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拉響,屋頂吊燈晃動,山上碎石滾落。9月5日12時52分,地震襲擊四川甘孜泸定縣及周邊區域,房屋垮塌、大量人員被困,部分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
集結應急隊伍、打通救援通道、全力以赴搜救失聯人員、加快搶修震區基礎設施……地震發生後,四川各級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行動,争分奪秒和時間賽跑、與災情較量,統籌各方力量為生命護航,竭盡全力減少損失。 迅速響應 齊心協力多方聯動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當時我正在單位封閉值守。地震發生後,我立即來到廳指揮中心了解災情。”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地震與地質災害救援處主要負責人回憶。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震後30分鐘内,便派出由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帶隊的先期工作組趕赴震區。不到40分鐘,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啟動了省級二級地震應急響應,同步通知省特大地震防範應對工作專班全體成員單位負責同志集結至省應急管理廳指揮大廳,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 9月5日下午,四川省“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災省市(州)縣前線聯合指揮部(以下簡稱前線聯合指揮部)成立,下設12個組。
9月5日22時,經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根據地震災情發展态勢,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決定将省級二級地震應急響應提升為一級地震應急響應。這是四川省近五年來啟動的最高級别的地震應急響應。23時,前線聯合指揮部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在泸定縣磨西鎮舉行,通報災情和救援情況。 9月5日下午,該省應急管理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員迅速返崗,24小時做好應急值班值守。 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争分奪秒抓住黃金救援期。在這場關于生與死的緊急救援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隻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幅幅鮮活的畫面。 泸定縣磨西鎮青崗坪村在此次地震中受災嚴重。地震發生後,四川森林消防總隊甘孜支隊支隊長王紹剛趕到震區後,馬不停蹄帶領30人徒步4公裡山路到達青崗坪村,到達現場後,卻發現橋梁垮塌無法到達對面,一條波濤洶湧的河流就這樣橫亘在救援人員與受困群衆之間。 容不得過多考慮,雅江大隊大隊長張國勝帶領十人一邊拉着繩索,一邊小步挪動,通過管道緩緩地向河對岸前進,管道下面河水滾滾流過,到了對岸,他們現場砍樹制作了一座簡易的“生命橋”,救援人員從簡易橋通過後對青崗坪村進行全面搜救。
救援人員用擔架,把傷員轉送至簡易橋,守在簡易橋旁的救援人員接到傷員後,六人一組将傷員再轉送至約四公裡外的救護車上。這四公裡,他們走河道、爬山坡,踩在随時可能滑坡的路上……這樣的過程循環往複,在他們的努力下,青崗坪村300餘名群衆全部安全轉移,其中包括重傷員29人。 如何做好傷員救治?前線聯合指揮部醫療救援組和疫情防控組第一時間部署安排地震衛生應急處置工作,調派國家、省級醫療救援隊和省級衛生防疫隊趕赴震區開展工作,并安排華西醫院成立多學科專家團隊,根據甘孜、雅安需要及時開展遠程會診,強化前方與後方專家協同,确保傷員得到有效救治。 與此同時,四川省減災委辦公室緊急調配帳篷、棉被、折疊床等中央、省級救災物資,緊急支援震區。群衆安置組妥善安置受災群衆,截至發稿時,震區共設置安置點124個,集中安置2萬餘人。交通保障組組織雅安、甘孜兩地交通部門及正在附近施工的單位出動大型機具,全力開展搶通保通。 地震發生24小時内,前線聯合指揮部各工作組有序開展地震救援工作,争分奪秒搶救傷員、轉移群衆。
