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DOE?
試驗設計是對實驗方案進行優化設計,以降低實驗誤差和生産費用,減少實驗工作量并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分析的一種方法。
從20世紀20年代費希爾(亦譯作費雪)(R.A.Fisher)首先在農業生産中使用。20世紀60年代,日本統計學家田口玄一博士将試驗設計應用于工業過程優化,并在方法方面深入淺出,為試驗設計的更廣泛使用做出了衆所周知的貢獻,使此方法得到普及和發展。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6sigma管理系統中,試驗設計成為DMAIC重要的一環,使試驗設計得到更加廣泛的運用。
那為什麼要用DOE?運用DOE的重要作用是什麼?
作為一個産品設計工程師,你需要:
1) 做靈敏度分析;
2) 建立産品尺寸等特性的公差;
3) 确定零部件的特性;
4) 使用低等級的材料或者不見來降低陳皮成本;
5) 減少變差等。
作為一個工藝工程師(PE)、設備工程師(ME)或者質量工程(QE),你需要:
1) 進行過程能力Cpk研究;
2) 研究各種工藝參數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關系,以及其對産品特性的影響;
3) 不計較設備能力和操作方法對産品特性的影響;
4) 進行量具GR&R分析和研究等。
但凡以上工作都需要做各種各樣的試驗和數據分析,都需要用到DOE方法。日本工廠經常說到的一句話就是,“不懂DOE,你就是半個不合格的工程師!”
那麼DOE的基本目的是什麼呢?
我們在産品設計或者過程設計中,通常會關注某個客戶特殊特性Y(如下圖)是如何受到各種輸入因素(X‘S)的影響,需要對輸入因素(X‘S)的變化進行研究,并在他們變化引起顧客特殊特性Y的變化,最終确定哪個輸入因素(X‘S)是關鍵的及其最優值應該設定在什麼取值。那麼這樣就需要做很多試驗。
假定存在一個輸出Y在7個輸入因素X’S(即變量)影響下發生變化,每個X‘S變量有兩種變化水平即兩個取值,傳統試驗設計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傳統方法需要27次試驗。而按照DOE的方法隻需8次就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樣成本和時間效率的天差地别不言而喻。試驗設計實質是一種在128次完全試驗組合中抽取最具代表性的組合進行試驗的方案。經過統計專家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制作出了《試驗表》,保證了較高置信度。如:
1) 全因子試驗設計表
2) 分布試驗設計表
3) 篩選試驗設計表
4) 中心複合試驗設計表
5) Box-Behnken試驗設計表
6) 田口試驗設計表等。
那麼DOE有哪些主要方法呢?
常見的試驗設計方法,可分為二類,一類是正交試驗設計法,另一類是析因法。
1)正交試驗設計法
正交試驗設計法是研究與處理多因素試驗的一種科學方法。它利用一種規格化的表格——正交表,挑選試驗條件,安排試驗計劃和進行試驗,并通過較少次數的試驗,找出較好的生産條件,即最優或較優的試驗方案。其主要用于調查複雜系統(産品、過程)的某些特性或多個因素對系統(産品、過程)某些特性的影響,識别系統中更有影響的因素、其影響的大小,以及因素間可能存在的相互關系,以促進産品的設計開發和過程的優化、控制或改進現有的産品(或系統)。
2)析因法
因法又稱析因試驗設計、析因試驗等。它是研究變動着的兩個或多個因素效應的有效方法。許多試驗要求考察兩個或多個變動因素的效應。例如,若幹因素:對産品質量的效應;對某種機器的效應;對某種材料的性能的效應;對某一過程燃燒消耗的效應等等。将所研究的因素按全部因素的所有水平(位級)的一切組合逐次進行試驗,稱為析因試驗,或稱完全析因試驗,簡稱析因法。用于新産品開發、産品或過程的改進、以及安裝服務,通過較少次數的試驗,找到優質、高産、低耗的因素組合,達到改進的目的。
在進行DOE試驗設計之前,哪些前提條件需要保證,才能使DOE得到成功?
要确保試驗研究的過程是穩定和符合現實的。如果條件所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不妨可以用随機化、區組化、仿行等方法來盡量避免。
測量系統必須要有可靠的重複性和再現性。不然測量出來的數據都是不可信的。自然試驗結果都是不能信任的。
後語:大量質量朋友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和分享、轉發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分享和轉發,以示鼓勵,積善利他、傳播質量管理知識,長期堅持真的很不容易,堅持需要信仰,專注更顯執着,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堅持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