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大事,結婚、添丁為喜事,去世為喪事。現在的大部分結婚喜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變成“四不象”了,依稀還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喪事在大部分農村地區仍保留着各自的傳統和特色,但一直在與社會現實相較勁,估計過不了多少年也有消失的危險。
我家在魯西南農村,孔孟之鄉,禮儀之邦,自孔子就有守孝三年之禮。據考證,在以前的朝代,上到皇親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還繼承這一傳統,到現在還有這一制度,不過成了一種形式。原先守孝三年變成了三周年再舉辦一次稍微大點的祭奠儀式,就算是守孝三年完畢,三年期間基本上沒有了守孝的内容了。
喪事看似是一件死了人發個喪,逝人“入土為安”的一件形式上的事,其實喪事中蘊藏着許多傳統。
人情世故
死人的事是家庭中的大事,也是村裡的大事。村裡有專門管事的班子和人,現在叫紅白理事會,有相對固定、分工相對明确的的人員專門負責,領頭的叫“總理”,幹活的叫“忙人”。哪家死了人,除了本家都參與外,其他外姓家族都必須有人參加,這叫約定俗成。如果說别人家有事,你不幫忙,輪到你家有事時,别人也不去幫忙,你會很沒有面子,所以每個姓的家族都會派人主動靠上去當“忙人”。這個時候非常和諧團結,原先有些小矛盾的人現在也能夠“搭腔”了。
主家為了把事辦好,對“總理”“忙人”非常客氣,又是磕頭,又是遞煙倒水,一般是“總理”幾個人與主家商量辦喪事的主基調,主家根據家庭财務狀況及親戚多少,向“總理”們“透個底”,“總理”們聽後,再提提建議,問問關鍵問題,基本上确定後,“總理”們就會說:“您們放心!這個事就交給我們了,絕對把老人家的事辦好!”主家也邊遞煙邊非常殷勤地說:“請老少兄弟爺們們多費心!多費心!拜托各位了!”
商定後,“總理”們會召集“忙人”們開會安排分工,有負責送書的,有負責内櫃外櫃的,有負責禮制的,有負責墳地的,有負責擡棺看殓的,有負責做大席的,有負責涮鍋燒水的等等,具體到事具體到人,“總理”們随時可以調遣人員吩咐臨時工作。這些都是人情,體現了農村相互協助、相互支持、共同承擔的一種傳統文化,也是一種感情的積澱。
燒紙磕頭
為了體現對逝者的哀悼,為了體現兒女的孝心,為了體現家庭的面子,我們那邊喪事中的禮儀程序還是比較複雜的,不過仍比原先簡化不少。一般是三天的事,老人一咽氣,首先通知娘家人,抓緊來吊唁,其他親戚陸續通知。第一天得到信的人基本上都要去吊唁一次,第二天叫“開門”,算是正式進入程序了,這一天所有的親戚朋友一早就應該去,特别是娘家人必須去,先去哭一場,然後分親戚親疏遠近分别配給不同的“孝”衣或帽。
燒紙磕頭哀哭需要兩天的時間,孝子和親戚燒紙磕頭一天需要至少5、6遍,這個有點多。第一天,燒紙磕頭完吃飯,火化前1次,火化前要組織親戚看殓,火化回來1次,“送行”1次,晚飯前後再1次。第二天一直到下葬前都要燒紙磕頭。燒紙磕頭是有順序的,孝子先來,孝子賢孫們披麻戴孝全場哀哭磕九個頭,而後是兒媳侄媳孫媳,再是閨女外孫女外孫媳婦。後邊就是娘家人的兄弟、侄們和兄弟媳婦、侄媳婦們,這時需要孝子孝媳出來喪屋跪接。再後來是閨女婿、侄女婿等,最後是鄰朋。燒紙磕頭中是有講究的,一般是磕頭九次,前四次算第一部分,第五次要上前敬香敬酒,後四次是第二部分,磕頭後需到喪屋跪下再哭幾聲,執喪人喊一聲,可以起身撤離。磕頭不能太快,顯得不尊重逝者和主家。哀哭也是有講究的,孝子孝媳們需全程痛哭,其他親戚前四次磕頭時不用哀哭,從第五次敬香敬酒後,需要哀哭,其他鄰居朋友則磕頭就行。“送行”也是講究的,出喪屋走西南,孝子拿着老人的一件衣服,其他上手中拿着點燃的香,“忙人”拿着紮的紙馬紙轎等,一幫人在“忙人”擡着案闆,邊點燃“元寶”邊扔到地下的引領下,口中念叨着既定的話,緩緩走到指定地點,進行簡單的燒紙磕頭後,一把火燒了所有拿過去的東西返回。