西部戰區駐川部隊、南方航空護林總站和四川駝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派出10架直升機,飛赴震區開展空中偵察、傷員搶救、人員轉移、物資投送等救援行動,并與軍民航空管系統密切協同,開辟了鳳凰山機場至泸定、西昌至泸定、新津至泸定、邛崃至泸定、夾江至泸定等6條空中“綠色通道”,以及10條救援航線。 9月6日,西部戰區駐川部隊出動4架直升機,南方航空護林總站成都站、西昌站出動5架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在震區開展救援。截至9月8日18時,共飛行126架次,轉運重傷員46名、輕傷員130名,轉移受困群衆467名,運送救援人員202名,投送食品、醫療等物資70.9噸。 水空并進 精準調度因勢施策 “目前,地震震區搶險救援力量已能滿足需要,社會搶險救援車輛及力量請勿前往震區。各類應急搶險、醫療衛生、應急物資運輸、建築鑒定等車輛持指揮部發放的通行證進入震區。”9月6日,前線聯合指揮部發布《關于對通往甘孜州泸定縣、雅安市石棉縣地震震區搶險救援道路實行交通管制的通告》。
在調度力量過程中,根據搶險救援需求與當地救援力量情況,梯次調度增援力量,科學分配、精準救援。 “救援過程中,針對駐川解放軍直升機、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機以及各類無人機同時作業的複雜局面,我們綜合考慮調度的一些具體情況。”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救援協調與預案管理處主要負責人介紹,最後決定指派地方飛行指揮人員加入軍隊飛行指揮組,明确飛行指揮權限、高效開展飛行指揮,合理調配直升機、無人機飛行區域和飛行時間,保證了航空救援高效、有序、安全。 截至9月7日8時,累計出動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公安特警、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醫療救援、交通通信電力等各類救援力量10058人、直升機9架。 9月5日晚,根據前線指揮部傳來的消息,受地震影響,得妥鎮紫雅場村成了“孤島”,700餘名群衆被困。由于前往紫雅場村的道路受損,隻能通過水上開展救援。9月6日清晨,前線聯合指揮部調集多支救援力量集結于得妥鎮,準備實施水上營救。 9月6日起,陸續有隊伍從水面嘗試進入紫雅場村,但救援隊伍攜帶的救援船艇運力有限,如何提升轉運能力成為擺在救援人員面前的一道難題。 前線聯合指揮部将達州市應急管理局今年新購置的沖鋒舟、橡皮艇調集過來用于救援,這批裝備是傳統水上救援單位運力的3倍至4倍,最大裝備可實現單次12人的運載量。
9月6日9時許,第一批10艘救援沖鋒舟、橡皮艇從達州市出發。2小時後,第二批次2艘救援沖鋒舟、橡皮艇從達州市宣漢縣出發。當日23 時,首批沖鋒舟、橡皮艇到達指定位置。次日3時,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兩批次12艘沖鋒舟、橡皮艇,近20名駕駛員完成集結。 此時,尚有超過百名群衆被困紫雅場村。 9月7日7時許,12艘沖鋒舟、橡皮艇載着救援人員從得妥鎮得妥村出發前往紫雅場村。10時,首批12名群衆乘坐沖鋒舟、橡皮艇安全轉移。 技術支撐 有效提升營救效率 地震救災中科技是重要支撐力量。 “值守人員緊急集合!準備出發,按上級要求趕往震區,注意安全!” “地震快速評估簡報已上報至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請繼續做好研判工作。” …………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四川省地震與地質災害應急技術保障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對技術支撐保障團隊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開展分析研判,于震後8分鐘形成《四川甘孜州“9·5”泸定縣6.8級地震快速評估簡報》,上報至省抗震救災指揮部;震後20分鐘派遣的第一批次前方工作組1車5人攜帶無人機、三維激光掃描儀等應急裝備奔赴震區,開展應急技術保障,為救援指揮提供決策依據。
9月5日19時36分,前方工作組抵達泸定縣磨西鎮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前方工作組立即分成兩隊開展工作,一隊協助抗震救災前方指揮部開展相關工作;一隊前往受災點進行數據采集。20時,前方工作組運用無人機制作完成磨西鎮VR全景影像,并迅速将現場災情實際情況展示給後方指揮部,為指揮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地震發生後,保障通信暢通是當務之急。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和省應急管理廳立即啟動應急通信保障二級響應,緊急調度大型高空全網應急通信無人機趕赴震區。
