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彼得勃魯蓋爾繪畫風格

彼得勃魯蓋爾繪畫風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16:12:52

彼得勃魯蓋爾繪畫風格(歐洲美術史第一位農民畫家彼得)1

彼得·勃魯蓋爾《鄉村婚宴圖》

今年是彼得·勃魯蓋爾逝世450周年,是時候揭開其藝術的秘密了。

彼得勃魯蓋爾繪畫風格(歐洲美術史第一位農民畫家彼得)2

彼得·勃魯蓋爾《收割》

尼德蘭畫派與意大利藝術的氣質在他的作品中兼而有之

在歐洲有兩處小鎮都叫作勃魯蓋爾,它們都有可能是畫家彼得·勃魯蓋爾的誕生地。一處位于荷蘭安特衛普的東部,距離斯海爾托不遠,一處則在比利時林堡的南部。

彼得·勃魯蓋爾首次出現在1551年安特衛普行會名單中,換句話說,1551年他成為了一名被認可的獨立畫家。勃魯蓋爾在安特衛普的時候,師從彼得·庫克·範·阿爾斯特,并娶了庫克的女兒瑪利亞為妻。最終于1569年在布魯塞爾過世。

有一位畫家對于勃魯蓋爾影響極大,他的名字叫作希羅尼穆斯·博斯。熟知藝術史的朋友應當都知道奇才博斯。他是斯海爾托人,可以說得上是勃魯蓋爾的老鄉。雖然按照時間來看,勃魯蓋爾應該是沒有機會成為他的學生了,但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勃魯蓋爾應當是受到了博斯藝術的影響。他追求博斯藝術中那種放蕩不羁的表達方式,通過比較博斯的《人間天堂》與勃魯蓋爾的《死亡的勝利》,就可以看出博斯幽默诙諧的方式對勃魯蓋爾的影響。之後他在安特衛普印刷出版商傑羅姆·科克名下工作,而科克就曾經将博斯的作品制成版畫。科克發掘了勃魯蓋爾幽默的設計天賦,将其視作第二個博斯。

勃魯蓋爾被正式視作安特衛普藝術家的時期,恰好是尼德蘭藝術史上非常關鍵的時間段。當時的他不屬于一流藝術家。勃魯蓋爾的作品缺乏宏大的氣質,也沒有古典文化底蘊,并不具備當時優秀藝術家的品質。在老一輩的藝術工作者看來,勃魯蓋爾的畫不夠細緻,略顯粗糙。在意大利藝術影響至深的年代,他的老師庫克也承襲了意大利藝術,勃魯蓋爾也曾前往意大利學習,可令人疑惑的是,勃魯蓋爾的意大利之旅并未對他的趣味造成影響。他似乎并沒有羅馬主義那般的野心,與他那個時代的藝術家相比,勃魯蓋爾有意識地選擇了一條保守的道路,直到晚期才逐漸在畫中顯露出意大利藝術的些許影響。在勃魯蓋爾的作品中,不論人物還是風景,都包含了尼德蘭畫派與意大利藝術的氣質。

彼得勃魯蓋爾繪畫風格(歐洲美術史第一位農民畫家彼得)3

彼得·勃魯蓋爾《尼德蘭箴言》

他的人物畫特立獨行,人物樣貌大同小異,豐富的人物形态卻讓畫面生動不已

除了喜歡直接觀察大自然外,勃魯蓋爾喜好講述一些新奇故事。他懷疑固有的儀式、懷疑既定的規則,不熱愛神聖之物,他永遠尋求新的角度、新的面貌,永遠追求更廣闊的有利位置。他極具想象力,過多的想法常常促使他沒有時間弄清細節。他一直樂于展現新的東西,這種沖動促使他在藝術世界充分發揮自己的本性。勃魯蓋爾對人物表現能力極強,他的畫面裡有衆多人物,但在姿态上卻沒有一個是重複的。他不曾在意表現科學完美的人物透視,而是在意人物的動作,尤其喜好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抓住人物在運動中不斷變化的輪廓。他所表現的動作與動機都令人信服。受到當時意大利文藝複興藝術的影響,16世紀的尼德蘭藝術家開始繪制裸體形象,服裝更像是作為一種裝飾披在形象身上,但勃魯蓋爾并不這樣看待人物,在他心中,人物與服裝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

勃魯蓋爾的人物一般都呈現矮胖的形象,透視角度自上而下,人們聚在一起,笨拙卻又靈動,每個人物都有其不同的形态,卻沒有任何一個會讓人聯想起學院派的人物,那些直立的、高傲的裸體形象。他放棄了尼德蘭畫家傳統的繪畫方法,即詳盡地描繪人物的造型與紋理。勃魯蓋爾制版的經驗培養了他忽視細節,注重整體的能力。在他的筆下,形象的輪廓是清晰肯定的,他甚至不懼怕去強調人物的輪廓線。這種将明确的輪廓線與傳統色彩并用的方式,使他的畫面表面上是複古的,但技法上卻是流行的。勃魯蓋爾沒有将主題用傳統的構圖圖式表現,而是将目标放在畫面主題整體的原創性設計上。他的經典作品《尼德蘭箴言》中,形态各異的人物形象展現了濃濃的尼德蘭風情。

