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之宗 梨
梨,是很古老的果樹,中國是梨樹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詩經》裡已收載題為《甘棠》的詩篇。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
“甘棠”又名“棠梨”,是野生梨。《周禮》則有采集梨果作祭祀品的記載。1972年至1974年間,考古人員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的座公元前168年漢墓裡,發現有完好的梨核,表明至少在距今兩千一百多年前,中國古人食用梨子已很普遍了,因而尊之為“百果之宗”。
風高榆柳疏,霜重梨棗熟
屬于薔薇科喬木的梨,品種十分繁多,可作水果食用者隻是其中一小部分。梨樹因品種不同,其果實成熟時間不盡一緻,通常多在秋季。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773-819)的詩句:“風高榆柳疏,霜重梨棗熟”(《田家》),确切描述了梨、棗成熟的時機和景象。再者,梨樹品種的不同,其果實的可口性也有着很大的區别,宋代哲學家、詩人邵雍(1011-1077)就很生動地寫道:
願君莫愛金花梨,願君須愛紅消梨。
金花紅消兩般味,一般顔色如胭脂。
紅消食之甘如饴,金花食之颦雙眉。
…
(《食梨吟》)
紅消梨又名紅笑梨,形大而勻稱,紅豔而皮薄,香脆而蜜甜,主要出産于河北遵化地區。被奉承為老“佛爺”的慈禧太後,據說喜食此種梨,所以紅消梨也被稱為“佛見喜”。
紅笑梨
“快果”“快人”小佳話
中國古人食用梨,體驗到它對人體保健的重要功效之一是利大小便,所以,“利”加“木”字就成為“梨”字了。也正因梨的通利性能,所以古人稱它為“快果”,有趣的是,清代詩人黃景仁(1749—1783)根據梨的“快果”别名,将性格爽快的人稱為“快人”,把别名為“快果”的梨與性格爽快的人相互聯系并論,賦詩“結友須快人,食果須快果”(《謝程石緣饋梨》),成為食梨之佳話。
梨膏糖
生津,清熱,潤肺,是梨子的又一重要功效,“梨膏糖”就是根據此特點調制的成藥。
梨膏糖
名相魏征以梨治母
相唐代名相魏征(580—643)之母患咳嗽,因醫家診治的處方中有苦味藥而拒服,以緻咳嗽症狀纏綿。魏征想到梨子有化痰止咳的作用,于是囑侍者将梨子與産母親服用,結果咳嗽得愈。
魏征
後來,曆代中醫分别将有請熱、潤肺、化痰、止咳的藥物,諸如杏仁、川貝,枇杷葉、桔梗、半夏、款冬花、薄荷、陳皮、前胡等,梨子、蜂蜜、冰糖熬制成化痰、止咳的“梨膏糖”,此成藥至今仍常被采用,曆久彌新。根據中醫學理論,梨子主要适于熱性咳嗽者食用。
梨的醫療價值
據現代科學研究得知,梨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梨子的碳水化合物物質,有保護肝髒的作用;其配糖體有祛痰止咳和保護咽喉作用;其多酚物質,有助于防治癌腫;其果膠與纖維素,有防治便秘功效。
據報道,進食煮熟的梨,有助于腎髒排洩尿酸,因而有益于預防痛風、風濕病和關節炎。由于梨子含有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宜慎食。
另因梨含果膠,而中醫學認為梨屬寒性,腸炎與大便溏薄者也應暫時少食梨子。
當然,梨子也可以通過簡單的做法成為美味的養生食物。
梨子的舌尖美味
一:百合枸杞雪梨
主料 | |
百合八瓣 | 枸杞八粒 |
雪梨一個 | 冰糖四顆 |
步驟:
1. 雪梨去皮,在三分之一處切一刀,将核挖出。
2. 将百合枸杞切碎放入挖空的雪梨中,并加入冰糖。
3. 蓋上蓋,上鍋蒸20分鐘。
4. 出鍋開吃,就是這麼簡單,下次試試加點紅酒在裡面。
三十多度的高溫總是讓人感到心煩意亂,這個時候何不試一試清涼潤燥的梨子甜湯呢?
二:梨子甜湯
主料 | |
梨1隻 | 枸杞10粒 |
冰糖少許 | 紅酒少許 |
玫瑰醬少許 |
步驟:
1. 梨一個,冼淨切丁。
2. 将梨丁放入鍋中,加純淨水,水量根據需要自己控制。
3. 加入枸杞,我還加了幾粒桂圓。
4. 加入少許冰糖,也可在煮好後溫度不太高時加蜂蜜。
5. 加幾滴紅酒。
6. 加一湯匙玫瑰醬。
7. 我用壓力鍋煮制,也可以用普通的鍋煮,40分鐘以上。
8. 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兩小時飲用,口感正好。
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配一些其他水果,如山楂、桂圓等,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放了很久沒有吃已經蔫了梨,果皮已經皺了,吃是不好吃扔掉又太可惜,可以上手這款祛火梨水,十分簡單。
三:雪梨菊花茶
主料 | |
梨适量 | 黃貢菊10顆 |
檸檬片适量 | 冰糖适量 |
步驟:
梨去皮後切小塊,将黃貢菊(普通菊花也可以,就是煮好的水顔色不會這樣發黃)冰糖一起放入鍋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20分鐘。最後放入一小片檸檬即可。
梨帶來的文化—“梨園春秋”
梨之于人類,不僅其果實可供食用和防治疾病,它還與中國古代文化有一定關聯。
古代漢語有“梨園”一詞,它的産生據說是李隆基(685-762)位居唐明皇時期,在長安教練培訓宮廷歌舞演藝人員的地方,該處可能是栽有多量梨樹的園林。後來,“梨園”成為戲班的代稱,“梨園弟子”則成為戲曲演員的代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