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什麼是翡翠“種、水、地、密度”四個概念,是大家最常聽到的詞,在網絡上相信也有很多解釋,但是要麼解釋得模糊,要麼就是不能被直觀的理解,總給人似懂非懂的感覺。那麼今天我就從我個人理解的角度,把這幾個概念放在一起講,用最簡單的語言區分開來。
上面是沒有經過燃燒提純,下面是經過燃燒提純的,課件做反了
首先,我先來談談翡翠的種,“種”簡單地說就是翡翠的硬度。它是由組成翡翠的礦物成分和礦物結構決定的。
翡翠的“種”會影響到翡翠的硬度,而翡翠的硬度高低會影響到光澤度和透明度(結合水頭)。
而不管是“種老”還是“種嫩”,都是翡翠的種,都是由相同的礦物成分和礦物結構形成。區别就在于是否經過燃燒、提純(經地殼運動火山噴發),如果經過燃燒、提純,那就是翡翠的次生礦,這類的翡翠純度高,從而影響到翡翠的硬度也高。如果沒有經過燃燒、提純,那就是翡翠的原生礦,這類翡翠的純度比不上次生礦,硬度也比不上次生礦翡翠的硬度!所以翡翠的純度越高,硬度也就越高,種也越好。
其次,我們來談談翡翠的“水”。簡單來說,翡翠的“水”就是指手電筒打燈到翡翠上的光圈大小,也稱“空度”。
翡翠的“水”,也叫水頭,直接影響到透明度。透光度好稱為水長,透明度差稱為水短。如果把“種”和“水”結合起來,可以分為三種情況:有種無水,短水;有水無種,種弱;有種有水,貨好。翡翠“水”越好,透明度就越高,價格也越高(結合種頭)。
第三,我們來說說翡翠的“地”和“密度”。簡單來說,翡翠的“地”是指翡翠的幹淨程度以及和“水”(透明度)、色彩之間的協調程度。是“種、水、色”相互之間的映襯關系。
而翡翠的“地”又和翡翠的“密度”有很大的關系,可以說“密度”就是放到翡翠的“地”之中,而翡翠的“密度”就是指晶體結構的排列緊密度和晶體的顆粒大小,晶體結構排列得越緊密,晶體顆粒越細膩,那麼“密度”就越大。
所以,翡翠的“地”是需要結合“種、水、密度”以及“顔色”去區分優劣的,是從整體上去描述和把控的一個概念。
為了大家能更加簡潔明了的區分這幾個概念,所以就簡單概括描述一下,沒有把内容往深處講,也沒有拓展說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