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哪裡來” 如何和孩子聊羞答答的性話題最恰當?
随着孩子步入三歲學齡前(Preschooler)的行列,小朋友感興趣的事物和話題也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對于生殖器、對于身體、以及對于自己從何而來的話題變得非常得感興趣!如果孩子已經表現出對性的興趣,那麼家長不妨順着小朋友的思路,加以正确而恰當的引導!
【女生沒有小雞雞】也許是觀察媽媽洗澡或用衛生間,明明發現了一個大秘密,隻有我們母子倆的一天早餐間,明明突然問道,“為什麼明明和爸爸有小雞雞,而媽媽沒有?”媽媽驚訝于明明之發現的同時,也意識到小朋友性敏感期的到來,為了不讓明明有天生優越感,也為了不讓小朋友感覺到女生身體有“缺失”,媽媽沒有說“男生有小雞雞,而女生沒有”的答案,而是告訴明明“媽媽和明明、爸爸一樣,都有小雞雞,隻是長得不一樣罷了,男生和女生的小雞雞不同”。明明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然後自言自語道,“媽媽和明明一樣,也有小雞雞,媽媽的看不見,明明的可以看見”。點到為止,這個問題就此結束。
【屁股有兩個洞洞】爸爸或媽媽在給弟弟換尿片的時候,哥哥不但是個好幫手(幫忙拿紙巾、幹淨尿片和扔髒尿片),而且還喜歡靜靜地觀看,小朋友可真是觀看加觀察哦!一天明明突然問媽媽,“弟弟的屁股上有兩個洞洞,一個噓噓,一個拉臭臭,明明有嗎?媽媽有嗎?爸爸有嗎?”媽媽告訴明明,“有的,我們大家的屁股上都有兩個洞洞”。随後再給弟弟換尿片,明明便會指着弟弟的屁股說,“我們大家的屁股都有兩個洞洞,一個噓噓,一個拉臭臭”,而且邊說邊指的位置還是正确的呢!
【站着與坐着噓噓】在明明如廁訓練的時候,爸爸和媽媽用衛生間,都是帶着小朋友的,于是明明便發現了一個問題,爸爸是站着噓噓,而媽媽則是坐着的,明明第一次知道如此區别是通過一本《歪歪兔》的系列叢書,媽媽在“美國孩子自幼培養的性别與隐私意識”一文中有所提到;後來通過觀察爸爸媽媽,發現果然如此,便引出了“為什麼”的話題,于是乎答案又回到【女生沒有小雞雞】的話題上,媽媽告訴明明,“因為男生和女生的小雞雞是不同的,所以明明和爸爸一樣,要站着噓噓,而媽媽要坐着,才不會弄髒、弄濕褲子。”當然,小男生的如廁訓練,還是從坐着開始的。
【明明屁股沒頭發】也是通過如廁訓練和對媽媽洗澡的觀察,明明發現了自己和爸爸媽媽的區别,“爸爸的屁股有頭發,媽媽也有,但為什麼明明和弟弟沒有”?(小朋友不知道那是體毛,因此稱之為“頭發”)媽媽于是趕緊糾正,“那不是頭發,長在頭上的才是頭發,明明看到的是體毛,小朋友都沒有,等明明和弟弟長大了,就會有的”;明明接着問,“什麼時候可以長大呀”?媽媽答“等明明18歲吧”!然後可愛的小朋友就開始數,“明明現在3歲,然後就是4歲、5歲、6歲...18歲喽”,哈哈,數數沒錯,但…好象不會這麼快吧?
【隻有媽媽喂奶奶】自從弟弟出生,每次媽媽母乳都不回避明明,由此明明知道了,自己也和弟弟一樣,是吃媽媽的奶長大的。于是一天晚上,可愛的明明鬧了一個大大的笑話,抱着Mickey哥哥,不但掀起自己的衣服,把Mickey哥哥放在自己的胸前,有樣學樣地喂奶;而且還把Minnie姐姐送到爸爸面前,想掀起爸爸的衣服請爸爸喂Minnie姐姐,爸爸将小朋友推開的同時,媽媽在一邊解釋道,“明明,隻有媽媽才可以喂奶奶,爸爸是不喂奶奶的”;明明問“那明明呢”?媽媽說“明明也不喂”;問“明明長大喂嗎”?答“不喂,隻有女生才可以喂奶奶”。也是從此以後,明明再也沒有掀起衣服給Mickey哥哥“喂奶”了,開始給Mickey哥哥喂輔食。
【明明從哪裡來的】也是緣于一本《歪歪兔》的書(“親子閱讀中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小朋友”),明明知道了,隻有媽媽與爸爸的種子相結合,才可能有明明和弟弟,半年多前,明明知道将爸爸和媽媽的手放在一起,說道“這就是明明”;而如今的小朋友,對于“明明從何而來”的問題,又有了新的見解。一天自己坐在沙發上再次看這本《歪歪兔》,小朋友突然問道,“爸爸的種子和媽媽的種子,怎麼在一起?爸爸怎麼把種子給媽媽?明明怎麼變出來的?”媽媽于是簡單而又簡單地說道,“爸爸是通過一個生命通道将種子送給媽媽,與媽媽的種子想結合,然後明明就在媽媽肚子裡象胡蘿蔔一樣生根、發芽、長大,長到媽媽肚子再裝不下明明的時候,明明就出來了”!
【找媽媽再要弟弟】連續多日,明明都一直對媽媽說着“再要一個弟弟”,媽媽對小朋友說“那你要和爸爸說喽”!媽媽的言外之意是,再要一個弟弟,可不是媽媽一個人可以解決的,也需要爸爸的配合呀!但沒想到明明說道,“要找媽媽,弟弟是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不是爸爸,媽媽再種一個弟弟”,哈哈...明明口出此言,估計也是緣于媽媽對【明明從哪裡來的】解釋吧?隻是,再要一個弟弟,可不是如“再種一個”這麼簡單的事情啊!話題沒有就此結束,明明繼續說道,“哦,媽媽需要爸爸的種子才可以種弟弟,爸爸,快點,給媽媽種子”,此時的爸爸和媽媽已經笑得前仰後合了。
【小編碎碎念】:媽媽對于明明所提出來的問題,以及所開始的話題,本着的一個原則就是,明明問、媽媽答,問多少、答多少,滿足明明好奇心的同時,也不做過多、過深、超出小朋友接受能力的引導。除此之外,媽媽為明明建立的一個性道德标準則是,在保護自己身體隐私的同時,也一定要尊重他人的身體隐私,那麼對于三歲的小朋友來說,簡言之,就是不随便給别人看自己的身體,也不随便看别人的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