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背後藏着萬億生意。在新零售和社區團購的改造下,生鮮電商掀起了一輪争奪賽。”
美團下注社區買菜、首家盒馬菜市在上海開業、羅森進軍社區生鮮便利、誼品生鮮獲騰訊領投大額20億元B輪融資……随着巨頭和資本的大肆入局,生鮮市場再次被攪動。
新芽NewSeed(微信ID:pelink)了解到,蘇甯小店也宣布将于4月下旬,在小店APP平台上線商品預售和蘇甯菜場兩大重點功能模塊,其中蘇甯菜場主打24小時内從原産地直發至門店,最快隔日早上7點即可到門店自提。
相關業務負責人透露,蘇甯菜場業務正式上線後,将執行每天晚上9點前截止訂單的服務準則,以更好地在用戶周邊的原産地進行商品的調配。次日6點前,供應商會将清晨采摘處理的備貨配送至全國5000家蘇甯小店,供用戶在早上7點及晚上9點的時間區間内自提。
生鮮商品作為高頻剛需的産品,損耗一直是業界的一大難點,如今在新零售和社區團購的改造下又掀起了一輪争奪賽。
“手機下單、送菜上門,最快30分鐘可配送到家。”
3月26日,美團買菜啟動北京市場的測試,為天通苑、北苑兩個居民區服務站周邊1.5公裡之内的社區居民提供“手機買菜”的服務。品類涵蓋涵蓋蔬菜、海鮮水産、肉禽蛋、酒水飲料、水果、乳品早餐、廚房用品、速食凍品、糧油等。
在登陸北京市場之前,美團買菜曾在春節前夕在上海進行了試點。據悉,測試階段,美團買菜有“0元起送”、“0配送費”、38元新人禮包等活動。從0元看電影到0元坐車,如今,0元送菜到家也來了。
打開京東到家或者餓了麼,可以看到永輝超市、物美、京客隆、家樂福等傳統商超已經加大了生鮮上門配送服務,并且經常有滿49減20等活動。另一邊,錢大媽、愛白鄰等社區生鮮店,推出了不賣隔夜菜的策略,每天19時開始打9折,每隔半小時再打低一折,直到免費派送。
如何搶奪市場份額,成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補貼首當其沖。有用戶對新芽表示:“最近各種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發展的很猛,各種各樣的優惠非常多,願意去嘗試。不管怎麼說,羊毛黨薅的很開心。”
傳統商超、電商巨頭、新入局的玩家都盯上了“買菜”。近日,餓了麼口碑在阿裡本地生活生鮮夥伴大會上宣布,買菜業務目前已在全國100個重點城市鋪開,2018年業務量同比增長10倍,未來這一業務将擴張至500個城市,涵蓋廣東、廣西、浙江、雲南等省份。
阿裡、騰訊、首農等都紛紛加碼布局社區生鮮業務,以社區便民為核心,通過物流優化、中央廚房、鮮食加工中心等規劃和建設,着力為城市居民打造更具時效性的生鮮購買需求。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滲透率僅3%,每周會産生4.28次線上蔬菜消費,生鮮行業呈現出高頻需求 低滲透特點,用戶需求遠遠未被滿足。
如此誘人的市場,新老玩家們紛紛入局。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生鮮電商們紛紛開始布局前置倉,來縮短配送半徑與時間,方便用戶在下單後以最快的時間送貨上門。前置倉打破了傳統的物流配送,也改變着傳統生鮮電商的商業模式和社區用戶消費習慣。譬如,每日優鮮的前置倉已達1000個。
生鮮零售市場是巨大的賽道湧現了很多不同模式的經營者,社區拼團首當其沖。果蔬基本日買,日化油鹽米月購,網紅暢銷品躍躍欲試。社區拼團像一個雪球,越滾越大,加入的人群越多,蛋糕也就越大。
由于使用場景的差異,用戶的消費分化非常明顯,基于“人際關系”的社交産品成為巨大的流量窪地。創業者奔入,VC/PE伺機捕獲。
拼團類平台約有百家,但獲得融資的卻不多。但今年開年至今,大玩家都獲得了巨頭高額投資。新芽根據網絡公開數據梳理了較為知名的生鮮拼團電商,融資總額超30億元,20多家VC/PE入局。背後不乏紅杉資本中國、IDG資本、今日資本、達晨創投、鼎晖投資等一線投資機構。
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僅誼品生鮮近日就獲得了騰訊領投的20億元B輪融資,而叮咚買菜半年間,共融資了5輪,資方包括紅杉中國、今日資本、老虎基金等一線基金進入,估值也達百億。
此外,多社交、耗時少、收入高、活不累、無需考慮需要考慮進銷存等特點,使得“團長”越來越多,連蘇甯今年在全國範圍内就招募10萬名團長。新芽了解到,團長每拉進一個人進團,可從賣出的售價中獲得10%的收入。由于微信裂變式的傳播方式,這些團長們獲得的流量是呈幾何式增長,銷量也同樣。
GGV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徐炳東在接受采訪中表示:“模式‘重’有時是壁壘,前置倉的模式或者社區電商的模式都值得嘗試。目前來看,一些區域性連的小規模鎖是能把商業模型跑通的,如果大規模也能跑通,它就是巨大的市場。投資主要看它在效率上是不是有提升,是否真的創造了價值。”
C端驅動,可說是新電商的鮮明特征。對平台來說供應鍊是核心,配送是最節省成本的地方,這是投資人對于“新”電商創新的判斷,也是為什麼基于LBS的社區電商最受資本關注的地方。
2018年底,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發布的《生鮮電商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從2012年至2016年,國内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40億元增至950億元。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首度破千億元,同比增長59.7%。2018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1051.6億元。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生鮮線上消費占生鮮總消費的比例有望增長到15%。另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将達到5.3萬億規模。
而在這5萬億市場規模的大賽道中,菜市場占據70%左右的流通市場,從體驗和效率兩個維度都存在巨大的升級機會。以“生鮮電商”和“社區化服務”為切入口,也極大的提高了消費頻次,社區電商可将物流成本從20%縮減至2%。
泰合資本董事張璐在投資樸樸超市曾表示:“生鮮是消費領域高頻剛需的絕對流量入口,自2018年以來創新不斷、競争加劇,但目前生鮮賽道仍處于市場早期,未來至少有3-5年的高速發展期。”
買買買和拼拼拼都會上瘾,“前置倉 生鮮電商”進入了強競争業态。這些社區生鮮電商以果蔬為主,更強調30分鐘送達,将配送半徑縮短到了1.5公裡。這也意味着更快的周轉效率、更強的供應鍊、更多的前置倉。
虧損不可避免,大戰中的燒錢也不可避免,無論是倉儲建設還是整體的周轉,都需要時間。對生鮮電商玩家們來說,路還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