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節說了“軍”字,說完“軍”字,說了“将”字,本來是想接着說“帥”,然後聊聊“兵”、“卒”。但是,近來有些不平靜,有些外國人,為老不尊,不遠千裡,來給大家添堵,于是決定臨時加一期“竄”字的介紹,對就是“竄訪”的“竄”字。
介紹“将”字時,介紹了如今“将”的用法,與其最初的意思已經有所區别,而最常用到的是其遠端的引申義。且簡體字的寫法,也是大家更難理解其最早的字義用法。
那麼“竄”字,我們先看看其《說文解字》中的介紹:
《說文解字》:“竄,墜也。從鼠在穴中。”
譯:竄謂躲藏。亦指逃跑;跑,會意字,以鼠在穴中示隐匿之意。
《說文解字注》:(竄)匿也。周易逋竄,左氏無所伏竄是也。堯典竄三苗于三危。與言流,言放,言極一例,謂放之令自匿。故孟子作殺三苗,卽左傳蔡叔之。爲正字,竄殺爲同音叚借。從鼠在穴中。漢書曰:奉頭鼠竄。七亂切。古音在十五部。
由此可知,“竄”字,特别是繁體的“竄”字造字之時,是以老鼠藏于洞穴之中,表隐匿之意,《左傳·定公四年》:“天誘其衷,緻罰於楚,而君又竄之。”。就是用的這個本義。
“竄”慢慢有了一些衍生的意義,最主要的一種衍義便是逃匿、逃跑。如:先秦·宋玉《高唐賦》中便有:“雕鹗鷹鹞,飛揚伏竄。”。以此義組詞有:流竄、竄逃、抱頭鼠竄、逃竄、竄亡、竄走、東奔西竄。
除了逃匿、逃跑,其他的衍義還有:放逐,如竄投(意為放逐),竄死(意為貶逐而死);慫恿,如撺掇(意為勸誘,慫恿);騷擾,如竄擾(其意等同騷擾)等。
那麼“竄訪”是什麼意思呢。表面意思是流竄訪問,貶義詞。綜合本義和衍義,宛如藏匿于洞中的老鼠一般,逃匿而來進行騷擾的訪問,其心為慫恿,其行可放逐。
“竄”的書法:
我們來看看古人筆下的“竄”字
“竄”的詩詞:
找了好久似乎這種貶義詞,入詩詞的不太好尋,還是在李大詩仙筆下找到這首《竄夜郎于烏江留别宗十六璟》。
竄夜郎于烏江留别宗十六璟
君家全盛日,台鼎何陸離!
斬鳌翼娲皇,煉石補天維。
一回日月顧,三入鳳凰池。
失勢青門傍,種瓜複幾時?
猶會衆賓客,三千光路岐。
皇恩雪憤懑,松柏含榮滋。
我非東床人,令姊忝齊眉。
浪迹未出世,空名動京師。
适遭雲羅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劍,及此二龍随。
慚君湍波苦,千裡遠從之。
白帝曉猿斷,黃牛過客遲。
遙瞻明月峽,西去益相思。
此詩是李白于流放之前同前來相送的妻子和妻弟宗璟的訣别抒懷,這裡的“竄”是放逐、貶谪的意思。
唐代王勃的骈文名篇《滕王閣序》中亦有句“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最後用《滕王閣序》中的一段來結束,與大家共勉,别為了些許宵小之輩的惡意行為而動搖了我們的青雲之志。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餘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