
這可是對鄭闆橋即鄭燮的稱呼。
鄭闆橋,畫竹可是堪稱一絕。
但其字如亂石鋪街獨具一格的字體,大家都叫六分半體。
對于六分半體大家并不陌生的,常見的難得糊塗四個字是我們常見的鄭闆橋精品書法之作。
可别說,其字結字“怪異”,筆畫奇特,的确令後人贊許。
今小編推薦其一幅書法作品,可是我們值得一看的。
其字結字大方得體,字形結構美,筆畫還是那樣的獨樹一幟,喜歡的看看吧!
鄭闆橋《吃虧是福》書法,系鄭闆橋清乾隆年間在濰縣(現山東省濰坊市)任縣官時所書。其碑現存濰坊博物館,已被保護,禁止碑拓。
本幅規格為:51X107厘米:
鄭闆橋書法《吃虧是福》
【賞析】“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利于彼,外不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繼平且安。福即是矣。闆橋鄭燮題”。做人要能吃虧,過于計較,得失心太重,反而會丢掉應有的幸福。“吃虧”不光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睿智。
學習鄭闆橋老師的書法有上10年了,特别的喜歡,今天收集了60多幅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支持轉發,一定記得在留言闆上:打上記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