勃魯蓋爾不斷展現着動作,對色彩和線條的細微差别沒有太過重視。他更在意人的外在而非精神,更在意類型而非個人特性。那擁有銅鈴大眼的滑稽又狡黠的農民頭像是一類人的形象特征。但當勃魯蓋爾描繪大量的人物時,那幾近類似的面龐形象并不會讓畫面顯得乏味。畫面的整體感覺削弱了觀者對于細節的評判。勃魯蓋爾的興趣并不在于對人物個體的深入研究。《狂歡節和封齋期之争》中的人物樣貌大同小異,其豐富的人物形态卻讓整個畫面生動不已。

勃魯蓋爾先去了法國,随後再前往意大利。在1553年,勃魯蓋爾曾作過一幅名為《羅馬》的作品。而他所創作的《博士來拜》也可以看出他模仿了意大利藝術的特征與風格。人物比例拉長、動作誇張,這些都帶有文藝複興晚期手法主義的氣質,因而有學者會說“勃魯蓋爾作品中對于古典藝術的引用,還有被人熟知的後期作品中農民的不朽形象,以及其後期農民繪畫和風景畫中蘊含的更為流暢的空間和構圖感,都來自意大利繪畫傳統。”

彼得勃魯蓋爾繪畫風格(歐洲美術史第一位農民畫家彼得)4

彼得·勃魯蓋爾《到埃及去》

把原本對于人物的關注轉移到風景上,這在400多年前是相當超前的意識

在15世紀的繪畫作品中,人物一般為畫面的中心,而風景則處于很遠的位置。即使到了16世紀,風景在畫面中的地位依舊不高。勃魯蓋爾扭轉了這種關系,他對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繪畫作品提出了質疑,反之将人物形象置于次要的位置,把原本對于人物的關注轉移到風景上。勃魯蓋爾筆下的風景具有深度與廣度,他着力于探索自然的精神,也會時不時透露個人的喜好。前往意大利的途中,勃魯蓋爾經過阿爾卑斯山,他深受自然壯麗景觀觸動,逐漸懷疑傳統範例下的風景表現是否正确。根據尼德蘭畫家卡爾·凡·曼德爾的記載:“大師(勃魯蓋爾)消化了阿爾卑斯的山脈與岩石,又通過他的繪畫作品吐露出來。”同時期的畫家在描繪風景時,多采用陡峭與鋸齒狀的岩石以平面向上的方式繪制,勃魯蓋爾則選擇用對角線的方法深入畫面中,用以展現豐富的遠景,《雪中獵人》即是一例。

尼德蘭的中世紀哥特藝術傳統與意大利繪畫藝術都在勃魯蓋爾的風景畫中得以展現。勃魯蓋爾的風景畫随着時間的發展逐漸展現了從微觀世界向宏觀世界轉變的過程,在這轉變中,哥特藝術與意大利繪畫藝術兼容并茂。勃魯蓋爾最初借鑒林堡兄弟《月曆圖》的創作模式,繪制了1565年的季節組畫。這套畫原有6幅,每幅表現了2個月的氣候特征。他與前人的不同之處在于,勃魯蓋爾偏向于将人物與每月的生産置于次要的地位,着重于渲染不同月份與季節的氣氛。這些畫的重點在于表現一年當中自然本身的變化。例如《暗日》(二月)、《牧草的收獲》(七月)、《歸牧》(十一月),畫面中的景緻不僅來自尼德蘭的本土風貌,還結合了勃魯蓋爾對阿爾卑斯山脈積雪的記憶。

勃魯蓋爾是保守的。奧托·本内施曾提到,“勃魯蓋爾從意大利回到故鄉後,馬上繪制了《那不勒斯灣》。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勃魯蓋爾最早期的作品,畫中把握宇宙的恢宏氣度中蘊藉着類似的宇宙圖志的概念。同時,球和圓的概念還支配他的人物畫和風景畫,作者以此向觀衆傳達地球巨大穹廬的感受。”勃魯蓋爾在有限的繪畫空間中展現了非同尋常的張力,而這種繪畫方法源自于尼德蘭畫派的傳統,回想一下帕蒂尼爾、博斯的作品,便能夠體驗到這種畫派的特質。從意大利回到故土的勃魯蓋爾,非常具有自己的主見,他不受當時流行藝術的影響,依舊沿襲尼德蘭傳統的技法,他透過現象看本質,采用理性吸取意大利藝術精髓的方式,為尼德蘭藝術注入了更為開拓的氣概。勃魯蓋爾的藝術影響了17世紀的尼德蘭畫家,魯本斯沿襲了他的藝術技法、倫勃朗則吸收了他的繪畫精神。雖然勃魯蓋爾的畫并不完美,但他無疑是可與楊凡艾克、倫勃朗相并肩的尼德蘭畫家。

彼得勃魯蓋爾繪畫風格(歐洲美術史第一位農民畫家彼得)5

彼得·勃魯蓋爾很擅長觀察和描繪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他的畫作往往在尺幅之間就能展現一個龐大的世界。這幅《孩子的遊戲》就是百科全書式的繪畫,彼得·勃魯蓋爾描繪了當時孩子們的80種遊戲:滾鐵環、吹氣球、擡轎子、抽陀螺、跳馬……畫家以細膩入微的刻畫功力,還原了16世紀一個活躍小鎮的風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