第二天,早上吃過飯,開始在内櫃上禮金,親戚關系相同的一塊商量上多少錢,然後走到内櫃交錢記賬,包括錢、帳子、花圈、貢品等詳細記錄。
中午吃飯前的一次燒紙是最重要的。娘家人地位很高,喪事辦的圓滿不圓滿,娘家人最有發言權,真要是主家喪事辦得稀裡糊塗,娘家人真敢當場讓你下不了台。燒紙時需要孝子在外邊老遠的地方接娘家人,孝子走幾步就轉回身磕個頭。娘家人一般走得很慢,有的走到喪棚需要很長時間。可累壞了端貢品和吹唢呐的人,但也不白累,需要接的親戚給“忙人”送煙拿錢,不然不給你輕易端貢品引路,面子不好看。親戚多的人家,這次燒紙需要1、2個小時。中午吃飯時,娘家人需坐到最前頭,其他随意,吃飯過程中,孝子來磕頭感謝所有的人,叫“謝飯”。
直到下葬圓墳才算結束。“十裡不同鄉,八裡不同俗”,喪事中的許多細節規則不盡相同,但大體程序差不多。
農村大席
一提起“農村大席”,就會垂涎三尺。我們那兒的紅白喜事上的大席是最好吃的菜系之一,一般都是在家自己做,非常接地氣,也算是飲食文化的傳承。前幾年,喜事有去飯店辦席的,索然無味了,又回來了。喪事基本上是現場做,現場吃,就出現了一批奔走在各大事之間的廚師班子。農村的喪事辦的好不好,一般人的評價,那就是大席做得好不好,要是有人說哪家大席做得沒法吃,那基本上就算是這個事辦的不成功。
我們那兒的喪事大席叫“雜菜湯”,一般在路上碰見熟人問上哪兒去,如果他說“喝雜菜湯去”,意思就是去奔喪。早二十年開外,生活不富裕,那時最主要的那一頓席才8個碗。
家裡有人去世之後,主家和“總理”商量着能來多少親戚,大約辦多少桌、辦多少錢的席,焗匠拉個菜單子,然後有人去采購。“忙人”們忙着支鍋、找闆凳桌椅、找盤子找碗,燒火的、洗碗的、端托盤的等分工協作。那時焗匠是免費幫忙的,一般5、6個人,主家對焗匠那必須要客客氣氣,做得好吃不好吃一是看廚藝,二是看他心情好不好,所以必須客客氣氣的。最後還得請焗匠喝場酒,再送點煙酒,就算主家會辦事。
随着生活條件的改善,面子越來越重要,有第一家辦席好的,後邊的事基本上不能差,不然,農村人愛背後議論,做得不好會被戳脊梁骨。現在喪事的大席大多直接大包給專門做大席的人,減少主家不少麻煩。大席的檔次與喜事的大席差不多了,講究幾個盤子幾個大件,煙酒檔次也不低。說實話,有些不符合農村勤儉節約的精神,應該适當規範一下,不主張“一刀切”。但話又說回來,這些也算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産物,随着時代的發展也會再慢慢變化的。
喇叭班子
喇叭既唢呐,我們那兒叫“吹喇叭的”,是優秀的民間藝術,是優秀的傳統文化,發起于民間,發展于民間。唢呐、竽、弦子等之所以能保留到現在,離不開農村紅白喜事這個平台。因為需要,産生了一批農村的唢呐藝人,讓這個民間藝術得以傳承,如果沒有這個平台,這項民族藝術會很快在民間消失。大部分農民還去不了大雅之堂去欣賞唢呐演奏。
喜事用唢呐體現喜慶,“喜喪”用唢呐寄托哀思。如果農村的紅白喜事沒有喇叭班子捧場,顯得非常冷清,沒有應有之意,就像現在唱歌如沒有音樂伴奏,歌手不會唱,聽起來也乏味。盡管在社會現實的要求下,農村人從心底裡還是想用喇叭班子,圖個熱鬧,特别是農村的老頭老太太們更是期待,晚上現場聽老戲能聽到半夜,有時還要求再唱一段。前幾年,喇叭班子出現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影響情緒,需要規範,正兒八經的吹就行,别搞歪門邪道。
随着農村得發展,80後的年輕人很少在農村住了,也基本上不會種地了,更别說農村紅白喜事中的一些道道規矩,他們不屑去問、去學,更無心去繼承。等老一輩同志們百年之後,紅白喜事中的那些事不用現在規範,就會慢慢自然消失。建議好的傳統能讓他多保留一天就讓他保留一天,畢竟失去的東西再找回來還是有難度的。
作者:劉繼國
壹點号 遠山的呼喚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