9月5日17時,騰盾雙尾蠍無人機挂載光電偵察吊艙、空中基站設備在機場起飛,1小時40分鐘後無人機就飛抵震中區域上空,啟動災情廣域巡查并實施公衆通信覆蓋任務。 9月5日20時左右,搶險救災指揮和受災群衆手機通信陸續恢複。 與此同時,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運用鑫遠眺衛星便攜站,助力開展現場通信恢複,音視頻等信息實時回傳,區域性WIFI覆蓋等工作。同時,該公司還為4G LTE基站提供互聯網寬帶傳輸,在應急現場提供穩定的基站接入能力,打通通信鍊路,滿足應急現場語音通話和4G網絡服務需求。 衆志成城 構築全民防線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第一時間發布相關信息,回應社會關切;5日晚,召開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公布地震最新傷亡和救援等情況;9月6日、7日、8日,前線聯合指揮部每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地震最新情況……第一時間将信息公告社會,及時發布最新災情統計和救災進展,使公民知情權得以充分保障,這種開放式救災、開放式宣傳赢得了全社會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彙合成一股同心抗震力量。
日前,泸定縣青青兒童樂園在磨西鎮貢嘎廣場投入使用,磨西鎮安置點的少年兒童在志願者的陪護下,開展手工繪畫和趣味遊戲等活動。 “哥哥,這個我不會,你教一下我。”來自磨西鎮的小朋友紮西拉着志願者的手說。 9月7日清晨,在青青兒童樂園,志願者正帶領孩子玩遊戲,疏解地震帶給孩子們的緊張情緒。一部分志願者來自當地幼兒園,對照顧孩子相當有經驗。
“我們還将持續對孩子們展開心理疏導。”志願者劉麗說。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市、縣三級團組織第一時間響應,組織開展志願服務。 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應急管理廳聯合發布《告社會組織和志願者書》,呼籲大家有序救災;共青團四川省委、省應急管理廳,以及團甘孜州委、團雅安市委、團泸定縣委、團石棉縣委分别成立泸定地震應急志願服務協調中心,引導社會組織和志願者有序參與此次災害應對。 9月5日,四川省青年應急志願服務總隊派出眉山支隊、雷波大隊、犍為大隊前往甘孜州泸定縣,派出宜賓支隊、筠連大隊前往雅安市石棉縣;團甘孜州泸定縣委、團甘孜州康定市委分别緊急招募組建了應急志願服務隊伍,參與秩序維護、場地消殺、帳篷搭建、物資發放等志願服務工作;志願者們積極響應團泸定縣委、縣西部計劃項目辦号召,按照統一部署,根據志願者個人專業特長成立多支志願服務小分隊。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地震發生後,各地社會力量聞訊而動,組織開展救援工作,通過物資援助、救災籌款等幫助當地居民渡過難關。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從四川省紅十字應急物資儲備庫(眉山倉庫)緊急調撥救災物資馳援甘孜、雅安地震震區,包括320頂帳篷、2200個赈濟家庭包(箱)、1200床棉被、300張折疊床。同時,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立即上線網絡救災籌款項目,支援地震震區;中華救助基金會及時籌措救援物資,包括帳篷、防潮墊、應急燈、棉被、棉大衣、方便面等,于9月5日晚從成都發往震區。
地震發生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向四川緊急捐贈5000萬元,用于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通過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捐款5000萬元;國家能源集團捐款5000萬元,支持抗震救災和盡快恢複震區生産生活秩序;鞍鋼集團緊急向四川省慈善聯合總會捐贈2000萬元,并安排駐川企業攀鋼集團全力做好支援抗震救災工作……大災面前,國企、私企、基金會和社會各界人士心系震區,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7日8時,多家中央企業已捐款超過11億元。 “我們心連心,彼此關愛,共渡難關。”9月7日晚,在雅安市石棉縣世紀廣場安置點一頂貼滿兒童畫的帳篷外,“石棉加油”四個大字格外醒目,這是安置點的孩子們為抗震救災加油鼓勁創作的。“兒童畫牆”在霓虹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溫馨。
媒體關注
來源:新華社四川頻道、中國應急管理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